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路名家说岐山臊子面!品:岐山名小吃
岐山美食
盛名在外
最出名的最广为人知的
便是这一口
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臊子面
更是在众多写作名家笔下
成为岐山的美食符号
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位名家笔下的岐山臊子面吧~
红柯
岐山臊子面
WRITER
红 柯
岐山凤鸣镇人,现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美丽奴羊》《吹牛》等,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冯牧文学奖等。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生命树》《乌尔禾》分别入围茅盾文学奖。
陕西地界,吃面必吃臊子面,省城西安以及各县镇到处都是岐山面馆,原产地岐山就有了民俗村,大多都在周公庙附近。那个伟大的周王朝肯定与吃喝有点关系,周武王挥师东进、逐鹿中原,除政治口号以外,臊子面、锅盔、面皮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关西大汉到秦始皇时代,就成了让山东六国瑟瑟发抖的虎狼之师。已经是2004年了,岐山地界臊子面的最高纪录还保持在六七十碗;一个人一顿吃六七十碗,不是南方人吃米饭用的酒盅碗,是大老碗。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周武王和秦始皇的士兵肯定用的不是碗,是脸盆大的头盔,牛筋一样青橛橛的耐嚼耐咽的长面条,又辣又酸又烫,跟化开的铁水一样地汤浇到面上。汤是不喝的,回到锅里不停地轮回往返,绝对在六七十这个数字以上,血就热起来,眼睛跟脸红得喷火,心跳咚咚如鼓,只等一声号令,人的原始血性刹那间就爆发出来了,这就叫气壮山河。陕西人的黑老碗绝对是古典武士头盔的变形,周人秦人从岐山出来挥师东进,汉人唐人延续这个伟大的传统,东出潼关后,又开凿西域。他们高贵的祖先本来就是西北的游牧民族,西起周原东至潼关的八百里秦川把他们从牧人变成了农民,牧草到庄稼这种奇妙的转折并没有减弱他们驰骋大地的勇气和想象力。依然是巨大的青铜和铁的头盔,穿越河西走廊,穿越中亚细亚,汗血马苜蓿葡萄跟麦子谷子长在一起,秦腔花儿跟十二木卡姆连在一起。张骞、玄奘这些孤胆英雄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死面饼子和羊肉往铜钵铁盔里一放,倒上水,架上火煮烂煮透,一碗下去,肚子就圆了,拍一拍跟鼓一样嘭嘭嘭,可以撑到天黑。羊肉泡馍绝对是戈壁沙漠的产物,一天只吃一顿,人成了骆驼,至少是骆驼影响了人的肠胃。
周人是比较讲究的,即使征战也不能急吼吼,也一定要从容大方。臊子面汤宽,让人觉得奢侈,头盔那么大一碗汤、碗底就一筷头面条,可这一筷头面条又长又筋又烫,一粘嘴唇,急速吞咽,就发出哨子一样的嘘嘘声,一碗接一碗快得不得了,要用盘上,大木盘里十几碗,一个女子端着,吃一碗递一碗,跟转盘机枪一样。我小时候亲眼见过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主人穷于应付,大铁锅不停煮面煮汤,一大群女子穿梭般端面,还是跟不上,小伙子们出主人洋相,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红事白事,总要提防村子里虎狼般的壮汉。连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也在提防对象之列。这种饮食启蒙对一个乡村少年非常重要。臊子面的汤是用臊子肉做的。五花猪肉切碎,慢火燣一小时,跟炖东坡肘子差不多,不是炒也不是煮,也不是炖,加上辣子醋,慢慢地让猪肉燣成糨糊状,有一股浓烈的酸辣香,汤也是酸辣味,一层辣子油,一口吹不透。四川湖南的辣,山西的醋,在岐山面跟前是小巫见大巫。我七八岁的时候吃猪肉伤了脾胃,再也不吃猪肉了,吃臊子面只吃一二碗,几乎是婴儿的饭量,你可以想象在岐山那地方有多狼狈,一个人吃不成饭,谁都瞧不起你。
