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没见过乾隆槽点这么多的皇帝
神龟历史第5篇
讲真,我没见过槽点这么多的皇帝。
我说的是乾隆。
啧啧啧,近几年乾隆频频刷屏,大家应该都知道,然后,现在一说到乾隆,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奇葩。
真的,太奇葩了。
你很难想象,怎么会有乾隆槽点这么多的皇帝,明明是一个皇帝,审美却像村姑,明明治理上亿人口的国家,诗才却远远比不上政治才能,明明修撰了《四库全书》这么伟大的作品,却毁掉了大量的珍贵书画......
你说,乾隆干这么多奇葩事究竟是为了啥?
我特意研究了一下,还真的发现了一点东西。
为了什么呢?
为了自恋。
01
写诗只要多,不要精,越多越好
这是一个非常神的逻辑,试问哪个诗人会这么干,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
但问题在于,乾隆不是一个诗人啊,他是一个皇帝,而且是精攻帝王之术的皇帝,他这么干肯定是有原因的。
乾隆这辈子,总共写了四万三千首诗,这是什么概念?
《全唐诗》收录的总共就4万八千首诗,也就是说,一个乾隆的诗产量,全唐诗人都赶不上。但感谢乾隆对人类做的贡献,一首诗都没流传下来,解放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大脑。
乾隆总共活了88岁,假设从5岁开始会写诗吧,那诗龄就是83,这样算一下,平均每天作诗1.4首。
当皇帝都这么闲的吗?显然不是。
乾隆是挤着时间来作诗的。
清代文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记过一件事,有一次乾隆去上厕所,出来后就写了4首诗。上厕所也不忘作诗,乾隆真的太不容易了。
那为什么乾隆的诗没有流传下来呢?
很简单,看一下乾隆的诗写的是什么就知道了。
这首,是炫富的。
家鹤唳松荫,声凄故不扬。
野雁叫洲渚,春宇随翱翔。
——《家鹤》
这首诗是炫美食的。
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
——《黄瓜》
这首是晒旅行的。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堤上偶成》
乾隆的大多数诗,描写的主要是日常生活,可以说,他的诗不是真的诗,而是生活日记。别人说乾隆把诗写成了日记,但实际乾隆是把日记写成了诗,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乾隆还是有点文采呢。
可是他的日记着实太多了,你见过哪个老板每天发好几条朋友圈的吗?没有吧。
所以,乾隆写这么多诗的目的是什么?
让臣子拍马屁。
开玩笑的。
为了更接近百姓的生活。
他的诗里,除了日常炫富,还有百姓的影子。
比如这首,记录了农民的生活。
所怜务本民,忍饥藏种子。
勤劬耩湿田,以冀新苗起。
这首,记录僧人的生活。
佳阴禅院重重护,流水僧房处处通。
禅士六时无别事,花香鸟语悟真空。
这句,写的樵夫。
舆者爽而逸,肩者汗且喘。
很多皇帝不知民间疾苦,因为他们一辈子都藏在深宫之中,自然不会懂得百姓的艰难。但乾隆肯定懂啊,你看他的诗就知道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乾隆在仅治水,赈灾上砸了两亿五千万两白银,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少收了将近两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赋税。
所以,你可以嘲笑乾隆文采不好,但人家的诗,压根儿不是为了留名,而是为了政治。
他并不在乎众人的评价,尔等凡人,怎么会懂朕的苦心呢。
02
陶瓷审美土到掉渣,只是为了炫富
讲真,每个看到乾隆制造的瓷器的人,估计要被乾隆的品味笑死。
看这个,大花棉袄。
大花棉袄原谅色版。
大花棉袄加深版。
还有这个,乾隆时期的超级国宝,集合了17种名贵釉彩的“瓷母”。
2年前《国家宝藏》播出的时候,“瓷母”就遭到节目的官方吐槽。
丑,真的太丑了。
但偏偏这个东西,非常珍贵。
这个瓶子,叫“各种釉彩大瓶”,高86.4厘米,有15个装饰层,汇集了历朝历代17种最名贵的釉彩。
环绕“瓷母”的12幅画
划重点,汇集了17种最名贵的釉彩。
什么意思呢?如果把这个瓷瓶看成是一件衣服,那这件衣服汇集了历朝历代最美的17种花纹,如果放到现代,就是把LV、Gucci等17个大牌的经典元素做成一件衣服。
你可以想象得到,这得多难才能办到。
拿第七层的窑变釉来说,窑变釉烧制过程中,温度必须控制在1250℃与1280℃之间,相差不能超过30℃,高一度或者低一度都不行。而这种严格的条件,还需同时满足17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导致全器禁毁,烧制成功的可能只有约0.002326。
乾隆下命令的时候,可把监工愁坏了。
大家都不理解,花这么多功夫去制作一个又难又丑的东西,为的是什么?
