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坝境内的庙宇

坪坝境内共有庙宇21座。有些寺庙修建时间已无碑可考,但大多数建于明、清两代。
在封建社会里,除了政治统治人之外,还用神来统治人。当时由于文化不发达,人们认识社会事物的能力有限,封建势力就用迷信的手段修建起一座座豪华壮观的寺庙,供着数以百计的菩萨,还购置大批良田出租,作为庙里经费和养活着众多的和尚、尼姑,坐在庙里看经念佛,以欺骗民众相信神灵。由于劳动人民长期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认为神是至高无上的,所以逢年过节、不管多困难也得花上一些钱,在家里或庙里烧香化纸,求神保佑全家平安和发财致富。
这些寺庙除香山寺外,还有:
黄金堂(坪坝二中操场处——现菜市场)、水府庙(坪坝上街)、东岳庙(坪坝医院家属区)、下安寺(坪坝小学)、魁星楼(坪坝酒厂对面)、大德观(罗兴村一组)、文昌阁(龙家塆前)、杉树庙(杉庙村)、财神庙(高家冲小河边)、夫子庙(喻家城三组)、界石庙(东川、西川交界处)、财神庙(罗兴村八组)、高庙(卢林村二组)、石棚寺(卢林村一组)、花石岩(平桥村五组)、周公庙(晏家塆一组)、周棚寺(平桥村五组)、唐家庙(唐庙小学)、团山庙(团山村六组)、程家庙(程畈村一组)、张家庙(鼎林村六组)。
这些庙宇完全是封建迷信活动的场所,它从明清两代直到二十世纪40年代都十分活跃。抗战胜利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逐步提高,特别是1940年新四军进驻坪坝后,大力宣传破除封建迷信,信神信鬼的思想观点才淡化。到解放战争前后,这些寺庙逐步改作它用。如东岳庙、周公庙成了晏永宽的大队部营房。有的改成私塾,有的变成公房办公或开会的场所。解放后,大部分寺庙逐步被拆掉,菩萨也在破除迷信活动中被砸毁,剩下少数寺庙和菩萨在“文革”中被毁掉。
现将有名气的寺庙(除香山寺外)再作些介绍:
下安寺,位于坪坝下街,建造于明朝永乐年间。有位名叫丁俊原的人,为了想得到菩萨的保佑,甘愿出家当和尚。他向民众化缘,劝说坪坝商人、居民、农村捐款献物,贫困居民献劳力。经过几年的努力修建了这座约300平方米的豪华寺庙。这座古庙典雅壮观,装修精致,堪称当地古建筑之冠。它高13米,飞檐凌阁,雕梁画栋,至今飞禽走兽的画面仍然可见。它的前层八卦楼有壮观的扳爪屋顶,后屋供有菩萨100余个,受人们供奉。民国初年发生“教案”,被割让给天主教,菩萨全部“搬家”。1932年收复,改为学校。
皇经堂,位于坪坝二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一亩多,庙内供有菩萨100多个,香火旺盛。1928年由佛教头面人物刘大发主持复修。随后还在庙左修建一所道德学社,解放时为京安应第九区区政府驻地。后来皇经堂也变成学校,菩萨搬走。
文昌阁,位置在龙家塆塆前,建于清光绪年间。说起它的建造有一段神话典故:有一天,一位风水先生路过此地,对人们说:“龙家塆要出天子”。话一传出,坪坝的绅士们担心龙家塆出人物欺负街上人,便迅速向风水先生求治理的方法。风水先生答:只要在龙家塆前面修一座庙,压着龙家塆的龙脉,就行了。坪坝的绅士们立即商议集资捐款,在龙家塆前买一块良田作基地,迅速组织修起了这座文昌阁。随后住进和尚,主持佛事。解放前后改成学校,1958年移民拆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