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顺利发射,王亚平的成功离不开“苦难”童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1年,神舟十三号正在准备过程中,同年10月16日清晨6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机精准送入了预定轨道。
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圆满成功代表着国家的昌盛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这是可喜可贺的,对于三名航天员的挑选也是慎之又慎,在三位航天员中,“谁说女子不如男”,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存在,再次让大众对女性能力得到高度认可。
翻开王亚平的履历更像是一部“逆袭史”,出生于山东省普通山庄的王亚平之所以能够在众精英之中,脱颖而出,不仅与她个人的品性有关,也与她的童年关系巨大。
王亚平的父母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没有能让她接受更优质教育的物质基础,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王亚平从小就乖巧懂事,七八岁就开始下地干农活,帮父母减轻负担,正如“穷人的孩子好当家”,王亚平就是这么一个孩子。

一、“苦难”童年与她的成功息息相关

正是因为家境的贫寒,让王亚平从小就知道干活劳作,帮父母减轻负担,对于生活优越的人来说,这样的童年是难以想象的“苦与难”,农活的劳累是最直观的身体上的透支,也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骨子里的惰性。
正如弗洛伊德看来,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人的性格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王亚平略微辛苦的童年倒是造就了她坚强的意志力与耐力。
在这场盛大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长跑过程中,王亚平跑出了最好的成绩,好的教育不仅仅是让人的精神得到充盈,同样也应该是人的意志力得到完善,王亚平的“苦难”童年铸就了她异于常人的意志力和耐力。
从农村逆袭到国家级别的人生旅程,不仅仅需要学识,也需要毅力,克服惰性的人生一定是瞩目的,这就突然引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快乐教育与大好前程之间的矛盾。

二、快乐教育与大好前程哪个更重要?

随着经济的的发展与多元文化思潮的涌进,教育领域的革新也是肉眼可见,教育一向是民生之本,是国民之基,优质教育的提升关乎到个人,也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1.大环境下催生出的教育领域的矛盾之处
对于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互联网的发达带来了教育行业的变革,新兴教育技术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让教育对人的影响体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事件的发生与困顿于学业压力之中的孩子,让大众开始思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亦或是,快乐更重要还是前程更重要。
这就需求鸡娃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时刻给予高度关注状态,在中国式社会与竞争之下,“成绩至上,分数至上”正成为评价教育质量与孩子发展能力的最主要标准。
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与竞争压力下,职场在内卷,教育领域也在内卷,各领域的内卷,凸显除了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也凸显了主流价值取向的革新。
而高考势必成为普通人逾越鸿沟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之下,中国学生的确担负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与前程压力。
于是乎,无数家长活成了《小欢喜》中的宋倩,无数学生活成了《小欢喜》中的英子,这对母女的悲剧是鸡娃教育的弊端之一,同时也是体现我国教育环境的重要“证据”。
在快乐教育与大好前程中,家长的最优选择必然是后者,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他们必须指引着孩子做出最正确的答案。
那么教育领域的矛盾之处也就显露无疑,在学识前程面前,人的心理健全再次被抛诸脑后,而悲剧正是来源于对心理健康的忽视,快乐与前程这是所有家长都犯难的选择,牵扯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难上加难。
2.何为“苦难童年”,让孩子“身苦”,而非“心苦”
一提到苦与难,众人的第一反应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与难处,已经摧毁人心智的环境非也,此处的“苦难童年”是侧重于让孩子体验到“躯体上的苦”,而不是“心理上的苦与压抑”。神舟十三号圆满成功,王亚平的事迹给无数家长“提”了个醒,最好是教育是“身苦教育”。
《变形计》想必大部分人都看过,通过身份互换让城里孩子明白生活的苦楚,理解自己父母的难处,大部分人的变形是成功的,让学生理解到“穷苦生活”是锻炼意志力与耐力的重要途径。
众多明星夫妇也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参与了变形,林依轮的儿子林子豪便是其中之一,成长于优越家境之中的林子豪十指不沾阳春水,初到变形指定的农村,他第一次体会到了穷人的苦与生活上的拮据。
此次变形结束之后,林子豪变得更加感谢自己的父母,也更加珍惜来自不易的生活。
躯体上的辛苦,对人的塑造作用,远大于言语上的口头教育,只有在切身体会生活的辛苦之后,人的心理才会对苦难抱有敬意,对生活抱有敬意。
而无数中国父母则走上了极端,要么快乐教育,极度宠溺孩子,要么苦难教育,让孩子身心俱疲,这两种有失偏颇的教育理念很难培养出珍惜生活,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的确应与尊重为主,应该让孩子体验到更多躯体上的苦,而不是心理上的压抑,只要在认真体验到生活的不易之后,他们才会尊重多样化的人性与社会。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K. M. R. Rosenzweig. Translated by Zhang Houca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