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N RNAV RNP
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
PBN,基于性能导航
Area Navigation
RNAV,区域导航
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
RNP,所需导航性能
这三个是现代航空导航中常用词汇,在中文中找不到对应的单词,因此和USB类似,通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展现
古早(Legacy)的航空导航是基于点对点的方式,飞机从一个VOR台,飞向另一个NDB台。随着机载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在空中根据VOR/DME,或者两部VOR,三部DME等方式进行实时定位,飞行程序不再需要必须过台,这就意味着区域导航RNAV已经诞生了。它是基于地面导航设施(VOR/DME)和惯导(INS)的一种区域导航(RNAV),可称为传统RNAV,或2D RNAV。
随着GNSS 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飞机不仅可以根据地面基站进行定位和导航,还可以根据星基设备实现定位,机载计算机和惯性基准系统INS的发展甚至让飞机摆脱了对地面基站的依赖,催生了PBN基于性能的导航——是一种结合地面基站和卫星基站,利用机载设备和计算机实现精确定位的先进导航方式,它包括了RNAV和RNP两种导航规范。
RNAV,区域导航
当一架飞机满足某个RNAV要求,意味着95%的总飞行时间内满足该航路或空域的限制要求。例如RNAV1即飞机在95%时间内导航精度的系统总误差需在±1海里(1.82公里)之间。
RNAV运行可使用在离场DPs(Departure Procedure),航路(enRoute),进场STAR等各阶段,通过直飞,减少垂直及水平间隔等方式,提高航班运行效率,节约时间和燃料。
RNAV1多应用在终端区域,使用雷达监视。RNAV 2 和 RNAV5 则多用于航路,通常也需要使用雷达监视。
但RNAV10则是从RNP10发展过来的。在远洋航路上没有可能部署监视雷达,因此RNAV10并不依靠雷达监视。
RNP,所需导航性能
RNAV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地面雷达作为监测,而且地面雷达的监测精度也并不能很高,在最后进近阶段的使用并不理想。
RNP则是在RNAV础之上增加了监控和警告功能(on-boar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OPMA)。机载设备还需具备实时监控导航精度的能力,当飞行不能满足要求的精度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暨RNP = RNAV + OPMA。
这里有两个概念:
ANP,Actual Navigation Performance,实际导航性能,是机载计算机根据惯性基准系统INS,以及地基,星基导航设备计算出来的飞机位置,计算的飞机位置距离它应该位置(航路或进近程序)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可能是数据库,自动驾驶或飞行员操纵产生,这个差异即是ANP值。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的位置和飞机真实的物理位置,也可能存在差异。
RNP,则是飞行区域所需要的导航精度。如果ANP>RNP,OPMA就会告警。
飞行员实际上不需要清楚这些原理性知识,如果飞机上OPMA系统提示ANP>RNP,或者双FMC故障时,你就需要考虑切换回传统导航。
RNP APCH,RNP进近
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基于GNSS的进近导航规范,进近程序可以让飞机仅依靠卫星定位被引导到跑道上方。进近程序可仅提供水平方向的引导,称为LNAV;也可提供基于气压的垂直引导,称为APV (Approach Procedure with Vertical Guidance)
RNP AR(Authorization Required),需要授权的RNP进近
RNP AR是需要民航局特殊授权批准的一种RNP进近程序。通常该程序的批准需对特定航空公司的特定机型适用。
RNP AR是一种高性能的RNP程序,程序不仅同时提供水平引导和垂直引导,其次RNP AR程序还通常设计有转弯,所以RNP AR程序所提供的水平保护区窄,没有额外的缓冲区,但较传统程序的飞行模式灵活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