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1个方,提升孩子免疫力
今天是立冬,我们正式进入了冬季。虽然现在广东地区还没有感觉到冷,但在养护孩子上,家长要开始有所调整,为入冬做好准备。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家长更要多花心思。接下来,我就来说说立冬后要注意的问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收获的季节已经结束,作物已经收晒贮藏,动物也开始冬眠,万物收藏,准备过冬。
冬主藏,孩子敛藏得好,来年春季阳气就能茁壮生发,体质会有明显的改善;否则,孩子来年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影响,一些过敏性疾病也容易复发。
立冬做好4件事,孩子来年少生病
立冬后,帮孩子养藏,家长要从这4件事着手:
1、补肾先养肺
立冬后要敛藏阳气,而阳气的根基,就在于肾。因此,冬季除了呵护脾胃,还要补肾。肺与肾是母子关系,秋季肺脏养护得好,才能发挥清肃下降的作用,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滋润肾水。所以,补肾之前要先把肺养好,否则入冬之后怎么补肾都补不进去。养肺润肺的食疗方如南杏猪肺汤、罗汉果西洋菜汤、双雪百合汤可以继续给孩子喝。
2、进补前先“引补”
立冬一到,很多家长就着急帮孩子进补,生怕错过好时机,但这是错误的做法。孩子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弱,过食肥甘厚腻或是温热的食物,很容易就会积食。一旦积食,怎么补都没有效果,甚至还会损伤脾胃。所以,消化状态好是孩子冬季进补的前提。
我以前就说过,进补之前要先“引补”。“引补”就是调理脾胃,让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消化状态,为冬季进补打好基础。立秋后我推荐家长给孩子每周2~3次安秋方,安秋方能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目的就是做好“引补”的工作。
接下来,家长每天要坚持“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积食时要用好“4招”消食导滞。
3、注意保暖避寒
立冬后气候多变,尤其是广东地区,早晚温差大,可能一天经历四季。孩子阳气稚嫩,抵抗力较弱,一不小心就会感受寒邪,着凉感冒,一定要及时添衣。一般来说,3岁以上的孩子穿衣数量可以与大人相似,在午后气温高的时候,可以适当少穿一件。
另外要重视脚部的保暖,在家里要让孩子穿上拖鞋或者袜子,保护脚心脚踝。家长还可以在晚上睡觉前,用38℃的水给孩子泡脚15到20分钟,能温阳驱寒。
4、早卧晚起
《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冬季要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才不会扰动阳气。睡眠,是孩子最重要的“补品”,睡眠质量好,孩子的阳气都会比别的孩子健旺,体质自然会好。
立冬后,给孩子吃什么最好?
家长都知道,帮孩子调理体质,食疗是很重要的一环。立冬以后,饮食上要有所调整,那么给孩子吃什么最好?下面来看看:
● 饮食上要滋阴益肾、兼顾养心
1、滋阴
秋末冬初,饮食要坚持“秋冬养阴”的原则,消化好的孩子可以适当吃点鸭肉、兔肉以滋阴养胃;消化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可以选择黑米、大枣、白萝卜、核桃、芝麻等滋阴益肾的食材,家长可以用这些食材熬粥给孩子喝,既润燥又容易消化。
2、益肾
立冬后,给孩子调补肾脏是重中之重。孩子脾常不足,肾常虚,补肾养肾的方法有别于成人,要选择性质温和的食物,兼顾健脾同时提升脾肾阳气:如核桃、栗子、腰果、芡实、山药、红薯、南瓜等。
3、养心
冬主肾,肾水过旺,就会克制心火,所以在补肾的同时还要兼顾养心。可以选择杏仁、陈皮、莲子等食材,润心肺,温脾土。
● 补脾益肾,用好1碗汤
从今天开始,家长可以把安秋方换成暖冬方,每周1~2次,帮孩子益肾健脾。但前提仍然是孩子消化好的时候才能喝。如果孩子积食或正在生病,还是要先消食导滞或调理病痛,等恢复健康后再用食疗方。暖冬方属食补方,病时喝就会把外邪也一起“补”了,病反而更难好。
暖冬方由白术、五指毛桃、芡实、核桃仁、百合、莲子组成。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五指毛桃能健脾补肺,行气利湿;核桃能润燥益肺,补肾健脑;百合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莲子、芡实能补脾止泻,益肾养心。搭配起来具有健脾、润肺、补肾的功效,能让孩子胃口好、睡眠好,五脏调和,血气通畅,特别适合冬季手脚冰冷的孩子。
小儿暖冬方
材料:
白术10~15克,五指毛桃10克,芡实8~10克,核桃仁1个,百合5克,莲子5克
做法:
1. 芡实提前泡3小时,莲子去心;
2. 将所有材料同放入砂锅中,加入约500毫升水;
3. 大火烧开,转小火煮40分钟,晾温饮用。
宜忌:
◆ 适用于胃口、睡眠不好、手足凉等症状。
◆ 此方不宜与牛奶同食。
◆ 3 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
◆ 蚕豆病可以用。
食疗方的使用,建议先学习必修课《儿童脾胃课》及《儿童食疗课》
<<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
冬天,是帮孩子温阳敛气的好时机,对过敏性体质、明显体质差的孩子来说,更不能错过。接下来,我会随着气候的变化,逐步教大家冬季的调理孩子、预防高发疾病的方法。但无论四季如何转变,顾护好孩子脾胃,才是亘古不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