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将领卢象升死后,为何天下为之震动?

来源:朝文社
(ID:ailishi777)
在明末凄风苦雨般的战乱与杀戮里,有着“卢阎王”之称的晚明重臣卢象升,却以他壮烈的死亡,留下了超越历史的回响。
其实,比起后人对卢象升之死“天下震动”之类的评价好,真实的卢象升殉国过程,却可以说是“静悄悄”。崇祯十一年(1639)十二月十一日,身为大明督师的卢象升,率领着一支五千老弱残兵组成的弱旅,在河北巨鹿县贾庄愤然亮剑,与入关侵扰的数万清军展开悲壮决战。战斗从清晨打到半夜,卢象升部大多浴血战死。战斗的最后时刻,卢象升本人手持大刀杀敌数十人,在一声“关羽断头,马革裹尸,在此时矣”的虎吼后,悲怆倒下……
可是,面对这壮烈一幕,大明朝上上下下的反应,却是十分平静:作为卢象升的“友军”,太监高起潜统帅的关宁铁骑,战斗中全程按兵不动,木然看着卢象升厮杀,然后等卢象升殉国后,就撒丫子逃命。卢象升的“好同僚”,那位至今被不少历史爱好者誉为“晚明救星”的杨嗣昌,更是先拼命搜集卢象升的黑材料,然后扣住卢象升尸体八十多天不上报。至于“悲情皇帝”崇祯呢?更是麻木不仁,卢象升去世两三年了,竟都不给抚恤……
为什么会有如此寒心一幕?那不妨说说,这位“卢阎王”卢象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首先一条,他是一位敢于担当的人。
熟悉晚明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晚明的官员,最大的毛病,就是缺担当。一群“清流”“名臣”,日常叽叽喳喳的能耐不少,写奏折开骂的本事,也是战斗力奇强。偏偏遇到实在事,需要负责任的时候,却是一个个肩膀溜滑。典型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悲戚戚上吊时,那些昔日位高权重的“阁老”“尚书”们,要么溜之乎也,要么主动卖身投靠。结果却是投靠都没人要。比如崇祯无比宠爱的“阁老”魏藻德,颠颠跑去抖机灵,却被农民军拷打致死。
比起这些遇事就躲,没事开骂的怂货来,卢象升却是个异类。崇祯二年后金入寇,京师告急时,多少重臣躲的躲藏的藏,但只是个小知府的卢象升不躲不藏,带着临时招募的一万多人上了战场,当时就抱定了以死赴国难的念头。后金军撤走后,他开始扶摇直上,又赶上农民起义烈火燎原,于是崇祯四年起,他带着他亲手打造的“天雄军”转战各地,哪里有战事往哪里奔,历经一场场生死考验。
而在这些残酷战事里,他最大的风格,就是“敢扛事”。每一次作战,他都冲在最前面。每一次断水断粮,他都带头挨饿。他的部队曾经陷入到三天断粮的困境,卢象升就干脆三天水米不进,硬是靠着巨大意志力,换得将士们众志成城。崇祯十一年九月,当清军再次破关南下,兵临京畿要地时,正在家乡为父亲守丧的卢象升,忍着巨大悲痛受命来到京城,毅然扛起了统兵抗清的重任。
而敢担当的卢象升,也有另一个重要特点:有能力。
明末虽然乱七八糟,可敢于担当的忠良,一直也有不少。哪怕北京城破崇祯上吊,多少“阁老”卖身投靠,却亦有不少忠臣自尽殉国。可问题是,这些人大多有忠心无能力,只能以死表忠诚,卢象升,却又不同。
比起多少只会空谈,临阵拉胯的“名臣”,卢象升的文武能力,一直以卓越著称。身为文人,他的个人武艺极好,多次带头冲锋,杀得敌人闻风丧胆,有了“卢阎王”的美名。而比“武力值”更强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缺钱缺粮的困境下,他硬是埋头苦干,在崇祯年间打造出战斗力卓越的“天雄军”。这支战斗意志极为坚强的部队,成了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枭雄”们的噩梦,多次在兵力严重劣势的困境下,把数倍于己的敌人打崩。
