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头湖之战:梁山好汉的抗金实录
公元1131年,南宋与金国的冲突依然没任何停歇迹象。双方的战线从关中绵阳到长江口,并且在许多地方呈犬牙交错之势。以至于挤兑出不少三不管的中间区,为各路草莽英雄的崛起创造出绝佳机会。
在此关键阶段,出生梁山的张荣迅速蹿起,成为独霸江淮流域的一方豪杰。最终因南下金兵的不断碾压而背水反杀,并为后世留下缩头湖之战的光辉记录。
今日的水泊梁山风景区
早在歌舞升平的北宋末年,张荣还活跃在自己的老家梁山一带,依靠打渔和贩运糊口度日。后世人往往因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将这片区域视为盗匪横行的特殊区域。然而,依照真实的历史记载,宋江等起义豪杰悄悄来自江淮一带。虽有发兵袭扰青州、齐州等山东郡县,却从未在水泊梁山久居,最后也是在连云港遭官军伏击被捕。但仅凭上述时代插曲,也能看出鲁南与苏北两地的水运交流非常便捷。哪怕是在官府为维系大运河、拼命破坏原生环境的背景下,依旧有许多河流可供直航。
到了公元1129年,女真人的兵锋已抵达长江北岸,在著名的江都扬州饮马停歇。由于当时的金国战略,就是以最快速度抓获高宗赵构,所以交通线以外的区域并不感冒。同时,原先的北宋主力军,也在青州的抵抗中被彻底打散。于是,在鲁南到苏中之间的大片区域,便迅速演变为混乱不堪的无主之地。张荣自知无法在梁山继续苟活下去,便纠集大批同乡沿淮河的支流泗水南下,直至后世草莽张士诚的家乡--高邮才停顿下来。
张荣等人南下后 曾在高邮湖建立过水寨
巧的是,当时的高邮周遭还有更多难民群体,足以为有心者提供蹿起的必要人力。于是,张荣便和依附自己的同乡一到建立水寨,用黏土+茭草筑起临时城墙。很快就吸引来大批人流,并将队伍的规模扩张到万人级别。他也丝毫不急于为自己增添任何头衔,大体上选择继续奉宋朝为正朔,但拒绝进行任何形式的立即改编。对金国则采取敌视而不招惹态度,希望对方不要将自己作为首要目标。加之杭州的南宋宫廷,因黄天荡战役的结束而采取祸水西引+低调北伐策略,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水寨压力。
可惜,这样安逸的日子在战争年代终不长久。公元1130年,虽然金国将主力机动部队调往关中,也不准备放松对淮南地区的持续压迫。金太宗的堂弟完颜昌,奉命南下督战上述区域,并迅速将挡在高邮身前的淮安攻占。如此一来,水寨便立刻沦为众矢之的,变成挡在金国后勤交通线上的钉子户。因而在当年冬季,女真人突然趁水面结冰之际发难。流亡者们根本无力抵挡,只得焚烧粮草物资,坐船走运河与淮南逃向泰州。原本驻守当地的岳飞,也已提前弃城撤往江阴。无可奈何的张荣只能稍作抵抗,随后为另觅去处而逃到的缩头湖水域安置下来。
位于泰州北部的 缩头湖/得胜湖
公元1131年,金国与南宋继续在关中地区大打出手。但坐镇江淮的完颜昌,还想在弱侧方向上再赢一场。于是就准备拿张荣等流亡者祭旗,彻底稳固以大运河为中心的后勤补给线。
读者看到这里,或许会感到奇怪:女真主力明明西调关中,哪来这么多部队不断发起进攻?事实上,金国军队从不完全是由女真人所组成。特别是在先后攻灭辽国和北宋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在沿途招降纳叛,并以签军制度动员新领地上的民力。因此,就有大批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幽燕汉儿、前宋官军与地方盗匪,会和女真本部士兵站在同一面旗帜下。那些最低贱的工作,同样会交给临时征发的郡县顺民承担。
金国军队 往往由治下的各族群拼凑而成
如此一来,即便完颜昌没有西征同僚手里的精锐,也经常能凑出规模不小的次级军队。那些过去由宋人留在运河沿线的漕运船只,则成为他们走下马背后的主要交通载具。其中的一些官造大船,甚至能直接靠体量优势进行展开碾压,在长江以外的水道内横行无阻。
当然,此时的张荣也是退无可退。由于此前的高邮基地遭摧毁,他的部众人数急剧萎缩,手头的武器和物资也更加贫乏。除十多艘小船上的男丁外,几乎没任何有生力量可供御敌。完颜昌则派来庞大的内河船队,并由领头的大船为全军充当开路先锋。少量女真监军基本都在这些庞然大物之上,足以在近距离接触后击破流亡者义军。但张荣通过对缩头湖区域的地形观察,再结合自己多年的行船经验,还是很快总结出破敌良策。
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漕运船只
不久,义军小船开始在对手的视线内调头遁逃。由于此前已2度轻松获胜,所以包括完颜昌在内的女真军事贵族,都不会对这样的现象感到奇怪。反而下令全军加速前进,誓要轻松将张荣等人彻底剿灭。只是苦于缩头湖内的航道较为狭窄,必须在对方屁股后面苦苦追赶。结果,对手居然弃船登岸,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接近水草丛生的近岸区域。以至于无论船舶大小,都逐步为底下的淤泥给困住,完全陷入进退失据状态。
此时,隐忍许久的张荣终于下令进攻。随即,便有大量埋伏在缩头湖两岸的流亡者纷纷冒头,向深陷泥洼之中的金军展开绝地反杀。由于金军士兵多为签军壮丁,所以在个人能力、战斗意志方面都非常薄弱。如今又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遭遇重挫,很快便因失去秩序而阵脚大乱。少数领头的女真人虽然披挂全套重甲,也无法在寸步难行的泥潭中以一敌众。
不善水战的金兵 因轻敌大意而阴沟里翻船
更为糟糕的是,前排船只搁浅不久,后方的友军还在不断向前挤压。于是,有人不顾自己不习水性,纷纷选择条船求生。结果自然是集体溺毙,让如鱼得水的义军斩获甚多。最后连依然据守船上的金兵也抵抗不住,大都死伤于同伴的夺命踩踏。这场本应呈一边倒态势的缩头湖之战,便以出人预料的结局落下帷幕。完颜昌等地方上的女真要员,也只能暂时选择从江淮撤出。
缩头湖战役结束后,张荣借机重整旗鼓,迅速南下夺回了缺人防御的泰州。此后便以当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盘,成功获得南宋方面的封赏。彻底从乱世崛起的野生豪杰,摇身一变为立下大功的抗金英雄。大希望过的南宋朝廷,也直接将战场所在的湖区更名为得胜湖。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战役居然会在后来以另一种样貌被广为流传。
明朝建立后,侨居缩头湖附近的施耐庵开始撰写《水浒传》。虽然小说中的梁山好汉,依旧以宋江等人为觉得核心,却免不了将张荣的大量履历嫁接上去。其中,还有与缩头湖之战完全类同的章节。只不过在这位江南文人笔下,深陷泥潭的金兵变成了北宋官军,女真王爷也被太尉高俅所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