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病自医一一艾灸疗法(7)
艾灸基础课程 PPT
艾灸基础课程:“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如《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中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训为灸灼。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脉法》、《武威汉摹医简》中均作“久”字。“久”以后演变为“灸”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 从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证,现代胡厚宣认为,“我释床,亦即庥字……字当象一人卧病床上,从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现。康殷认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灸法是一种温热刺激法。《灵枢·经脉》篇说:“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均概括地说明。灸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温通经气,祛散阴寒
这一方面是因为灸之热力能渗透肌层,温经行气;另一方面是因为灸所用之艾绒本身性温,具有通诸经,逐湿的作用。所以艾灸可以治一切寒湿痹痛,陈寒痼冷之疾。
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灸能使气机温调,营卫和畅,故能使瘀结自散,所以灸法也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根据《灵枢。官能》指出的“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的原则,如灸下肢的足三里或是涌泉穴,可以治疗上实下虚的眩晕,昏厥等症;灸头顶的百会穴,可治疗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的脱肛、子宫脱垂、久泻等病症。
三、温补益气,扶阳固脱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诺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漳”可见阳气对于人体至关重要。阳气衰则阴气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当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虚脱的阳气。如是阳虚暴脱之危症,艾灸还有回阳固脱的作用。《伤寒论》云:“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伤寒之七日,脉微,手足逆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就是有关阳气下陷和外脱狂危症应用灸法的例证。
四、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 ,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这些经验告诉我们,灸法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因此,俗话说的是“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有其临床实践依据的。
艾灸的补泻法与针灸,口服中药一样,也有补虚泻实的作用。因此采用艾灸治疗疾病时,也必须根据疾病的虚、实来选择补泻方法。
古代文献记载
《黄帝内经》据《灵枢。背俞篇》中记载:“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传其艾,须火灭也。”《针灸大成·艾灸补泻》“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我们对文献的理解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就是说补法是艾点燃后,使其热慢慢传至体内,灸后又快速按施灸的穴位;目的是使真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
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将艾点燃后,用嘴不断吹火,助艾火变大且尽快燃烧,艾热速传到体内。灸后不按穴,使体内蕴热之邪随艾火之热迅速发散,达到泻热的作用。
后世医家用不同灸法来区分补泻
后世医家把艾条温和灸、温灸盒灸、随身灸等作为补法;
把艾条雀啄灸、回旋灸(又叫熨灸)、灯心草灸、线香灸等作为泻法。
艾炷的补泻
根据《周易》书中所提到以奇偶数来定补泻
艾炷灸的补法:以奇数1、3、5、7、..........等属阳数来定做艾炷来艾灸的方法为补法;也就是说,当想用补法时,可以用单数的艾柱。
艾炷灸的泻法:以偶数2、4、6、8、..........等属阴数来定做艾炷来艾灸的方法为泻法;也就是说,当想用泻法时,可以用双数的艾炷。
(待续)
艾灸八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它是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在臀部上方八个小孔中的穴位。艾灸本身具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扶养固脱,防病保健的作用。
如果艾灸以上八个穴位可以治疗腰骶疼痛,痛经,小便不利等疾病。归纳起来其作用有四个方面:
1、温经止痛。可以用于腰骶部的疼痛、寒湿疼痛尤为适合。
2、温经散寒。用于宫寒、痛经不孕等。
3、温阳起痿。可以用于阳气虚弱的阳痿、疝气等。
4、温阳利水。阳虚水湿不行而导致的大小便不利、水肿等都可以通过艾灸八髎穴起到作用。
八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位置是在人的腰骶部。艾灸八髎穴,可以把艾灸的温热作用与八髎穴的穴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临床上主治下焦虚寒的症状。男性下焦虚寒主要有腰、膝冷痛,阳痿、遗精、早泄等等问题,同时患者的面色黄白、舌色淡白、脉是沉细脉,平常恶寒怕冷,是阳虚的问题。女性有痛经症状,平时怕冷,月经的颜色比较淡,量比较少,月经期不准,经期通常是拖后的,用艾灸来治疗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