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神和仙的区别在哪,谁是第一个“仙”?
《山海经》:我们都说神仙,神和仙的区别在哪,第一位仙人是谁?
我们都知道,“神话”伴随着我们人类的发展,甚至是寸步不离的。即使到了现在,各种宗教信仰多少都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而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有不同的神话体系。《山海经》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可以说,是《山海经》塑造了华夏文明的上古神话体系,其中的帝俊、烛龙和常羲,都对华夏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黄帝、炎帝、蚩尤等人,更是被后世尊为华夏文明的起源。当然,《山海经》也还记载了像凤凰、应龙和三足乌这样的神兽。
用我们现代人的目光来看,无论是帝俊还是皇帝,都是“神人”,并不是“仙人”。在《山海经》里,那些远古大拿也都是“神”而不是“仙”。
而我们现在都是说“神仙”,那么,为什么《山海经》里就没有“仙”呢?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所谓的“仙”,其实是道教传说里的大成者,而道教的出现要远远迟于《山海经》。如果把老子当作道教的创始人,那么,他和《山海经》里描述的时代比起来,就要晚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由此也可见,“神”比“仙”要更历史悠久,地位也要更高。
那么,“仙”又是怎么出现的?传说中第一个仙人是谁呢?
既然“仙人”是道教神话的产物,他也就必然伴随道教发展而出现。而在道教传说里,“仙”是具有法术或者其它神秘能力的人,平常的食物大多就是自己炼制的丹药。正是因为常年吃灵丹妙药,才能具有“与日月同辉”的长寿,可以说或,仙人基本都是长生不老的,
在道教体系里,“仙”可以分为“天仙、神仙 、地仙 、人仙和鬼仙”5个等级。而《山海经》里记载的那些上古神人,比如黄帝,比如帝俊等等,都被归入了第二等的地仙之列。
也就是说,到了道教神话体系里,仙反而比神拥有更高的地位。
关于仙人的出现,就不得不说到颛顼。可以说,颛顼一手“创造”了道教神话里的第一个“仙”。
在《山海经》时代,天和地是没有完全隔绝的,而是有一些“桥梁”相互连通,比如不周山,就是撑起天的“柱子”,之外还有昆仑山、灵山和都广之野的3条天梯。而帝俊、九天玄女和伏羲等天神,都是从天梯来到凡间并立下不世功勋的。
但这个局面到了颛顼时期出现了变化,因为神人杂居,天庭不堪重负,为了拨乱反正重整天地之间的秩序,颛顼安排了两位大神把天空进一步托举提升,同时还斩断了天地之间的三条联系通道。
从此以后,神和人之间就彻底被割裂开来了,再也不能随意地往来。而随着地上的灵气越来越稀薄,成神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这个局面就出现了“修仙”,也就在灵气较多的大山之中,散在地隐居了一些修炼的人,他们修炼上古成仙的秘法,同时还炼制灵丹供自己吃,不知几千百年之后,他们就成了不死的的仙人了。
那么,到底谁是第一个出现的“仙”呢?
或许会有人想到道教神话里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这些人物,实际上,他们都是在道教体系形成之后才出现的。真正最早出现的“仙”,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姬晋。
姬晋是周灵王的大儿子同时也是太子,他不但身份尊贵还品德贤良,同时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有识之士,最擅长“吹笙”。他的事迹和传说,甚至得到了孔子的赞誉。
但是,由于反对父亲周灵王的治水策略,姬晋被贬为庶人,于是,他也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太子。
而姬晋被废以后,虽然失去了继承周室的身份,但并没有从此自怨自艾、自卑自弃,而是走进了嵩山隐居,并专心潜修道法。
因为姬晋有着高超的吹笙技术,修炼之余吹笙自娱自乐,他吹笙时,会有凤凰随着声音和鸣。几十年之后的七月七日,姬晋在缑氏山驾白鹤升天成仙,也就成了在古代典籍里的第一个“仙人”。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说的“神仙”,准确来说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山海经》里的“神”,一个是道教神话里的“仙”。但时至今日,神仙之间的区别已经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