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而变与墨守成法
自古以来,墨守成法与因时而变一直视相对立的两种治国理念,无数仁人志士曾为此争辩不休,各不相让。“守”派如司马光,“变”派如范仲淹、王安石,双方各执一词,无法相互妥协。站在后人的立场回溯“守”“变”之争,我认为治理国家应该因时而变。
为什么要因时而变?
时代如浪潮般不断前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原先的“成法”已经不再普遍适用于实际情况,因此因时而变是至关重要的。墨守成法在一些情况下的确卓有成效,能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如秦国的惠文、武、昭王延续孝公之法,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使秦成帝业。但这些成就的前提是当时的实际情况符合“成法”的实施条件,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惠文、武、昭王正处于诸侯争霸兼并、天下分裂之时,因此实行武力征服的“成法”可以事半功倍。但当天下局势发生巨大变化,或生产力产生飞跃所导致时代条件不再允许“成法”的运行时,就必须要因时而变了。秦始皇效仿惠文、武、昭王用武力一统天下后,仍沿袭“成法”,用攻天下的方法去收天下,但此时天下局势已从分裂走向同一,即“攻守之势异也”,仍用武力威慑与征服而不善待民众,最终必会导向速亡的结局。由此观之,由于时代在不停发展、局势在不断变化,当实际情况与条件不适宜继续推行“成法”时,就必须因时而变,不然便会逆时代潮流而行,后果不堪设想。
怎样做到因时而变?
首先要树立“变”的观念,将“变”作为常态。革命导师马克思曾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表明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与变化的,因此要随时做好变化的准备,并积极面对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遇到“成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敢于进行适当的改变。不能将已有的“成法”视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应用发展的眼观去看待并运用“成法”。
其次要具体分析实际情况。因时而变,重点在于“时”,即时代背景与其具体的实际情况,不能为了变而变,更不能脱离实际。王莽新政之所以迅速失败并加剧了社会的动乱,正是因为无视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试图进行“复古”改制,企图令时代倒退。他的确认识到西汉末期“成法”的种种弊端,必须要作出改变,但他的变化脱离实际、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其破灭是必然的。反观同处汉朝的汉武帝,他洞察了西汉经济与社会在休养生息后的日益强盛,根据实际情况与巩固统治的需要,将“黄老无为”调整至“有为”之策,外平匈奴、内强集权,成就大一统的伟业。此二者同为变,一个脱离实际、为变而变,另一个以时代背景为基石,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变的方法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只有像后者一样真正在分析实际情况后才能真正做到因时而变,并作出正确有效的改变,不然只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时代的进步决定了必须要因时而变,因此要用发展与批判的眼观去看到“成法”,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改变,决不能墨守成法、因循守旧。
雷其坤,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破格晋升),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语文课程首席教师,“雷其坤写作教学研究室”主持人。被聘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络研修学院”讲师。主持的“着力'树人’的记叙文写作课程”成为海淀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课程”。研究成果《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中学作文高效教学》获海淀区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暨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的专著还有《中学阅读高效教学》《高中记叙文写作范式》《高中议论文写作范式》《初中记叙文写作范式》《高考作文分类导写》《中考作文分类导写》《作文,思维第一》等。编著、主编、参编的教育教学类图书已经出版50多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稿2000余篇,有数十篇被转载。辅导学生发表习作、获奖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