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散文【小时候,村里有一个豆腐坊,村民们可以直接用豆子换豆腐】转自《中国乡村》

豆腐坊(散文)

小时候,村里有一个豆腐坊。在豆腐坊里,村民们是可以直接用豆子换豆腐的,特别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天。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常到豆腐坊去玩儿,为的是能够时而混口刚出锅的热乎豆腐吃。

豆腐倌儿姓李,个头儿不高,穿一身除了油渍已经看不清什么颜色的衣服。无论冬夏,总是戴着一顶破毡帽。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厚厚的镜片让人们根本无法洞穿他的思想。两撇胡子,乱蓬蓬地向前生长着。干活儿头上出汗时,他就顺手揩一下,然后把手在那个掉了口袋儿的油渍麻花的围裙的裙摆上蹭一蹭。

李豆腐倌儿做的豆腐是村子里的一绝 。豆腐坊是坐北朝南的两间大房子,就在大队部的旁边。房子一进门,迎门的地中央便是一盘石磨。一个用土坯搭成的台子上摆放着一个木制的圆形磨盘,磨盘的上面是两扇石磨,磨盘的边沿儿上有一个直径五厘米的洞,洞下面是一个接豆浆的桶。

一头被蒙着眼睛的驴子拉着石磨转动着,时而屁颠儿屁颠儿地奔跑。乳白的豆浆就沿着磨扇的边缘流到磨盘里,最后汇集到磨盘上的小洞,流到下面的桶中。

立刻,弥漫在空气中的豆子的腥味儿,豆腐倌儿的汗臭味儿,驴子的屎尿味儿,和屋子里的灰尘一起,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味道,这就是豆浆的加工过程。

豆浆磨好后,要把生豆浆放到大锅里熬制,用于熬制豆浆的大锅就安放在豆腐坊的里间儿。

豆浆一桶接一桶地磨出来,一桶接一桶地倒入到大锅里,大锅下面的烈火始终燃烧着,不停歇。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因为磨好一桶豆浆倒在锅里熬制,下一桶豆浆还在磨制当中。这样,大锅里的豆浆就忽冷忽热,在冷热交错中反复沸腾,直至最后豆浆磨完,把所有的豆浆都放在大锅里,再一次集中火力进行熬煮。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豆腐坊的燃料都以秸秆为主。大火熬制,总是锅上面的豆浆还没有完全烧开,锅底下的却早已烧糊了,所以豆浆总是有一股子串烟的味道,现在我们叫它“烟火味”。而恰恰是这种“烟火味”,把豆腐倌儿的感情注入到豆浆里,中和掉了大豆的腥味,呼唤着人们的味蕾。

接着锅台的是一口大缸,缸的上面是一个从房梁上吊下来的正方形的十字架,十字架的四角上吊着纱布的四个角儿,形成一个麻布包,用于过滤豆浆。好像,中国的古老文明也是在上帝的指导下完成的,豆浆的过滤过程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外国人不会做豆腐,可不可以说是对上帝的不恭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熬制后,再把豆浆舀到这个大的纱包里,纱布包下面是一口缸,经过过滤的豆浆就汩汩地流进缸里,满屋飘荡着豆浆的香味。

豆腐倌儿用手抓住那个纱布包上的十字架,来回晃动着,把纱布包里的豆浆弄干净,最终还要用两根绑在一起的横木棍把纱布包夹起来挤干,纱布包里只剩下干干的豆腐渣了。豆腐渣却是一种好东西。那时,生产队里有大牲口,总是把这些豆腐渣和豆饼拌成饲料给牲口吃。有时豆腐倌儿也把这些豆腐渣悄悄地送给一些村民,弄一些葱姜蒜等佐料炒一炒,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豆腐,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

由于豆浆在大锅的熬制过程中串烟,所以豆浆里弥漫着一种“糊糊”的味道,但过滤出来的豆浆却是纯正的芳香。

点豆腐是一门儿技术。人们常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一点儿都不假。我从《白毛女》里知道,卤水是一种毒药,杨白劳喝了就被毒死了。但在豆浆里轻轻点上一点儿卤水,搅拌均匀,豆浆立刻就凝固成了豆腐脑儿,又成了另一种美味。

在把豆浆点成豆腐脑儿之前,有人会把豆浆上面漂着的一层油脂挑起来自己留下,那是豆浆里的精华。挑过了上面那层油脂以后,那个豆腐就不好吃了,不香。

把豆腐脑儿放到大豆腐的定型模具中,按着大豆腐的比重,包好压实,一定时间以后就是大豆腐了。干豆腐则复杂一些,主要是在模具中铺上纱布,然后舀上一层豆腐脑,再铺一层纱布,再舀一层豆腐脑,再铺一层纱布,循环往复,直至最后把纱布蒙好,定型压制。

李师傅是个老实人,因为孤身一人,绝不会偷公家的豆子往家里拿,但村子里的孩子们却都受过他的益。到豆腐坊去玩儿的时候,他总是在豆腐出锅后,切上一块放在水瓢里,倒上一点儿酱油或者农村的大酱给孩子们吃。那种时代,人们大都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豆腐馆儿能把豆腐切出来一块给来豆腐坊玩儿的孩子们吃,就足以体现了老人家对乡亲的重视,对生命的尊重。因为,他和这些孩子们无亲无故,所以,那种味道是一种永恒的记忆,美得很纯粹。

