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一个词”频率“

注意:本人没任何群,绝不主动添加任何人!

微信公众号是唯一分享平台,其余任何平台都是假冒


以前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逛各大股票论坛,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总会有一些专家每天孜孜不倦地做着分享。

但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批专家,他们推的股票也是时准时不准的,跟随的读者也是一会赚钱一会亏钱。

后面我总结了一下,这些给人感觉时准时不准的专家往往都有着同一种特征,就是无论什么行情,他们都在做分享。

在12年,18年这种平均股价指数全年下滑达到30%甚至30%+的市场,如果不注意交易节奏,亏钱概率是极大的。

我不知道你们,反正我12年和18年都不行,18年还是亏钱的。

12年因为当时交易的少,情况还不至于太糟糕,但中线仓位都是直到次年才有明显的好转。

那个时候真的是看盘不如不看盘,出手的胜率非常低,越频繁亏越多。

这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很难靠勤奋去战胜所有时候的市场,我们的研究只在某个阶段才可能具备有效性,而某些阶段是无效的。

高频率地研究并不一定能让我们赚到钱。

......

这里讲到频率,还涉及到一个词”惯性“。

有些人交易是有惯性的,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问题,我最开始做股票的时候是有这个问题的。

交易惯性大多时候指的是买卖成瘾,就是一天只要不买股票,人就会非常难受。

但后面我发现这个习惯很不好,因为有大量的交易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结果不单单留不住赚钱股票带来的利润,反而容易本末倒置,忘记交易的初心是为了赚钱。

最后就变成每天进进出出,结果本金并没有增加。

事后我认真做了分析,造成这个行为的本质原因,是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标准。

当时我只顾着埋头交易,但忘了交易是为了赚钱这回事。

后面我就给自己写了一个词,叫”冠军思维“。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始终努力保证自己是在一个大胜率,好赔率的情况下做交易。

冠军嘛,顾名思义就是不败,即便败了也容易重新取胜。

要做到这个其实不难,不要上头就行。

不要上头有一个办法,就是要细化自己的账户,每周什么情况,每月什么情况,一遇到大的亏损马上止住,先停下来。

后面慢慢地情况也就好转起来了。

......

其实这些年交易下来,身边能持之以恒不断做大的资金太少。

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度去思考频率的问题。

这里面做的比较好的,我认为有溧阳路还有原来的清扬路那一批资金,他们的频率综合算下来并不高,每年估计只有两到三个月能频繁见到他们的身影。

而且一旦成交量下滑他们就休息了。

我没有私底下问过,但是我猜测他们也有一个交易标准,就是什么样的行情条件他们才会出手。

这个标准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制定,有标准至少可以控制你的出错范围。

这个频率不单单指市场的阴阳变化,同样也受你内心的波动影响,内心的波动影响可能占比更大一些。

股市是反人性的,光靠勤奋并不能帮助你在这个市场赚到钱。

这个行业与别的行业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

只有把周期性理解清楚,再结合理解去做出正确的交易频率,才可能真正做到稳定增长。

无论是低频率的价投还是高频的波动博弈,都需要土壤的支持,这里没有什么事在人为。

......

股票市场的盈利手法有很多,我们今天既然聊到频率,不妨按交易频率做个归类。

依托价值逻辑,伴随公司,行业成长,赚取股份分红和估值变化的投资风格,大多数是偏低频的。

这类博弈短期是无法出结果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反馈。

而另一方面以波动套利作为博弈基础的投资风格,大体上是一个短周期或者我们这里说偏高频的一种投资风格。

像现在的智能量化,依托大数据因子做套利的,甚至可以达到每个交易日上万次的交易笔数。

国内无论是价投派还是高频量化我都有去交流过。

价投做的好的同样讲究建仓时机,很多厉害的也有足够的耐心去等,一些纯价投不懂择时的基本18年都是比较惨淡的业绩。

不过对于价投,他们的频率发生点更多在于投研频率,这种特定频率一定是结合他们自身的研究基础来的,比如特定公司,行业的数据更新之类的。

量化做的好的也会在特定时间做调整,流动性不好的情况下,因子少了自然交易频率也会下来。

短线客就不用说了,人肉交易最大的问题在于个人情绪,如果人肉交易能做的好,最后也就是行情好多做,行情不好少做。

如果能理解我今天文章想表达的内容,这里应该支持一下打赏,因为我在帮你们省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