我的外婆是一个乡下老太太,外孙吃不动饭她着急呀,心里急,脸上看不出来。慢条斯理地讲她辉煌的过去,农村妇女所有的辉煌就是厨房,有米没米必须让烟囱冒烟,而且要冒得笔直雄壮直薄云天,在她的讲述里臊子面的面条应该是青色的,案板上,面擀开,又揉到一起,再擀开,再揉再擀,面粉的筋丝全被拉开了,营养全都出来了,煮熟后就是青的,筷子挑起可以看见对面的人影,跟玻璃一样,客人们吃到六七十碗的时候,总要站起来松松腰带,放开肚子再吃十几碗……我还记得六十多岁的外婆眼冒神光的样子,我的口水咕咕叫着咽到肚子里,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在梦幻的后边,外婆真的到厨房去操作了,仿佛在童话世界里,我听到和面的声音,我听到揉面的声音,我看见面被擀开了,跟被单一样一次次展开,白面变成青面,沿着擀面杖切成细丝,酸辣汤弥漫了屋子弥漫了古老的周原大地,那年我十二岁,我一口气吃了三十五碗。外婆用鸡肉做的臊子。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吞吃面条的嘘嘘声。
话说岐山臊子面
WRITER
贾 平 凹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文》 杂志主编。长篇小说《浮躁》获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岐山是一个县,盛产麦,善吃面条。有九字令:韧柔光,酸辣汪,煎稀香。韧柔光是指面条之质,酸辣汪是指调料之质,煎稀香是指汤水之质。
(选自1980年代初 《西安晚报》发表的 《陕西小吃小识录》,后收入《贾平凹文集》散文卷4中。)
吕向阳
感受臊子面
WRITER
吕 向 阳
岐山京当镇人,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著有《三十六个挖宝人的命运》,代表作有《戏说小人图》 《封神新榜》 《甲午祭》等,曾获中国新闻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等。
(曾在 《美文》 《延河》 《陕西日报》 等报刊发表)
徐岳
岐山臊子面
WRITER
徐 岳
岐山蒲村镇人,曾任岐山县文创组干事,陕西省作协创作组专业作家,《延河》主编、编审。著有散文集 《十七岁那年》、儿童小说集《小门长》 等,获得陕西省优秀图书奖、省火炬文学奖、省“双五”文学奖等。
岐山,地名也,周王室的发祥地,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关中人多食臊子面,唯岐山面的臊子独具一格:拣肥瘦各半的猪肉,切成指蛋大的小块块,只可燣,不能炒,更不能煮。所谓燣,即用文火,不放水,心别躁,勤翻搅,慢慢使肉“出油”后,再放桂皮、八角、大小茴香、生姜等调料,去腥生香。调料要用颗粒的,最好装纱布包入锅。
快熟时放盐,放早了肉易粘锅,最后猛搭适量陈醋,肉便发酥可口,再用少许酱油染色即成。这是岐山臊子面风味独特的精髓,也是岐山厨师的绝招儿。外地仿岐山臊子面者众多,但都不地道,原因皆在于臊子不对劲。
岐山臊子面又名“浇汤面”,即前锅下面,后锅调汤。前锅将面条煮熟后,用笊篱捞在凉水盆里冰一冰(又叫过水),则更光更筋,口感更好。然后从凉水盆里捞出一筷头面,挑在碗里,用铁勺舀上苫菜后,从后锅浇上放了臊子的滚汤,使汤淹没面条,方可食之。这就是“浇汤面”一名的来历。
岐山臊子面在历史上公认的“代表之作”是“照壁背后的臊子面”。昔日岐山城里,有一琉璃砖瓦照壁,壁后有间黑色门店即是。该店除了臊子面颇负盛名,其锅灶也名冠西府。灶台上置九口锅(乡下都是置两口),烧火门却只有一个,如碗口大。店家小二若塞进一把柴火,火吼如飓风,九锅有水皆滚。此为岐山城里一大景观。传说此炉灶出自神人鲁班。从前,乡下人进城如能去照壁背后吃一碗臊子面,即可成为向人炫耀的“资本”,当然也会把那九口锅吹嘘一番。俱往矣!鲁班灶也在1958年被打掉了。据笔者考察:今日的岐山臊子面“代表作品”当属县城周围。
岐山广大群众既是臊子面的食用者,又是其文化最广泛的创作者。比如,逢过年过节,满月生日,婚丧嫁娶,迎客送亲,必吃岐山臊子面,并有象征讨吉利的讲究。
看了这么多名家描写的岐山臊子面
你有没有想来一碗的想法?
那就来永丰岐山面吧
永丰岐山面
地道岐山味
来源:岐山洪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