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BBC纪录片揭秘性格真相:你的坏情绪,只和一件事有关

疫情第二个月,焦虑在朋友圈发酵。
朋友方方和我抱怨:“复工几天了,郁闷的是,这几个月工资只能发80%,老公却一点不着急,为这个我们吵了好多次。”
还有一个至今没复工的朋友,只能领基本工资,房贷、车贷全靠积蓄撑着,看着银行卡上的数字一点点变少,愁的睡不着觉,对未来一点信心也没有。
前几天,她给商家打电话,要退她年前办的健身卡、美发卡。她总害怕这些商家会撑不住“跑路”。
经济环境确实受疫情影响很大,但是我这两个朋友,一个早早嫁入了豪门,一个三年前年薪已经几十万了。这两个人明明不差钱,对现实的反应似乎有点“过了头”。
我回忆了一下,她们在疫情还没来的时候,也经常会因为许多事情而焦虑,总是会担心事情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买车,担心贬值;陪孩子出去玩一天,怕影响孩子的学习……
我这才明白,原来这是性格上的一种习惯性悲观。
那么,性格悲观到影响日常生活,可不可以改变呢?
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是:可以,且只需2个简单技巧。

01.
有位先生叫迈克尔,快退休了,每天都活得很艰难。因为他总是很消极,总觉得一切都会变糟糕,比如说,特别担心退休后,得严重的病,钱花光了......
很显然,他是个悲观主义者,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他无法享受当下,无法释然过去,也总是焦虑未来,更惨的是,他每晚都失眠,焦虑得凌晨四点就惊醒。
过得实在太痛苦了。
迈克尔想,是否能借助“个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改变性格呢?让自己不要那么焦虑,过得快乐些,至少让睡眠情况好一点?
由此,就诞生了BBC纪录片《性格的真相》。
这个纪录片可不简单,关于性格疑惑的所有答案,都是经过科学求证的。
首先,通过科学实验,对个性进行客观测量。
虽然迈克尔意识到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但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他专门去做了两项测试,他先去埃塞克斯大学,拜访神经学家伊莲,通过一系列脑部实验,数据表明:迈克尔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个性中有消极底色。
这类性格的典型特征是:
  • 对消极消息的关注度非常高,更容易悲观,焦虑,有时候会神经质。

  • 会大大影响人际交往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接着,迈克尔去了波士顿实验室,那里的罗丝教授发明了一项可以测量情绪的手表。
迈克尔戴着手表与罗丝教授谈话,手表通过捕捉皮肤的敏感度,和温度的细微变化。
对他的情绪状况进行监控,数据证明:他的情绪始终紧张又焦虑。
这让迈克尔难以置信,他一直觉得自己始终很冷静,但数据不会骗人,把他试图隐藏的情绪全部揪了出来。
事实上,他的大脑和身体始终持续在高度紧张中,这个实验结果也帮助他发现一个事实:高度紧张和焦虑,是导致迈克尔,20多年慢性失眠的罪魁祸首。
那么,悲观主义者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
1975年,牛津市俄亥州开展了一项为期40年的社会实验,对小镇1000多名5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研究。
后来,这份跟踪数据交到耶鲁大学,得出结果:对于衰老持有积极心态的人,会比其他人,多活七年半的时间。
换句话说,悲观的人,不但日子过得苦,连寿命都比别人短。

02.
确诊悲观个性的迈克尔一度很疑惑,他曾经是个很快乐的孩子。
他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母亲也说他小时候性格温和,为人和善,另外,他的妈妈矜持保守,但爸爸非常外向,这和迈尔克的性格是否有关系呢?
带着这个疑问,迈克尔前往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寻求答案。这一次,科学数据证明,性格确实会发生改变。
圣托马斯医院一直在研究双胞胎这个特殊群体,谈到性格,蒂姆教授表示:
  • 遗传因素决定了性格的40%到50%;

  • 性格的其他决定因素来源于环境。

按照这样的理论,具有相同DNA的双胞胎成长于同样的家庭环境,应该会养成一样的性格,但在蒂姆教授的实验中,他发现一对双胞胎姐妹,相同的DNA,20岁以前一样的生活环境,但多年后,一位持续很快乐,一位却患上了抑郁。
蒂姆教授开始寻找她们DNA的差异,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教授表示:
“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们的一生中,基因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基因被激活,一些基因被关闭,我们认为这跟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基因就好比我们生命线上的标记,这是现代医学最振奋人心的消息:生活经历会改变我们的基因。
这个消息当然令迈克尔振奋,如果基因可以改变,那么他的悲观情绪就可以调整。
问题是,让基因改变的开关是什么呢?
很多人一定以为,从悲观到乐观的性格转变,一定需要借助药物,肯定需要昂贵的治疗费用,但事实证明,从悲观到乐观,只需要两个非常简单的方式,短短七周就有改善
方式一:认知偏见修正
看起来专业得难以理解,但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找笑脸”游戏,在频繁变换的愤怒表情和微笑表情中,训练自己尽可能快的,找到微笑表情,每周训练三次就行!
专家表示,这个训练旨在,提高训练者对积极信息的关注度,可以让人更加开心和积极。
方式二:冥想
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每天让自己彻底放空10-20分钟。
专家告诉迈尔克,实验证明,冥想可以有效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虽然半信半疑,但被焦虑折腾得实在够呛的迈克尔,还是认真的开始了训练。
一开始他总是很难找到笑脸,但慢慢地,他找到笑脸的速度越来越快。
之后,妻子欣喜的发现:“虽然你最近压力大,但你的睡眠质量好了很多。”
7周后,迈克尔再次来到埃塞克斯大学,伊莲教授为他做了相同的实验,结果真的出乎意料:“上次你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而现在你倾向于一个乐观派。
03.
虽然很不可置信,但科学证明: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超过我们的想象,在积极的思考方式辅助下,性格真的可以改变。
迈克尔也非常兴奋,因为他不但改善了自己的睡眠质量,而且他现在,开始学会享受当下,开始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他很开心:
“我的初衷是想变得不那么焦虑,变得乐观一些,我发现人生经历会在我们的头脑里产生长久的,可观测的改变,我也知道了,想改变性格永远都不晚。”
我想,这对于很多容易焦虑的人来说,是好消息。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压力比以往大,疫情还未结束,我们戴着口罩复工,既担心传染又揪心生活;不管多么想发力,但经济收入确实受到影响,但很明显的是:
  • 焦虑的,永远在以伤害自己情绪的代价,被动接受恐惧;

  • 而乐观的,选择坦然接受现状,并积极寻找突破口。

美国医学博士,儿童心理咨询师布鲁斯说:“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能够学习,我们的记忆和科技能够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以及前任的经验中获益。”
所以,不管环境如何纷繁复杂,慢慢放下我们的焦虑,从今天开始:
  • 努力关注积极的信息;

  • 每天花一些时间冥想;

  • 踏实干好手中的工作;

  • 积极寻找并享受当下的小美好;

坚持下去,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快乐的迎来春暖花开!
——end——

作者:Glori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