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姓氏溯源5:宋代从江西迁至广西大蒜之乡的郑氏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所以郑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诞生。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桓公听了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了那里。后来,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他的国人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子孙散居于陈、宋间的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以原国名为姓氏,自此,郑姓诞生。就是郑氏。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迁移图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为韩国所灭后,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郑家村自郑仁用公始祖迁居以来已传26代,大约700多年历史,关于仁用公是从何时何地迁徙全州,以前的的说法有两种不一致的记载,但《郑氏谱志》编修人员认为此两说理论皆不足:
第一种记载是2008年3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郑氏通书》第993页:“全州县枧塘镇昌郑村委郑家村始祖为郑仁用,约为1296-1341年间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弓大丘播迁而来。”此说是郑家村九旬老人郑祖业根据前辈的讲述传承下来的。1998年5月出版的《全州县志》在第842页有瑶族先祖一郎公宋代末年从江西鹅弓大丘经湖南迁全州;茅埠王氏族谱宋朝末年从江西庐林县江林村(鹅公大丘)迁全州,还听说姓昌的、姓罗的也从鹅公大丘迁来全州。此“鹅弓大丘”值得进一步查找。
第二种记载是2008年3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郑氏通书》第998页:“一世祖郑仁用配昌、周氏,属荣阳郡七松堂,约1291-1341年间从江西吉安府徙往湖南新宁县金石镇八甲上再迁入广西全州县枧塘镇昌郑村委。”此说是是郑政忠(量隆)经过走访湖南新宁县金石镇八甲上村。查阅其始祖郑秉道族系谱书记载:“'思仁之子廷用徙往全州’而来的。然而,经进一步考证,'廷用’就是我始祖'仁用’依据不充分。理由是:经考证在秉道公族系谱书上的'廷用’没有出生年月,可是他的堂弟廷昂(三叔的儿子)生于嘉靖丙戌年十一月十六日即1526年,卒于万历己亥年十月二十日即1599年,享年73岁,而我始祖郑仁用的七代后裔郑才治的碑文记载是;生于成化7年即I471年,比廷昂早生了55年,年代相差悬殊,由此推断'廷用’就是'仁用’,很不合乎逻辑”。
全州《郑氏谱志》编修人员最后从墓碑上找到了依据,说明全州郑氏源于荥阳,宋代迁至全州。郑仁用墓碑(1906年)上有如此记载:“吾始祖考郑仁用公,历代移居以来,郑家村郡本荥阳,堂名七松,肇基(肇基:创基业)以来二十余代……宋故始祖考郑公仁用老大人之墓……。”此说还印证了了“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
全州《郑氏谱志》第76页是这样记述郑姓迁入全州的:“一世祖郑仁用公配昌、周氏、属荥阳郡七松堂,约南宋后期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弓大丘迁入我全州枧塘镇昌郑村委”。
自仁用公以下,生宗庆和宗圣二子,宗庆生势忠,势忠生学魁(曾任元朝年间浙江温州府太守)、学院、学冕和学先四子,号称“四房”。仁用公第二子宗圣据传有道法,原本生有二子,因其二子有—天晚上在杜树脚一树上扮鬼戏弄宗圣,因天黑被宗圣误做法杀死,故宗圣无后嗣。郑姓多分布于全州县枧塘镇,且大多数郑氏居住的自然村分布在以枧塘镇昌郑村委为中心的地方。
一房学魁公生二子:子其、子高。子其生文理,文理生才松,才松生仲逊,仲逊生廷杰,廷杰生朝语,朝语生邦友、邦英、邦立三子。邦立迁往四川,邦友早逝。邦英生良茂、良泰二子。良茂、良泰各生二子:国义、国卿、国盈、国品,四房人号称虎房公。其中国品公后裔现居杨梅塘,国盈公后裔现郑家老村六排房子,国卿公后裔现居枧塘镇清里塘、大溪州、月村,国义公后裔居郑家老村公堂背后和全州镇套子口。
二房学院公后裔住在背底屋。5-14世祖无从考究,15世祖正祥生宏漳,宏漳生儒起,儒起生志远,志远生量田、量晃,后裔居背底屋村。
三房学冕公,后裔7世祖襟堂公孝弟才侃、才珦、孝男仲琳、仲浙、仲江,孝侄孙廷傲迁往四川省。5-16世祖无从考究,17世祖儒英生志高、志高生量势、量势生高椿、高林。高林生祖君,祖君生四子,皆住枧塘镇郑家村。
四房龙水小盘石村邦玺后裔:仁用公四房十—世祖邦玺因—外姓过继到郑姓四房的后裔对前辈不孝,因过继者长得身高力大,平日无人能与其匹敌,故邦玺公藏刀在一农田梗上与过继者相遇,乘其不备,将其腹部刺成重伤,并推触在田里致死,对外宣称因农田用水发生械斗。为逃避刑罚,邦玺逃往现全州县龙水镇塘前村委小盘石村,成为该村郑姓始祖,其后裔数代人不敢言来处,亦无碑传,也不|敢回枧塘昌郑村联谱。现这支郑姓后裔有人口107人。
