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江南水乡,不知岭南水乡?来中国“威尼斯”发现另一种水乡之美
一提到水乡,我们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一幅水网交织、河道纵横、村落静美的景象。尤其是江南地区,物产丰饶、降水充沛。寥落碧空之下,水路呈不规则的网状藏在青砖黑瓦之间,又与之相映成趣,颇有意味。
同里、周庄、乌镇……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个江南水乡,温婉动人。水乡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
很少有人知道,岭南也有美出天际的水乡。
岭南的水乡同样有小桥、流水和枕水人家,盛夏时节鸡犬蛙鸣也是声声入耳。但比起江南的温柔墨色,岭南则多了几分阳刚之气。在岭南,你可以轻松发现很多大小不同的水闸,用来调节水乡的水位和交通,使得船只穿梭安全往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人就依着水乡捕鱼种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静的生活中透露出他们朴实的性格。这是我在古劳水乡之行后深深的感受。
古劳是鹤山市的一个镇,位于鹤山市的西北部。
据记载,古劳水乡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完全不输江南那些极其出名的水乡。古劳人杰地灵,几百年来流淌不息的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水乡人,咏春拳师祖梁赞、“王老吉凉茶”创始人王泽邦、我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都诞生于此。
最早,古劳只是一片滩涂泽国。因为地处西江河畔,江水从上游流到古劳这里,河面变得宽阔,大量的泥沙沉积成为沙洲,形成一个个冲积滩。明洪武二十七年,古劳人冯八秀奉旨兴建古劳围,防范洪水。
在他的带领下,人们先后筑了大郡围、长乐围、前江围、独江围等。在冲积滩的地方,人们开挖出一口口鱼塘,鱼塘间又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土墩。鱼塘养鱼,土墩则种桑种蔗,有的还建有民居。
习惯上,西江边上的大堤称作“围”,堤围内鱼塘之间的小土墩称作“围墩”,因此古劳水乡又被称为围墩水乡。
古劳水乡水网纵横交错,随意走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鱼塘清波婉转,塘边长满了野花野草。没有风的时刻,整片水面犹如一块上好的镜子,将周围郁郁葱葱的绿色投影其中,白色的小花煞是可爱。
此情此景,我脑海中唯一浮现出来的句子就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虽然没有白鹭,也没有黄鹂,但你就是会感觉无比脱俗、与世无争的美。
水菱角、水浮莲……这些植物靠水塘内的活水生长,又用自身的生长来净化水,使这里的水无比清净。到了夏天,莲花开放,大片粉色占据湖面,又是另一种风情。
由于河网纵横交错,过去村民外出都喜欢以小船代步。如今路桥畅通,倒是只能见到几只小舟孤独漂在水面上,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了一体。若是能坐在这样的小舟里,放舟河上,任凭河风涤面,水色润心,实在是一种享受。
沿着弯弯的乡间小路,边走边看。几棵百年老榕,根深叶茂,绿叶婆娑,投下一片片阴凉。树根之粗,一个人围抱都抱不过来。榕树与小桥、流水、人家相辉映,把水乡点缀成了一个个绿意盎然的小绿洲。
几百年来,这些榕树静静地护卫着这一方水土,无声的记录着这里的光阴。
榕树下,一条横跨水面的木板桥映入眼帘。木板已使用多年,满是风吹雨打过的痕迹。桥面上,不知谁家燃放的鞭炮碎屑,星星点点的红色与周围的绿色、木板的黄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耀眼了几分。
几条小舟已经成为了装饰。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也是在这样的河塘边、田野里撒泼、玩耍、奔跑。如今的城市怕是再也不可能看到如此原生态,如此自然的景色了。
还有一些桥,更宽更长,不是简陋木板搭就的。远远看上去,犹如一条长龙蜿蜒在水面上。
当地人称这种花岗岩石条为“条石”或“西樵石”。主要是因为水乡的泥土细滑,偶尔几滴小雨,这里便遍地泥泞,行走不便。聪明的人们便想到用这种“条石”沿着小河涌和糖基铺路,让人们雨天也可以顺利出行。
在外来的客人看来,反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
逃离喧嚣的城市,在旖旎的南国水乡风光中感受自然,这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若你喜欢水乡,就别错过这个岭南“威尼斯”。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