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过去,看见这一点你才能走得更远

文末有福利

阿加莎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写到,我们常以为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可是有时候不但不对,而且还错得很离谱。

其实何止别人,我们甚至往往也以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但事到临头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不是想象的样子。所以,也难怪我们就更不知道生活这盒巧克力糖,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了。

就像东方快车上大侦探波洛并不知道这趟看似稀松平常的旅行里,会发生一场奇异诡谲的谋杀,更无法想象这会颠覆他一贯做事的原则,令自己做出一个自己也意想不到的选择。可是,这一切还是就这么发生了。

这就是生活的奇妙。我们无法预期什么时候生活的暴风雪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让我们的世界坠入寒冬。有时候,光是活着就已经费尽力气,我们如何带着过去勇敢地走下去呢?

当人们被过去困住时,

被困住的其实是他们的心

强尼·德普饰演的富商雷切特

东方快车上,这节暗流涌动的车厢里,富商雷切特被杀了。到底谁是凶手呢?这就是故事围绕的核心,而侦探波洛把目光转移到了十二位性格迥异的乘客身上。

在调查中,他惊讶地发现车上所有的人都跟过去的一桩绑架案有关。

几年前,小女孩黛西被绑架,父母全力营救交齐赎金,然而孩子依然被撕票了。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孕期的母亲因此悲伤过度导致早产,一尸两命。父亲也因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而后开枪自杀。

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彻底破碎了。而黛西的保姆也因被警方怀疑无法洗清,而在悲愤中跳楼自尽,以证清白。

令人震惊的是:造成这桩惨案的凶手正是富商雷切特,而车上的12位乘客都跟当年的绑架案有关,并且跟受害者的关系密切,他们是受害者的母亲、妹妹、朋友、下属……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隐藏的故事,也都有作案的嫌疑。为了掩盖自己的秘密,所有人都在撒谎,这也让案件扑朔迷离。

戴茜·雷德利饰演的家庭教师玛丽·德本汉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玛丽·德本汉小姐,表面上她自称是家庭教师,笃信宗教、内心虔诚,性格坚强冷静。然而事实上,她敏感、脆弱,内心仿佛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化不开的悲伤,甚至自责,才会如此忏悔。

面对侦探的审问,玛丽在撒谎,似乎在隐瞒什么。那么,她会是凶手吗?

我不会告诉你这个故事的答案,但我会告诉你更重要的,那就是关于故事背后更深的心理上的答案。玛丽到底怎么了呢?

她呈现出的谜一般的矛盾状态,不是故作神秘,也并非刻意混淆视听,而是这本身很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一种表现。

很多经历过生活巨大灾难或持久伤害的人,会因应激反应而深陷在创伤的情境里,就像是记忆在不断闪回,他们被困在创伤里,无法恢复自己原本的日常生活状态。

这在生活中,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常见。

比如,近日某幼儿园发生的令人震惊的虐童事件,其中一个孩子已经产生了应激反应,需要心理疏导。而这种被攻击、被侮辱的强烈记忆和感受,也很容易造成潜伏在心里成为长期的创伤。

因而这些孩子即使离开了曾经受伤的环境,还是很容易在生活里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生怕惹恼了别人,招来祸患。

而且一旦我们对曾经经历的创伤产生了某些障碍性的应激反应,那么这种状况就非但不会被时间治愈,还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糟糕。

这种痛苦就好像是,一个人被留在了某个创伤的时区里,无法向前走,不能move on,他被困在那了,只能任由灾难在记忆力一次次发生,反复重演,而自己也只能一次次地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经验着那份无助的痛苦,深重的恐惧,以及失去的悲伤,日夜煎熬,反复折磨。

这就是PTSD的可怕之处,它让我们陷在过去,丢掉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也丢掉了曾经的自己。

抱团取暖,

我们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你的生命中,曾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放不下心中那段令人伤感的往事,觉得自己被生活还有过去压得喘不过来气,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以后的生活。

别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件残忍的事,明明是彼此最重要的人,却不会再见;明明很难过,依然要不断地往前走;明明还在想念,却要逼着自己遗忘。

东方快车上的人们,也在探索着他们的答案,而他们的选择就是抱团取暖。

当波洛询问玛丽的身份时,上校怒气冲冲,跳出来警告波洛,他对玛丽的保护显而易见。事实上,这不止关乎到两人的关系,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种彼此的照拂,在车上的乘客间,其实很常见。

显然,这是一群受过伤的人不自觉地选择,作为当年那桩绑架案直接、或者间接的受害者,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爱人、恩人离自己远去,却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感与无助感,让他们需要彼此的支持理解,也需要这种彼此关照带来的温暖感。

也许,在内心深处,他们每个人都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有着其他人很难理解的处境,这份痛苦这个伤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

所以,当有过相同经历的人相遇的时候,他们会莫名地感觉到亲切,那曾经的伤和日后绵延的痛,成了连接彼此的纽带,让他们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深刻连接感。

正如日本女诗人俵万智所说:“温暖就是在你说‘好冷’的时候,有人回答你‘好冷啊’。”

在创伤里,人们往往会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在潜意识里地做出判断:

  • 一种是能够理解我的人;

  • 一种是不能理解我的人。

大多数时候,人们一旦深陷在悲痛中,会把绝大多数人判断成为“不能理解我”的,因而他们也就更加不愿意对人敞开,也就失去了温暖和连接的机会。而在这种连接里,东方快车上的人们达成了自己的某种契合。

不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也无论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结果,对我们这些看客来说,显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取其中的温暖,成为自己抵御严寒的炉火,那就是看到来自他人的支持理解和温暖的重要性。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都渴望与他人的连接

没有人的生命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渴望与他人的连接。越是在伤痛中,越是如此。所以,来自他人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创伤。

看到这一点,我们也就愿意给他人更多机会,也给自己更多机会,去创造连接的可能了。

有时候,受到过类似伤痛的人聚在一起,那种“你的痛也是我的痛,你的痛我能懂”的感觉本身创造了一个温暖的疗愈环境,也可以带给人们进一步认知重构的契机。

Cindy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她的记忆中父母似乎总是在夸姐姐聪明懂事活泼大方,而自己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做姐姐的陪衬。这样长大的她,胆小怕事,总是觉得自己就像一只丑小鸭,谁都不喜欢自己。

在团体里,她一开始也是沉默的,直到听到别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她才知道原来跟自己一样长大的孩子那么多,渐渐地她找到了归属感。

她慢慢敢当众说话了,而且能够分享自己的经历,讲出自己的感受了。她逐渐意识到,“我不是异类,不被爱不是我的错。”

在交流的过程中,Cindy感受到大家可以互相理解、彼此支持,她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她开始意识到,“不是我不好,才不被父母喜欢。他们不爱我,不是我的错,只是他们的选择。我值得温暖,值得理解,值得关注也值得爱”。

这时候,她不再责怪自己伤害自己了。随着这些变化的稳固,她内心的力量也在增强,她开始意识到,我不再是那个只能等爱的小孩了,我已经长大了。

我们不知道,生活会不会突然袭来一场暴风雪,把我们困在“人生”这辆列车上无处可逃。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当我们愿意与他人连接,也愿意重新看待创伤和生活的时候,那么哪怕陷入在了东方快车上的糟糕境地里,也可能遇到波洛和医生这些内心带着爱和热忱的人,愿意来帮助我们。

与他人的连接,对他人的信任,就是走出创伤,出离痛苦的良药,也是在这即将到来的冬天可以带给我们温暖的炉火。你要相信,一定有人可以抚平你的伤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