而他的军事理念,也叫多少后人拍案叫绝。面对明末农民战争的燎原烈火,卢象升写就了惊艳的《选用奇兵疏》,他主张精选优良战士,组建特种部队,以快速的长途奔袭打垮对手的指挥枢纽。他在对农民军的战争里,也多次践行了这一先进理念,打出了不少漂亮仗。
更与许多“历史票友”想象中不同的是,性格正直的卢象升,也有着通透的政治军事眼光,对于明末官场的“潜规则”,他早就看得清楚。他曾以“不问难易,不顾生死,专以求全责备”的评语,精准概括了晚明言官的无知无耻。当崇祯十一年清军肆虐京畿时,勇赴国难的卢象升,更是一眼看出了战局的困难之处:“清军野战能力强大,如果我们分散防守,会被各个击破,集中兵力防守,又会被敌人切断粮道,所以绝不能消极防御”。
如果晚明政坛上,能够多几个卢象升这样敢担当会做事的明白人,明朝有没有救不好说,但至少崇祯绝不会在1644年就上吊。
可是这样一个卢象升,为什么会在晚明“静悄悄”殉国?因为他身处的,是一个染缸一样的晚明政坛。
崇祯年间的晚明朝局,各方面都已经烂透,但烂得最厉害的,却是“人事”。朝廷各个岗位,几乎多是无德无能的“官场老油条”,平日里党同伐异成风,甚至大难临头时,互相攻讦依然是常事。所谓江山社稷,家国情怀,对他们而言不过是“蒙崇祯”的幌子,拉帮结派谋私利才是真。
偏偏卢象升,却是一位只知抬头做事,不知低头谋私利的人。这样的人,对于晚明官场上的多少“老油条”来说,就成了拦路虎。所以从卢象升在崇祯二年勇赴国难起,他的“敌人”就越打越多,更多是他朝堂上的同僚们,每一次激烈的战斗背后,是一支支可耻的暗箭。卢象升那一句“问难易,不顾生死,专以求全责备”,就是多少官场斗争后的痛苦领悟。官场的仗,比战场上更难打。
而在崇祯十一年九月起,当卢象升以誓师身份担起抗清重担,面对凶残的清军八旗主力时。官场上的暗箭再次如约射来,虽然卢象升本人为大局计,主动写信向崇祯的宠臣杨嗣昌示好,甚至盛赞杨嗣昌有“圣人之人品”,但杨嗣昌的卑鄙操作,很快源源不断到来:杨嗣昌的亲信们,不停散布卢象升的坏话,卢象升的兵马,也不断被调走。崇祯的亲信太监高起潜,更是处处掣肘,就是不让他立功。
于是,卢象升就这样开始了他最艰难的一战:一边是崇祯让他“戴罪”的昏聩诏书,一边是强大的清军八旗,另一边还是断水断粮的困境。他终于在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做出了悲愤的选择:清晨誓师,率领五千名缺水缺粮的疲卒,与清军展开殊死拼杀,最终全军覆没。年仅三十九岁的他,用这样的方式自证了清白。
可卢象升不知道的是,他死以后,杨嗣昌依然在搜集他的“罪证”,企图祸害他的家人。他死以后,有良心未泯的士兵,因为不肯诬陷卢象升,竟被杨嗣昌活活拷打致死。他死以后,崇祯皇帝麻木不仁,几年不给抚恤,他死以后不到六年,崇祯皇帝就上了吊,当年多少辱骂他“怯懦”“畏战”的“明末清流”,拍拍屁股就去找李自成多尔衮们卖身投靠……
比起这样的静悄悄来,反而是明朝灭亡之后,当年凄然殉国的卢象升,得到了后人超越历史的怀念:《明史》《前明忠义别传》等典籍里,都以感人的笔墨,讲述了他的伟大与悲剧。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部感动了无数“80后”“90后”的少儿历史读物里,亦有《卢象升战死巨鹿》一文,令多少孩子从此深受震撼,懂得世事。
以这个意义说,用“天下震动”形容卢象升之死,毫不为过,而他留给历史的回响,更超过了王朝兴衰本身:每一个“逆淘汰加剧”的时代,正如连卢象升都容不下的晚明,怎能不亡。
参考资料:《明末农民战争史》《崇祯亡国史》《明史》《明实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