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甲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徐甲英是我尊敬的前辈艺术家,生活中豪迈潇洒,谈笑风生,艺术上山水画风采燿耀,独树一帜。
从徐先生的山水画创作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徐甲英在笔墨表现方面有以下特色:其一,他画瀑布总是那么超越时空概念的一泓溪水,用笔富有韵律,用墨温润淡化;其二,他画树总是那样茂密古拙——极具憨朴的生态,融化在丘园之中;其三,他画山总是那么厚重浑莽——在野旷趣味中隐约着浪漫的抒情。
徐甲英的笔墨让人感到既有法度又有变化,既有根基又有趣味,呈现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中和之美。他打破传统山水画的皴法程式,将原来单一性的固定皴法程式,改变为综合性的皴擦点染融会贯通,交替使用的绘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笔墨的表现力,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写意性,同时也使得其作品中具有一种若隐若现的现代意味,开创了徐甲英自家式的辽南地域特色的山水画。
徐甲英的山水画具有新的人生观、知识结构,也颇富于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总体感悟与个人理解,他的笔墨技巧也与传统文人画联系较为密切。不能忽略的是,他在继承了文人画的历史传统与审美标准的同时,又具有着与时代较亲近的情怀——关切现实生活中的辽南山水。王国维讲治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徐甲英的山水画实践,正是对王国维之说的具体印证。“甲英教授胸怀若谷,容纳百川,还表现于对名山大川的独特理解,并不就名山而画名山,就大川而画大川,且赋予其更广博的思想哲理,抒发出画家对人生道路的感慨认识,给后人以无限的向往和启迪,以哲学思想与人生经验陶冶人的情性是甲英艺术走向更高层面,使其作品提到更高品位的标志。”
看徐甲英的山水画不论是千山万壑还是边角之景,皆处处突出中锋用笔的书写性而非绘画性,更非是制作性。其轻重徐疾,既有骨力又有韵致;浓淡干湿,既潇洒灵动而又富有层次;皴擦点染,苍润朴拙,收放有度中却又乏随机生发的浑沦之气,而这样一来便从根本上保证了其作品在精神内涵和美学趣味上的格高品正。还有,徐甲英坚持了中国画的文化种姓和艺术本质;他的“林泉高致”筑基于地域的辽河之恋、千山之恋、冰浴沟之恋,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蹈情怀。由于他在艺术创作中,对传统的笔墨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对旧有的图式进行了大胆地改塑,使之别开生面,故而其突出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对于当下正处于为形式而形式之中的山水画创作而言是极其宝贵的。
因此,徐甲英的审美世界是用文化人格作为支撑的,表现出来的山水画也是文人的,艺术品味凝聚着理性的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