李师傅的豆腐远近闻名,他的为人也远近闻名。

今天的豆腐制作早已不再这样复杂。机器磨制,机器熬煮,机器定时,整个制作过程满是技术,又好像没有什么技术。点豆腐也不再用卤水而改用石膏,省去了好多的风险。

机器制作,虽省去了人力畜力,却增加了铁锈的味道。虽提高了劳动效率,但失去了人文情怀,失去了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微量元素的撞击,豆腐也变了味道。

还是原先那种豆腐的味道好,一飘就是几十年,至今不能忘记。

审阅:严景新

简评:作者文字虽然述说李豆腐倌儿的豆腐,其实更多表达中是对家乡人的一份深情。作品人物描写细腻,段落层次分明,有一份乡情与读者共鸣,有一种怀念与你我分享。

(0)

相关推荐

  • 李延奎丨磨豆腐

    "又是豆腐!"儿子嘟囔着,悻悻地坐下,无精打采地拿起了筷子. 常言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几天,因为牙疼我拔了颗蛀牙,母亲一边责怪我不爱惜身体,说牙不能拔,一边把豆腐变着花 ...

  • 当代作家‖【家乡豆腐寄乡愁】◆高烨

    作者简介 高烨,原名:高永友,小学教师,中共党员.<精短小说>签约作家.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少年写作学院特聘写作导师.齐鲁乡村诗人协会会员.中华精短小说学会会员 ...

  • 吴云峰丨乡村腊月豆腐香

    豆腐,这个号称西施色泽的豆制品凭借其嫩滑的口感一直赢得芸芸众生的怜爱.此外,豆腐谐音"都富",这个吉祥的名称又其成为皖南农家逢年过节.祭祀先祖时的必备菜.在没有通电.没有通自来水, ...

  • 母亲做的那一锅豆腐真神秘啊

    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吃豆腐,觉得豆腐即涩又苦,除非蘸酱油或者切片腌咸,最好晒成咸豆腐干.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包热乎乎的刚出锅的豆腐,正散发着浓浓的家乡的味道,洋溢着热闹的年味.顿时,满脑子都是那锅冒着 ...

  • 《豆腐张——故乡纪事026》

    <牵牛花>王花朵 人们用"吃豆腐"来形容那些在公共场所无意中触碰到女性敏感部位的人,或是假装无意却有意为之的油腻人. 有没有"男豆腐"一说我不知道, ...

  • 王德明散文:【枫叶情】转自《北方散文》

    文/王德明 星期天,歇工一天,索性沿西湖边漫步.岳王庙右拐,便是曲院风荷. 春暖花开的季节,烟雨蒙蒙之中,眼前的西湖一派生机盎然,尤以曲院风荷为最.曲院风荷,位于金沙涧水流入西湖口处,具有曲院.风荷. ...

  • 王德明散文:【一块面包酸酸的】

    一块面包酸酸的 马鞍山精神病医院 文/王德明 南京网上心理咨询 前几天,乘绿皮车去牡丹江.在车上买了一块面包,那种酸酸的滋味,让我想起了幼年.那时,我的家在乡村,日子适当贫苦,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乃至是 ...

  • 王德明散文丨【酸菜汤】

    作者:王德明 我从小儿在农村长大,对我来说童年时的酸菜汤,就是让我无法割舍的一种味道.一想到它,就会心生一种宗教般的感动和神往.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样子吧.我有一个同班同学,好 ...

  • 王德明散文:【杀猪匠】

    杀猪匠 作者:王德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对一些往昔愈发怀念,尤其是对童年时经历过的人和事.作为情意深切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把这种怀念,在生活的煎熬中,不断挣扎提炼,一滴一滴地堆积成了丝丝乡愁. 每年的 ...

  • 王德明散文:【杖子】转自《三秦文学》

    杖子 文/王德明 在老家的农村里,家家都会有一个小院子,是用杖子围成的,方方正正,清爽.独立.宁静.由于村子是坐落在一个山脚下,所以作为房子围墙的杖子一般都是用林场伐木头残留下来的树枝子编扎而成的. ...

  • 王德明散文丨【老虎菜】

    作者:王德明 每天都要和女儿视频,以解思念之苦.今天是女儿的生日,打电话祝贺女儿生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通电话,学习工作至上,更多的则是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如天气冷热,社会新闻,吃喝拉撒等车轱辘话儿 ...

  • 王德明散文:【一捧的幸福】

    一捧幸福(散文) 中国人的传统,过年总是要吃饺子的. 一段时间里,考核政府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个政府能不能让当地的老百姓在过年的时候吃上饺子.可见,吃饺子的事情是多么的重要. 饺子是一种传统的 ...

  • 王德明散文:【辊苏雀儿】(伊人灯火阑珊处·随笔驿站)

    Hello 2020 7-17 第173期 作者简介: 王德明,哈尔滨市人.喜欢阅读,热爱文学,偶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辊苏雀儿 我上小学那一年,正赶上轰轰烈烈的年代.没有课本儿 ...

  • 王德明散文:辊苏雀儿【西北文学,随笔驿站】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Hello 2020 7-17 第173期 作者简介: 王德明,哈尔滨市人.喜欢阅读,热爱文学,偶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辊苏雀儿 我上小学那一年,正赶上轰轰烈烈的年代.没有课本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