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
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组织期中考试,可是学期过半,期中考试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测验,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的一次良好的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所以很多地方依然组织期中考试。
01
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从小到大经历的考试不计其数。虽然说分数不是决定一切,但是考试对于孩子、家长的确是很重要的。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差,很焦虑,给老师打电话或者去学校面见老师。其实作为家长,不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了,才想起来与老师联系,而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一个月左右,要与老师沟通一次。时间充裕了,可以与老师面谈;工作比较忙的家长,用电话、微信、短信都很方便。不只是关心考试成绩,要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而不是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孩子的教育需要教师、家长形成合力!
02
期中考试只是对学生半个学期以来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比较正式地衡量学生平时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以便于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人生中会经历许多考试,不要把考试当作负担,用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孩子无论怎么努力,成绩总是不尽人意。这些孩子的家长不要过分纠结成绩的高低,静待花开,让孩子健康成长更重要。一些家长给孩子规定必须考多少分,还有奖惩措施,时间久了,只会让孩子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有些家长急功近利,动辄上万元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却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其实,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习惯分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孩子的自理能力明显比较差;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孩子的写字姿势、专心听讲、自觉阅读、预习、复习等等。家长都要从一点一滴培养孩子,与学校配合好,共同教育孩子。
如果自己有时间,千万不要图省事,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隔代教育弊远远大于利!
03
鲁迅先生临逝世前,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死》。这篇文章里有一个遗嘱,大抵有七条内容,其中第五条是这样的:子孙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自幼喜欢无线电,长大以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他遵了鲁迅先生的遗嘱,没有去做空头的文学家和美术家。
鲁迅先生尚允许孩子可寻点小事情过活,我们现在的家长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传递的价值观太单一——唯分数论。实际上很多家长是把自己无法改变命运的无措,都转嫁给了孩子,人为地把孩子的出路“单一化”。其实有的孩子就不擅长传统的考试、不擅长学习,他可能更适合做一名工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要接受这个现实。
04
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流行“快乐教育”、“赏识教育”,一些家长深受其害,学习哪有不吃苦的?古人尚且“头悬梁、锥刺股”呢!我们现在不需要像古人那样,但是,一味地夸奖孩子,后患无穷。现在的孩子本来就打不得、骂不得,再天天夸,反而使孩子很难正确地认识自己,内心脆弱,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老师、家长一批评孩子,孩子就离家出走,甚至跳楼;每年的高考结束,更甚的是刚考了语文,感觉没有发挥好,出考场就跳楼,令人痛心不已!!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现代社会,孩子上大学不难,但是想上好大学却不那么容易。告诉我们的孩子:学习就是要吃苦的,古今中外,没有哪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同时,还要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成绩不好,不能决定整个人生,社会需要各种人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才是最重要的!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附台湾作家龙应台给儿子的一封信,与各位家长朋友共勉!
写给孩子的信
作者:龙应台(台湾)
孩子,你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这也许就是教育和学习的意义。
那天我问你,“你将来想做什么”,我注意到,你很不屑于回答我这个问题,所以跟我胡诌一通。是因为你们这个时代的人,对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履薄冰,还是其实你们对于未来太没信心,所以假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来闪避我的追问?
我几乎要相信,你是在假装潇洒了。今天的青年人对于未来,潇洒得起来吗?法国年轻人在街头呼喊抗议的镜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这不是上世纪60年代的青年为浪漫的抽象的革命理想上街呐喊——戴着花环、抱着吉他唱歌,这是21世纪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现实生计在烦恼,在挣扎。
从我的21岁到你的21岁,人类的自杀率升高了60%。你刻意闪避我的问题,是因为21岁的你,还在读大学的你,也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了吗?
从18岁开始失业的画家
还记得我们在德国时遇见的那个画家提摩吗?他从小爱画画,在气氛自由、不讲究竞争和排名的德国教育系统里,他一会儿学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学做锁匠,一会儿学做木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又过去了,现在,应该是多少年了?我也不记得,但是,当年他失业时只有18岁,今年他41岁了,仍旧失业,和母亲住在一起。
没事的时候,他就坐在临街的窗口,画着长颈鹿。在他笔下,长颈鹿的脖子从巴士顶伸出来,穿过飞机场,走进一个正在放映电影的戏院……它睁着睫毛长长的大眼,盯着一个小孩骑三轮车。
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他没能结婚,自然也没有小孩。事实上,他一直过着小孩的生活。可是,他的母亲已经快80岁了。我担不担心你将来变成提摩?老实说,是的,我也担心。
把你当“别人”并不容易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坐在阳台的椅子里,背对着大海,手里点着一支烟。那是清晨3点。
朋友若看见你在我面前点烟,一定会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望向我,“他怎么能在母亲面前抽烟?你又怎能容许儿子在你面前抽烟?”
我认真地想过这问题。我不喜欢人家抽烟,因为我不喜欢烟的气味,更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儿子已经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
青年的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也不容易啊!
如果你愿意去给河马刷牙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听到这句话,我有点惊讶。
“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捻熄了烟,“你会失望吗?”
现在我已忘了当时跟你怎么说的,说我不会失望,不管你做什么我都高兴,因为我爱你?或者很不以为然地跟你争辩“平庸”的哲学?或者很认真地试图说服你——你并不平庸,只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不记得了。但是,我可以现在告诉你,如果你“平庸”,我是否“失望”。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做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作者:望舒,70后,1988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小荷妈妈
|yuanjj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