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拿女儿救命钱给弟弟买房,丈夫崩溃自杀:扶贫式婚姻,是个无底洞

娶妻不娶扶弟魔

在深圳,一男子酒后踉踉跄跄,来到天桥边,突然纵身一跃。

所幸,被消防员及时救下。一身酒气的他,情绪崩溃,讲起自己绝望的遭遇。

8岁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拼死拼活工作攒钱,以备不时之需。

最近,女儿病危急需手术,他去取钱,这才发现辛苦攒下的10万血汗钱消失不见了。

妻子云淡风轻地说:“我拿给我弟当首付买房了。”

“这是女儿的救命钱啊”,他跟妻子大吵一架,但于事无补,当下之急是女儿的手术费。

他东奔西走,四处借钱,能借的都借了,好不容易凑了六万。

本以为难关就要挺过去了,谁知道等待他的,却更绝望的境地。

手术前,他发现辛辛苦苦借来的救命钱,再次被妻子转给了娘家。

如果不是失望透顶,他怎么会狠心抛下病危的女儿,一心寻死呢?

亲妈两次拿女儿的救命钱补贴弟弟,眼睁睁看女儿躺在病床受苦,你敢相信吗?

无疑,这亲妈就是传说的“扶弟魔”本魔,不惜牺牲丈夫和孩子,也要无条件帮扶弟弟,实在可怕。

这近乎病态的思想观念,在她们脑子里根深蒂固。

“我就他一个弟弟,我不帮他谁帮?”

“血浓于水,我必须帮他。”

“他是我亲弟弟,总不能看着他死吧?”

“扶弟魔”往往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被灌输“姐姐就该对弟弟好”的观念。

逐渐地,她们认为这是绝对正确的,并从自我牺牲中获得价值感。

而她们“吸血鬼”般的原生家庭,像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黑洞。

婚姻不是精准扶贫

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凤凰男。

“扶弟魔”想方设法补贴娘家,“凤凰男”同样肩负起整个家族的兴衰。

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借助配偶的物质条件,帮助原生家庭缓解经济压力。

这样的婚姻,本质就是扶贫。

许伟和陈萍结婚多年,一直和和美美,可最近突然闹起了离婚。

陈萍的弟弟阿峰,在市区买了一套房,由于个人征信问题,无法办理贷款,陈萍就主动承担下来,替弟弟还贷。

许伟和陈萍并不富裕,经营着一家小店,月入1万左右,但阿峰的贷款每月要还2万多。

本以为承担不起,妻子就会放弃,谁曾想,任许伟怎么劝,她都坚持要帮。

没有钱,陈萍就到处贷款,两年就欠下40多万,“能借的钱都借光了,贷款平台都不能申请了。”

许伟苦不堪言:“自己家里也有四五个人要养,只能天天住在店里,拼命挣钱还贷。”

陈萍却始终觉得自己没错,这是在帮家里人,还责怪丈夫不理解自己:

“我都没有亲情了,你觉得我再跟你有什么幸福?”

其实,阿峰手上是有钱的,花销还非常大手笔,一年花了40万。

但陈萍认为,弟弟有钱可以先还自己的贷,欠姐夫的债不用急。

让人寒心的是,阿峰住着新房,姐夫替他还贷,他一点都不懂感激:“大不了就把房子卖掉,结清楚拉倒。”

乍一看,姐姐不惜为弟弟欠下巨款,这浓浓的手足情是不是很感人?

但,我看到只有被掏空的小家,和把陈萍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的娘家。

牺牲自我和丈夫孩子的生活,换来弟弟的幸福,真的值得吗?

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

小胡是家中独生女,工作稳定体面,而丈夫小杨出身农村,是家中长子,有2个弟弟。

小胡父母没有嫌弃小杨的家境,反而出钱给他们买了婚房。

一切顺理成章,可婚后没多久,小胡的噩梦来了。

丈夫跟朋友投资理财,以手上没有闲钱为由向她借钱。想着这理财项目发展不错,小胡没有犹豫,向家里要了十几万,加上手上所有的闲钱,给了丈夫30万。

没过多久,在老家的弟弟准备结婚,丈夫再次跟她借钱,可怜兮兮地说:“当初如果不是弟弟辍学,打工赚钱供我上大学,我也不会有今天。”

