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之草艾叶,这样用方有“三年艾万年春”的神奇效果
中医学苑
艾是纯阳之草,能驱逐寒气,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艾,以湖北蕲春的最好。
艾叶的形状,各地不同,一年四季也会发生变化。端午节时,将采来的蕲艾叶摊平,形状就像一簇窜动的火苗,这意味着它的纯阳之气。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天的午时之前采摘的艾叶是最好的。
十二地支跟十二个月是相配的,正月是寅月,二月是卯月,三月是辰月,四月是巳月,五月是午月,巳和午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尤其到了五月初五,接近夏至,阳气达到最高峰。所以端午节这天是艾叶采收的最佳时候。从艾叶生长的时间看,它得到的是天地之间的纯阳之气,你到了秋冬季节再去采,就不好了,它的阳气已经发泄掉了。纯阳之草必须在阳气达到顶点的时候去采摘。
生艾与熟艾
艾叶之气味,辛辣芳香而苦。
它有生熟之分:生艾叶就是把艾叶采来让它自然阴干;熟艾则有很多种,第一种是经过反复揉、捣,做成艾绒,还有就是用醋把它炒黑了,甚至炒成炭,也叫熟艾。
生艾叶是温性的,熟艾叶热性就更强了。生艾叶的性质偏散,能入血分,又能散体表的风寒湿邪。我在蕲春考察的时候,听蕲春人讲蕲艾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当地的人感冒了,或者说外出淋雨了,回来就用蕲艾煮水洗澡,洗完浑身轻松。他们用的就是生蕲艾。
水边湿气重,临水而居的人,容易得各种风湿病,湿流关节则关节变形、疼痛,有的人甚至越疼心里越烦燥易怒,因为肝主筋,湿邪由外而内影响筋,又进一步深入,影响肝,影响情绪。心理和生理都很痛苦。对这样的患者,我往往建议他们在自己家周围多种艾草,虽然不是蕲春的艾,但依然是纯阳之草,对身体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一下生活环境,用药的效果就会更好。
熟艾叶性热,能守。为什么能守呢?艾叶是辛香发散、走窜的。被捣成艾绒后,艾绒其实是艾叶的叶脉,它跟人体的络脉非常相似,以络入络,它能入特别细的络脉,艾的热性进入最细的络后,留得必然长久,所以说它能守,其实它本身还是在走的,只不过因为络脉比较狭窄,它在里面走得慢,所以留得长久。
熟艾还能守在下焦。火性炎上,当热量在下焦时,能够温肾阳,温煦整个人体。熟艾善守,也善透。它能入络、入脏、通筋、入骨,这些都是人体最深的地方,它们有几个特点:一是邪气很容易躲在那里;第二是药力不容易进入。药和病不对称,疗效就差。熟艾能够透到人体最深处,把这些躲得很深的邪,尤其是寒湿之邪,透出来。先透进去再透出来,这是艾叶独有的一个作用,附子、肉桂都没有这个作用。所以,用艾灸来温通经络,常令百病回春。
艾
灸
艾的温煦和通透
蕲艾的火力更能往下走,其他艾的火力则容易往上走。火性炎上,这是自然之火。但太阳之火则是往下走的,就像太阳光从天上往下照耀。人体有往上走的火,也有往下走的火。肾火往上走,心火往下走。我们想温煦肾阳,先要让火往下走。温了肾阳,再让肾火往上走。这样肾阳才能被真正调动起来。你如果用往上走的火,就容易构成一种升浮之气,火直接走上去成邪火了。这就不是能成为温煦全身的那种和缓的“少火生气”的火。
还有一点,艾是陈久的比较好,一般来说,放一年以上就可以了,火力就会更加温和,火力温和才能“少火生气”。
艾灸的要求
所以艾灸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必须是蕲艾,其次必须是储存了一年以上的陈艾,第三必须是捣碎的艾绒。
艾灸的讲究非常多,不仅是上述的这些。艾灸用得好,可以起死回生。就连滋阴派的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都曾经通过艾灸神阙,救治中风脱证。中风脱证是很危险的,手撒遗尿,两眼上翻,即将死亡,很难挽回,朱丹溪通过灸关元,把人给救过来了。
艾灸如果滥用,或者用得不对的话,就必然要伤精伤血,毕竟艾灸是在用火,火能伤阴,《伤寒论》中就有很多用火治疗造成的坏证。所以,即使是用艾灸都要非常谨慎,害人不是一天两天的,它可能慢慢地出问题,很多人出了问题,还不知道是怎么引起的。
艾叶的其他外用方式