为了炫富啊。
这是乾隆的回答,果然大家都太天真了。
你以为,乾隆不知道什么瓷器什么纹路才是美的吗?
当然不是,前些年,台北故宫举办了一个特展叫《得佳趣》,展示的主题是: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
你猜,“大花棉袄”有没有在这次的展览里?
没有,这次展览,都是这种简约式的瓷器。
乾隆《珍陶萃美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画,都是乾隆让宫廷画师画的,他把喜欢的瓷器都画成画,再配一段文字,做成了一本画册。
也就是说,乾隆本人喜欢的是这种风格。
而“大花棉袄”们,则是乾隆炫富用的,那些花里胡哨的瓷器,工艺难度非常高,比如国宝级文物“瓷母”,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但乾隆造出来了,所以这就可以说明,大清无所不能。
国富民强是一个抽象的词,要怎么才能展示这种抽象呢?把“钱”挂在身上,就像暴发户一样,这样大家都知道你有钱。
这就是乾隆蜜汁自信的逻辑。
所以,你也可以嘲笑乾隆这种“农家乐”式的品味,但是乾隆不在乎,他只在乎你是不是知道他有钱。这是典型的政治家逻辑。
03
盖章很俗,但玉石做的章很贵啊
乾隆被嘲得最厉害的第三件事,是盖章。
盖章这个癖好,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却是乾隆把它发挥到极致,果然不管什么时候,乾隆都要当最强的。
被乾隆盖章癖好祸害得最惨的,是那些绝世书画。
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是被祸害得最惨的作品之一。乾隆不仅在上面盖章,还在上面“记笔记”。
李白的《上阳台贴》,这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一样逃不过乾隆的“章法”。
还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阎立本的《画孔门弟子像》,孔子看了都想从坟墓起来打人。
你知道乾隆为了盖章有多拼吗?
据《乾隆宝薮》记录,乾隆找人制作了1000多个印章,就是为了想盖章的时候随时盖,也是这1000多个章让乾隆盖章不重样。
不过,大家都只看到了他盖章这件事,却忘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玉石。
玉石,是制章的原材料啊。
乾隆能制作这么多的章,是因为当时国力强盛,完全控制住了新疆,保障了玉石来源。所以,乾隆盖章,那暴露的可就多了。
比如,他牢牢掌握住了新疆这个玉石基地,玉石这种珍贵物品,要多少有多少;
比如,他拥有大量的价值连城的书画;
比如,他喜欢汉人的书画,盖章越多表示越喜欢,你们汉人可以投入我的怀抱;
比如,他这么喜欢书画,大家都去创作更多的优质书画给我盖章吧......
这就是乾隆,蜜汁自信的乾隆。
他肯定知道,盖章会直接毁掉一个经典作品,但是他不管,毁不毁跟他没什么关系,反正他不是艺术家,也不是收藏家,就是个皇帝。
皇帝,得有盖章的意识。
别人喜欢低调炫富,但他是皇帝,高调炫富不行吗?
04
乾隆,真是一个很敢于自我暴露的人。
不管是他的诗,还是他制作的陶瓷,抑或他盖过的章,他不知道可能被后世人嘲笑吗?当然知道,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足够自信,后人会懂得欣赏他的。
他猜对了。
虽然他被群嘲,但大多是戏谑,很多人会觉得,这皇帝还蠢萌蠢萌的,怪可爱的。
自恋到乾隆这个程度,古往今来也是少见,自恋得像乾隆这么可爱的皇帝,更是少见。
或许乾隆想走的,从来不是高大上的霸道总裁路,而是接地气的平民“贵族皇帝”。走进低趣味,却始终保持着高级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