看着丈夫苦苦哀求,小胡一时心软,可她实在拿不出钱,丈夫就劝她去贷款,“我不在体制内,个人贷款很麻烦,你有正规编制,容易多了。”

于是,小胡到银行,以个人名义贷了25万。

这样的日子似乎没有尽头,后来丈夫又以父亲住院的名义,再次让她贷了15万。

短短三年,她赔了70万,让小胡更崩溃的是,她刚生完孩子,就发现丈夫出轨背叛,这段婚姻也走向了终点。

丈夫恬不知耻地说:“我不会承担任何贷款债务,不然我就跟你耗下去,还得争孩子的抚养权。”

婚姻在他眼里,只是实现阶级跳跃的工具,而等待你的是,将是嗷嗷待哺的一大家子。

这种无限索取以扶助原生家庭的新闻数不胜数。

小张和妻子结婚三年,经济条件还算不错,有一家厂房出租和120万存款。

可妻子二话没说,把家里全部存款120万,给她准备结婚的弟弟买车买房,然后丢下孩子回了娘家,气得小张父母双双住院。

还有,在重庆,马小军家境本就普通,省吃俭用多年才攒下31万,结果全部被妻子拿去给弟弟买房。事实是,妻子的弟弟今年已经31岁,不工作在家啃老,全靠姐姐养着。

婚姻应该是双方平等,而不是挖空一方,去填补另一方。

婚姻不是扶贫,任对方再富有,也不是你无限索取的理由。

一家人不分你我?

新生家庭和原始家庭要有界限感

新生家庭,是两个人婚后组建的小家,并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

但中国人情和家庭观念浓厚,新生家庭往往难以从原生家庭中抽离出来。

肖肖和丈夫在大城市工作,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丈夫老家在乡镇,离得不算近,所以他们只是春节才回一趟老家,平常往来不多。

不知公婆哪里来的优越感,四处跟人说儿子娶了城里姑娘,在城里混得风生水起,无所不能。

不少亲戚信以为真,但凡有点事,婆婆全包揽下来,让丈夫帮忙打点。

人脉不够,很多事丈夫处理不来,最后全落到肖肖身上。碍于情面,肖肖只好硬着头皮四处求人,欠下不少人情。

婆家亲戚更是多得吓人,三天两头来几个,还常常在家借宿,一住就住半个多月。

亲戚的熊孩子“拆家”,惹得邻里多次投诉,长辈不讲卫生,满嘴脏话,这些都让肖肖苦不堪言。

肖肖实在疲于应付,就委婉地暗示婆婆,婆婆却说:“做人不能忘本,以前别人帮了我们很多”。

丈夫原生家庭的骚扰,严重影响了他们新生家庭的正常生活,每天工作都已经筋疲力尽,肖肖还得招待客人,连休息时间和空间都没有。

有人会说:结了亲,两家就成一家人了,一家人就该互相帮忙。

但,保持合理的界限,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基本。

孝顺、不忘本是好的,新生家庭帮扶原生家庭也是应该的,但前提要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量力而行,更不能影响到小家正常的生活。

“娶了媳妇忘了娘”,实际上是以孝顺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要求对方挖空新生家庭,去扶持原生家庭,试图拔高原生家庭经济水平,这就成了剥削和掠夺。

没有人有义务无底线扶助谁,当然你非要扶别人也拦不住,但那是你自己的事,你不能慷别人的慨。

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

帮你是情分,不是本分。

而“扶弟魔”和“凤凰男”,抽干新生家庭的血,私自擅用夫妻共同财产去养原生家庭,这合适吗?

夫妻的关系是新生家庭的核心,和各自父母的关系应该是核心关系外的“其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夫妻关系才是第一关系。

保持界限,不是对原生家庭的背叛或者抛弃,孝顺也不意味着接受父母的过度介入。

我们应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适当提供帮助,但绝对不是牺牲小家,一味满足对方的无理要求,那不是孝顺,是愚孝。

好的婚姻是两个人从原生家庭剥离,组建新的家庭,不是两个家庭融合,更不是一方融进并迁就另一方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无休止的入侵,正在掏空你的婚姻。

如何把握与原生家庭的界限,是门艺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