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新势力IPO,在泥潭中“突围”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10/18
对于二线新势力而言,明知赴港上市可能会是一片泥潭,需要奋力挣扎后才能得以突围,但又到了不得不做的节点。
记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朱锦斌
“造车,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文章开篇,直接用这样一句话,点出当下所有新势力造车间,最为残酷的生存法则,而作为暂时领跑者的“蔚小理”,必然对其深有感触。
过去两年间,身处头部梯队的三者,可谓彻底经历由跌转升的角色转换。融资持续到账、公司成功上市,股价持续攀升,利好消息不断袭来之下,可谓暂时忘却早前经历的至暗时刻。
究其背后的原因,必须承认它们均赶上了“智能电动车”当下最好的风口,并且位于终端展现出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当身处美股的炙热表现渐渐开始降温,又能看到小鹏、理想迅速前往港股二次“敲钟”,继续成为投资人手中的“香饽饽”。
拼命狂奔,最终带来的结果,还是将更多有效资源握在手中。
据各自已经发布的Q2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蔚来、小鹏及理想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分别为483.2亿元人民币、328.7亿元人民币、365.3亿元人民币。
“蔚小理”深知,无论产品研发、补能网络搭建、公司运营、品牌营销甚至新建工厂,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而上市无疑便是实现这些环节的基础。
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对于更多身处二线梯队的新势力造车,同样适用。此刻,从它们各自所展现出的举动来看,尽快IPO已然成为急迫且必须要做的事情。
科创生变
“我们与蔚来、小鹏、理想之间最大的差距或者说不同,更多集中在它们更有互联网基因的加持,所以在品牌建立之初,关于奔赴海外市场IPO的节点,已经规划的非常清楚,离岸架构的搭建也是提前的。而我们更像是看别人先吃了螃蟹,再试图入场,效率明显较慢。”
依稀记得去年,专访某二线新势力高管时,在被问及贵司接下来是否具有上市计划时,其直截了当地做出上述回答。
言外之意,在IPO这件事上,相比“蔚小理”,它们的确是相对滞后的。因此,无法尝到第一波红利。好在,彼时随着国内科创板的“大门”徐徐打开,重新给予新的机会。
“我觉得总体上认为大方向是不变的,国家肯定还是鼓励科技型企业能够对接资本市场的。你们如果特别关注最新赴科创板上市的政策,特别提到了一个是愈发强调很强的科技属性,另外一个就是强调位于终端市场竞争力。那么这两条,我们认为零跑都是完全符合的,尤其是硬科技这一条,当然竞争力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向上。”
4月结束的上海车展,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谈及了赴科创板上市的期待。身处同一梯队的威马,甚至已经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完成科创板上市需要的相关辅导。而哪吒内部,也在马不停蹄的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一切,看似箭在弦上。
可谁都未曾料到,大环境的骤变,会来的如此突然。科创板刚刚打开的大门前,又立下一道高耸的门槛,对于一家企业“科技”属性的要求与标准,开始变得异常苛刻。
进而有了今年6月25日与威马几乎同期闯关的吉利,发布公告称,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近日,据上交所披露,联想9月30号提交科创板IPO申请,10月8日终止科创板IPO。
显然,就连这些更具综合实力的公司,也未能迈入科创板的大门。对于几家二线新势力而言,时间并不等人,受挫之后及时调转方向,寻求新的出口,已然成为必须做的事情。
赴港股IPO,则变得顺理成章。
扎堆港股?
科创生变,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就在本月,威马宣布即将获得超过由电讯盈科与信德集团,领投的超3亿美元D1轮融资,此外加上其他数家投资机构签署D2轮融资协议,共计将获得5亿美元的融资。
翻阅相关资料后得知,电讯盈科目前仍为香港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重要产业之一。信德集团背后,是“赌王”家族何超琼。引入这些资本,目的显而易见,科创板受挫后,威马赴港上市的可能性,仍在继续增大之中。
与之类似,近日据路透社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零跑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募资至少10亿美元。
同时,知情人士透露,零跑已就IPO事宜与顾问进行了初步讨论,预计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市。另外,募资金额和时间等细节尚处于初步沟通阶段,可能会有所改变。
针对该消息,其官方很快给予了否认,可为了谋求公司层面实现更大质变,零跑做出如此选择看似也非常合理。至于哪吒,即便截至目前仍未有相关动向爆出,但有关IPO的准备工作,相信片刻也未停止。
毕竟,参考“蔚小理”三家动辄超几百亿元的现金储备,二线新势力必须面对仅依靠多轮外部融资,可支配资源相对匮乏的困局。而此刻,在依靠差异化竞争,避开强势新能源车企锋芒,得以逐渐站稳脚跟后,怎样进行“冲高”,不可避免地成为新的难题。
因此,对于它们而言,明知赴港上市可能会是一片泥潭,需要奋力挣扎后才能得以突围,但又到了不得不做的节点。
好在,过去的9月,无论哪吒、零跑还是威马,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终端交付成绩,各自旗下今年所推出的新车,也正在逐渐收获用户的认可,这些都将成为其日后能够成功“敲钟”的加分项。
它们深知,想要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就必须拥有相应的故事与成绩作为支撑。而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二线新势力们,前仆后继地涌向IPO这条愈发拥挤的赛道之中。
在此过程中,那些最终无法实现上市的车企,消亡的速度或将加剧……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