全州部分郑姓村落简介(资料源于2013年郑甜森主编《郑氏谱志》):
枧塘镇郑家老村是始祖郑仁用公迁来发源之地,现村中有人口1069人,水田455 亩,旱地303亩,林地450亩,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为大蒜。
枧塘镇青里塘自然村是一房国卿公曾孙宏星公裔孙居地,有人口117人,宏月公裔孙也居此地有348人,水田146亩、旱地95为,林地150亩。
枧塘镇大溪洲自然村为一房国卿公曾孙宏月公裔孙居,是为了看管太平殿山岭竹笋柴木等事才迁到大溪洲居住的,有人口62人,水田100余亩、旱地30余亩。
大溪洲瀑布
枧塘镇杨梅塘自然村是一房国品公之子太仕公从郑家迁来发展,有人口129人。其中研究生1名,高级医师2名,大学生4名,中专生4名,高中生5名,购有汽车4辆,建有平房十余座。摩托车数架。
枧塘镇二甲自然村为一房廷仰公之三子朝选公裔,有人口86人,有水田 62亩,旱地38亩,种以粮油大蒜、辣物等。
枧塘镇塘福村委桂梅岭自然村位湘江边野鸡渡口,海拔166.8米,对面有太平殿岭,故原名叫对门岭村。该岭(对门岭)海拔517米。清初时期桂梅岭为恩乡二十五都三图七甲村。郑姓约1770年前后迁至这里,村人多认为是太逵族系仰公香火后裔,有238人。清乾隆时期发展较好,此地村民富足,古民居甚多。郑姓迁移来时据传东面已居住唐家、昌家两姓村民,所以有小地名唐家园、昌家门前、昌家背底之称。传说唐家是清朝廷贬下之官员,曾在地下埋藏了一些财宝,前辈儒富公在家清理牛栏,挖出一缸银元宝,2005年前后搬走的唐家后裔曾几次到该村找吊水井眼附近祖坟挖财宝,未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州郑姓发源地的昌家郑村有“大蒜之乡”的美誉。
广西的大蒜要数全州的最为有名,全州的大蒜要数枧塘镇昌家郑村(昌郑村)的最佳,这里就是全州著名四子(帽子、枣子、蒜子、罐子)之蒜子的产地,民间相传寿佛爷爱吃大蒜,故流传有“寿佛爷长寿靠大蒜,昌家郑村的大蒜美名扬”的民谣,又由于蒜苔蒜头肥大,故又有“十根蒜苔达一斤,一个蒜头有二两”的说法。
郑姓历史名人主要有:
郑桓公(?-前771),春秋时郑国建立者。即姬友,郑姓得姓始祖。周宣王之弟。前806-前771年在位。宣王十二年(前806)被封于郑。幽王时,任司徒,为政惠能,“百姓皆便爱之”。“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悦)。河洛之间,人便思之”(《史记·郑世家》)。见西周将亡,率族人迁居郐、东虢之间,为后来郑国的创建奠定了基础。西周为申侯及犬戎所灭,他与幽王同时被杀。
郑国,战国末水利家。秦王政十年(前237),以疲秦之计,受韩命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使无暇东顾攻韩。秦王政采纳郑国的建议,于秦始皇元年(前246)凿泾水修渠。施工中秦发觉中计,郑国则辩称兴修此渠只能“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使工程得以继续。渠成后,“于是关中成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史记·河渠书》)。因此,该渠命名为郑国渠。
郑和 (1371-1433),明宦官、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或作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洪武时入宫为太监,又称三宝太监。因从朱棣参与靖难之役有功,赐姓郑,始名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了非洲东海岸之麻林地(今属肯尼亚),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郑和作为明政府政治使节和商务代表,每至一地,即向当地酋长、国王赠送礼品,表示通好诚意。同他们进行互利贸易,并约请其使臣到中国来。因此,郑和的船队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欢迎。在印尼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这些名称都是对郑和出使该地的纪念。中国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礁,也是为了纪念郑和的航海事业而命名的。宣德八年,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清顺治三年募兵抗清,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败退厦门。永历十五年率军自金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镇)长期围困。击败荷兰援军,迫使殖民总督揆一签字投降,撤离台湾。郑成功废除荷兰在台湾的殖民体制,建立行政机构,为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收复台湾五个月后卒。子郑经嗣位。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蒋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