纸在古代有多值钱,绝对超乎想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人开始根据各种史册、资料,开始脑洞大开地想象古代人的生活,于是,开始涌现出很多穿越剧。
前段时间,带着一代人回忆的穿越剧《寻秦记》的开拍,着实又引来了一波期待。
在寻秦记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样一个令电视机前你我捧腹大笑的剧情:项少龙穿越到春秋战国时,去一户农家上厕所,结果发现没有手纸,于是主家老爷爷就递给他一个,不知道多少人用过的竹片,用于便后清洁。
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纸”这种东西的概念。
从小我们就知道,造纸术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纸没出现以前,人们会把文字,记录在石壁上、陶器上、木头竹子上、动物骨甲上,或是绢、帛上。
最初西汉劳动人民在劳作中,发现了一些植物,如苎麻、亚麻的纤维浆,在干了以后会形成可以书写的一种材质——麻纸,到了东汉,在一位叫蔡伦的太监的推广下,又出现以树皮、旧麻布、旧鱼网为原料的“蔡侯纸”,专供皇家及达官贵人们使用,算是民间麻纸的升级版。
虽然也是称之为纸,但是相比起我们现在用的纸,它的原材料及当时的工艺,注定了它非常耗时且表面粗糙。
这种表面无光的麻纸虽然有韧性,但纤维非常多,虽然容易着墨,但也容易晕染开,极少有人用它来写书、作画。
迄今传世的最早的,写在纸上的书法作品,是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晋文学家陆机的章草《平复帖》,该帖所用的纸,就是早期的麻纸。
以高倍放大镜观察,这幅书法作品用的纸表面纤维很多,甚至有未及捣碎的成股的麻绳头,制作相当原始。
继麻纸之后,我国又发明了皮纸。皮纸的原料主要是楮树皮、桑树皮等。最早也是始于东汉,但是在晋、南北朝之后,制作技术才趋于稳定,隋唐之后,开始发展成熟,逐渐取代了粗糙的麻纸。
皮纸也分等级,纸质稍粗,纤维也较多的,还是称之为皮纸;
而纸质较细、制作精良的,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棉纸或宣纸。
在唐代,最好的纸产于成都,这种称之为“蜀纸”的皮纸,不但是皇家贡品,还是朝廷专用的公文用纸。
如果是王公贵胄要在纸上写诗、作画,但凡讲究些的,都得花费重金购买。
相比之下,当时的绢、帛,才是主流的绘画材质,只有极少的画在纸上的作品,而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了。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最早的纸本画,就是唐代韩滉的《五牛图》。
一千多年前,能随便用得起纸画画的人,得非富即贵的人物,比如,宰相儿子,且位居户部侍郎的韩滉。
一般的普通人,就随便买些绢,画在绢上去吧。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画画用的绢以米计,以实惠的某宝价格来看,通常情况下,三位数一米,能用得起绢随便画画的人,都是低调的土豪。
而纸,也成为了鉴别古代画作的年代标志之一,如果有人拿着一幅纸本画,说是唐代以前的古画,那么,要么恭喜你,遇到了博物馆里都没收藏的珍品,要么,你也可以直接当场变成为鉴宝专家了。
可以这么说,古代的纸,作为文人写字的东西,是非常珍贵而高级的,人们不会把这么贵重的东西,当作日常用品使用。哪怕是富裕如石崇,厕所里也是有专人准备着竹片,而非备纸。
那得是什么样的富贵人家,才会把纸当生活用品使用呢?
得在元代以后,家境得像贾府那样的人家,才会把纸用于生活中。
晴雯感冒的时候,宝玉让她吸鼻烟通气,罢了,
早有小丫头子递过来一搭子细纸,晴雯便一张一张地用来擤鼻子。
曹公特意在这一段里强调了,是用纸擤鼻子擦眼泪,而且是细纸,不是一般的草纸。
而当时主流的擦眼泪、擤鼻子是用什么?曹公也在宝玉被暴揍事件后告诉了我们。宝玉怕黛玉太担心,哭湿一堆手帕不够用,就让晴雯送自己的旧手岶给黛玉。
可见当时富贵如贾家,出门带的也是主流的手帕,而不是晴雯用来擤鼻子的细纸。
曾经,人们连写字的纸都没有,需要费劲地刻在木头竹片上或动物骨甲上;
曾经,人们根本不敢想象把纸当成每日消耗品,得多大的开销。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纸,早就已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随身、随处可见且离不开的生活用品,并且还衍生出各种用途的纸张。
而我们所不敢想象的是,日益减少的森林与因造纸而失去的清澈河流,得需多久,才能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