艾能够透里又能达表,能把人体最深处的邪气搜出来,然后再从体表散出去。艾叶能通行全身,尤其入肝、脾、肾这三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都是经过脚的,所以,我们经常用艾叶来泡水洗脚。脚是人体位置最低的地方,而且也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把位置最低的地方温一下,就能够一直温到上面,温了脚也就等于温了全身。足宜常温,头宜常凉,我们没有说用艾叶来洗头,只能用艾叶来洗脚。洗头得用桑叶、菊花之类清轻上浮的东西,会洗得神清气爽。洗脚就要用温暖的东西,洗完了就浑身温暖。如果配上红花还能活血,配上菖蒲还能开窍,这样从下而上地调理人体。
艾叶还可以做肚兜,把它兜在一个布袋子里面,然后贴在身上。一般,老人胃寒或者女子瘀寒痛经,都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肚兜,放在肚脐那儿,也可以放在腰上命门位置,对女子的痛经有缓解的作用。
艾绒还可以放到袜子里,用来温足,治疗脚气。
当然这些方法都是在某种程度上有用,如果脚气或者痛经的原因比较复杂,这个方法就只能有缓解的作用,而不能彻底治愈,要彻底治愈,还得辨证用药。
含有艾叶的内服方
艾附暖宫丸
艾叶炭、制香附,制吴萸、肉桂,当归、川芎、酒白芍、地黄,炙黄芪、续断
艾叶炒炭后,性质就会稍微平和一些,温中有清,且有止血之用。香附是一味理气的药,跟着艾叶一起就能透络而理气,这是很常用的一个药对,在此温通胞宫。吴萸和肉桂都是大热之药,用于温肝肾,用量不宜大。如果说艾叶和香附是用来治标的,那么吴萸和肉桂就是用来治本的,标是胞宫有寒,本则在肝肾。何况香附是理肝气的药。肝气不顺,就会造成寒热不均,把气调通了,寒热自然就均匀了。
当归、川芎、白芍、地黄,这是四物汤,用来养血的。女子以血为主,在温养女子的时候要注意养血。若是光温通而不养血,那么这些温燥的药就会伤血。
治血必兼治气,理气必略补气,所以要用炙黄芪。补气,且入中焦,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促进气血生化。黄芪和当归叫当归补血汤,它通过益气来补血,在补血的同时益气。
后面,续断是一味很平和的药,用来温肝肾。它可以安胎,胎要掉了,或漏胎了,可以用它补救挽回。续断对筋骨也有很好的作用,筋骨折了、断了可以给你续上。月经断了,它也能给你续上。
艾附暖宫丸理气调血,暖宫调经。一般用于因胞宫虚寒引起的月经推后,痛经乃至不孕不育。在痛经的时候,身上感觉到冷,喜欢用热的东西敷,这也提示是胞宫虚寒。
胶艾四物汤
阿胶、醋炒艾叶,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蒲黄、黄连、黄芩、生地、栀子、地榆、白术、甘草
阿胶和艾叶是常用的一对药。阿胶补血,是阴药;艾叶温通,是阳药。一阴一阳,能够温煦血液。温煦的同时需要养血,所以带上四物汤。
四物汤的加减非常丰富:凉血,加丹皮、栀子、生地;温血,加阿胶、艾叶;化瘀,加桃仁、红花;袪血中之风,加荆芥、防风。
我特意选了一个复杂一点的版本的胶艾四物汤,因为其中是有很多思想的。醋炒的艾叶配阿胶,入肝温血。血寒久了,又会夹杂着血热。血是非常复杂的,不要以为血寒就是寒,可能这个人身体的其它部位又有热象。或者没有热象,但你一温,热象马上就出来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咱们后面紧跟着黄连、黄芩、生地、栀子,在温血的同时再跟进去很多清热凉血的药,它们就扯平了。血得到了温煦,温热药又得到了寒凉的药作为反佐,不会产生邪热。
这个方子还有安胎的作用,其中黄芩、白术是安胎的主药。胎热时黄芩是必用的。白术健脾,因为脾是主升提的,健脾就能固胎。地榆是清大肠热的,有利于导热下行。人在怀孕期间,母子交抱,两个人在一起,特别容易产生热。不能用大寒的药去清它,往往通过通腑泄热,像地榆这样的药会经常用到。清大肠的热就能清肺热,大肠和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它们互为表里,是相通的。当它们是通畅状态的时候,很多邪热都能导出。相当于烟囱和下水道,一个地方若烟囱和下水道都是通的,里面就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垃圾堆积了。
当然,这个方子在用的时候还是得进行加减。如果治疗怀孕期间漏胎出血症,那么蒲黄就用蒲黄炭。还要根据具体寒热来调节方子温药和凉药的比例。若热象并不太明显,寒凉药就不必用那么多,黄连、栀子可以去掉。如果这个人气血比较弱,不耐走窜,川芎可以去掉,或者尽量少用。尤其是安胎,更要慎用川芎。
中医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