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與中毉 | 一吐為快
今天
一吐為快,本來是指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心聲,說出來就痛快了。究其本意,其實是指嘔吐出胃裏的東西,達到解除疾病的目的。
“嘔吐是天賦的本能,
用來保護身心健康。”
嘔是指嗓子眼兒裏的翻騰,是吐的前兆,很可能是光出聲兒,沒有東西出來,故有乾嘔一說。比嘔更淺的是噦,一般早晨刷牙的時候,牙刷刺激到舌頭和口腔黏膜,就會引起咽喉反應,出現輕微乾嘔的症狀,也叫乾噦。
有的人為了催吐,就有指頭伸進去扣嗓子,還有人用鵝毛伸進去攪合。很多男人混場面,免不了觥籌交錯,天天喝大酒,有時一天喝幾頓酒,有時一晚上要趕好幾場。自己不勝酒力,又要強喝,就選擇了先幹為敬,然後去扣嗓子眼吐,吐完了回來再喝。逞英雄,拼酒量,最終傷肝傷胃喝到吐血。
還有些美女為了減肥保持身材,又抵擋不住美食誘惑,就耍小聰明,先吃進去好吃的,滿足了口腹之欲,然後就沖進洗手間這麼做。想當然地以為兩全其美,結果不知道這麼做先傷胃氣,後傷心氣,用不了多久就會罹患厭食症,啥也不想吃,吃了就會吐,身體急劇消瘦,形同槁木,骨瘦如柴,最終抑鬱自殘自殺。
嘔吐是天賦的本能,用來保護身心健康。和其他動物一樣,當人聞到不舒服的氣味、看到某種血腥痛苦或難以接受的場景畫面、吃進去、喝進去有毒有害的東西,或過度攝入某些東西甚至是水,都會通過嘔吐來化解,排出毒素,消除心理障礙。所以催吐是中醫治病救人,特別是解決身心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與發汗和泄下,並稱汗吐下三大法寶。
“讓胃保持敏感、保持警覺”
當然這種本能面臨著兩個問題,首先就是被過度濫用,就像前面說的喝酒減肥的例子。在臨床上,如果醫生掌握不好催吐的力度和頻次,同樣也會傷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傷寒論》條文裏面有很多就是誤汗誤下誤吐的案例。
其次就是本能的喪失,很多人已經不會吐了,麻木不仁,冷酷無感,即便誤食有毒有害的東西,或過量飲食,或心理受到創傷,也不會通過嘔吐化解,從而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發生。喪失本能的原因,與現代人吃冷食、吃冰激淩和喝冰鎮飲料有關,咽喉食道胃壁的血供被冰冷的食物飲料冰鎮,血運不暢,神經變得麻木,別說嘔吐,連打嗝兒都不會了。胃腸無感,吃多了也不覺得飽脹撐痛,吃了壞東西也照單全收,結果就出現了一批超級胖子。
10年前,我有一次和老婆去華威橋西南邊的一家綠波廊餐廳吃晚飯,我手賤點了一盤涼拌腰花。我吃得多,老婆只吃了幾口。吃到中間,我感覺不對,估計是豬腰子裏面的騷筋沒有剔除乾淨,腰子本身焯水時間短了沒熟透。自己胃裏開始翻騰,前額開始出冷汗,嗓子眼兒一陣陣往上漾,心裏覺得噁心。我終於憋不住了,趕緊起身去洗手間,結果還沒進去,就吐了出來,確切地說是噴出來。哇哇幾大口,吐得很乾淨,擦擦汗回來,又跟沒事人一樣,吃完了別的幾樣飯菜。我要是不說,我老婆都不知道我剛才去吐了。當天晚上,老婆開始拉肚子、發燒,後來吃藿香正氣水好了。我呢,比她強,先知先覺,一吐為快,免了後面的麻煩。本能比意識強,它的反應更快,判斷是非更准。
所以還是要養好,善待自己的嗓子和胃,別用冰水凍它,別用烈酒燒它,別饑一頓飽一頓折磨它。讓它保持敏感保持警覺,既享受美好,又能杜絕毒害。
“身心不二:情緒與胃的關係”
中醫認為身心不二,善於通過調節生理功能解決心理問題。催吐,一吐為快就是治療很多情緒情感問題的好方法。首先,令人作嘔就是心理問題的生理反應,先嘔後吐,其實就消解或緩解了心理障礙。這比語言勸導、意識紓解要有效得多。
很多人受到不良情緒的感染,或有害情感的茲擾最早表現為氣息不暢,胸悶憋氣,長籲短歎、善太息。憋了一口氣,咽不下這口氣等等,都是這個表現。進而發展下去,有人就會覺得嗓子眼兒裏有個東西堵著,咽不下去吐不出來,俗稱梅核氣,西醫稱之為癔球。做檢查也沒發現咽喉食道長了東西,吃飯喝水也不受影響,但就是堵悶難受。中醫用化痰散結、疏肝行氣的中藥,比如半夏厚樸湯就能有效地消除這個症狀。
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會影響胃的蠕動,表現為膈應,糾結,無食欲,沒胃口,容易噁心,想吐又吐不出來。現代醫學也發現,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同屬身心疾病,工作壓力,情緒波動、情感壓抑都會引起胃腸功能障礙。
中醫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很多,用柴胡劑疏肝解鬱,用針刺方法解除胃的糾結痙攣,特別是向上針刺心口窩的巨闕上脘穴,能夠催吐,吐完了,涕淚俱下,人心也就痛快了。
徐文兵
2019年9月25日星期三
於湯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