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柴胡汤——瘰疬,磨牙,面瘫,眩晕

75腺体肿瘤——门纯医案

余某,女,37岁,数月前,颈前右侧发现一硬结,逐日增大,就诊时状如鸡卵,并有压痛。检查在颈前右侧有一单发局限性肿物,约4.5x3.5Cm,边缘清楚,胶样硬度,.触之柔滑,随吞咽上下活动,经同位素扫描为:“甲状腺结节”,碘吸收率及基础代谢正常,最后确诊为“甲状腺腺瘤”.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性情暴躁,易怒,脉沉弦略紧,舌红苔少。辨为肝气郁滞、气血凝聚,治先以小柴胡汤加自拟消瘤丸。

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2克,夏枯草30克,牡蛎15克,元参15克,川贝母9克,三棱3克,莪术3克,当归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生白芍12克生姜9克,红枣4枚,水煎服。

服药十余剂,肿瘤缩小,再以此方加活血化淤方药,令其制成丸剂,长期服用,肿瘤日趋缩小,三月后全部消失.。《名方广用》

76瘰

邻妇年二十许,性暴戾,初患瘰疬。余见之,许为治。不信,盖以此证中医治者或寡也。久之两耳前后及颈侧如累累然。往基督教医院,剖而取之,全愈始归。未几又发、复往取之,如是者三,旋取旋发。欲委不治,而顋日庞,颈日肿,形体渐瘦,月事不下,寒热往来,饮食日减?病势危急,又难悉听自然,乃复乞诊。其脉弦且紧,遂以小柴胡汤治之。伸伏明之火郁,而遂畅达之生机,撰与经合,仅服十剂悉愈。虽然,人言西医手术最精,较之中医方药之妙为何如耶!(《伤寒借治论》三卷)《名医经方验案》

77舌体强硬——刘玉海医案

李某,女,32岁,1989年10月6日诊。患者于十天前自觉舌体强,身热头痛,按感冒在当地卫生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近日口苦、心烦,舌体强硬胖大,言语不清加重,求余诊治。诊见:面色少华,体倦神疲,言语支吾不清,自述脊背憎寒发紧。查:舌体强硬胖大、边暗,按之压痛,苔白,脉弦滑热细。白细胞9.5 ?109L,红细胞3.6?102/L,中性0.65%,淋巴0.35%。诸症合参,证属少阳机输不利,痰湿郁滞所致。处方:柴胡、黄芩、川芎各12克,半夏、菖蒲各15克,党参30克,桂枝10克,甘草6克,生姜4片。水煎服,日1剂。服药1剂,舌强减轻,脊背不寒,继服2剂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92,(1):20]

按语:舌体强硬见口苦、心烦,寒热并作,脉弦,乃病在少阳也。邪在少阳,枢机不利,疏通无力,痰湿内停,阻于窍络,故见舌体强硬,语言不清。用小柴胡汤转运气机,调达上下,并加菖蒲、桂枝、川芎以通络开窍,化痰活血。《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78夜间磨——陈瑞春医案

周某,男,16岁,中学生。1981年4月2日就诊。病者学习、生活均正常,无明显病态。惟夜间磨牙,其磨牙的势态,竟可吵醒同宿舍同学,日复一日,同学有意见,故来求治。察其体态健壮,无病态可征。惟自觉疲劳,精神较差,口苦,咽干,舌淡红,脉缓有力。姑拟小柴胡汤加味试治。处方:柴胡10g 太子参15g 黄芩10g 法半夏10g甘草5g 大枣3枚 浮小麦2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 郁金10gne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嘱服5剂。

时隔3个月,偶遇其父,告之,孩子服5剂药后,磨牙即消失,亦未反复,未再服药,称药真神,甚赞中药之神奇

按;用小柴胡汤治磨牙的确是瞎猫碰耗子,称神药是太过誉了。事后,反复琢磨,是有道理的。其所诉之症,除磨牙之外,惟一可以作为用小柴胡汤的根据,是“口苦,咽干”,虽未见“目眩”,也可说少阳主症俱备。深究磨牙,与口苦、咽干联系,认定其为少阳胆火亢旺,也不是牵强附会,因为用小柴胡汤,只要但见一症,余者皆不必悉具,今有口苦、咽干两症,用小柴胡汤是无可置疑的。所以,一服即中的,不更方而愈。《伤寒实践论》

论:磨牙大多都是胃腑热燥,白虎证或承气证。本条用小柴胡治愈者,柴胡证明显,少阳经气不降,阳明胃气上逆。

79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刘远坝医案

谢某某,女,62岁,1987年11月11日初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四天。于四天前因感冒寒热,自服生姜辣椒汤一碗,旋即大汗淋漓,头痛目胀,心烦不眠。次目出现嘴角向左歪斜,右侧上、下肢不能活动,前医投镇肝熄风汤三剂罔效。诊见:患者神情默默,言语蹇涩,恶心欲呕,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右侧揍僻不遂,血压190/100mmHg,舌苔薄白,脉弦数。

辨证:邪陷少阳,气机不利,贼邪不泻,阻塞窍络。治法:疏畅气机,通利血脉。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8克,黄芩、党参各12克,制半夏9克,生姜、大枣、甘草各6克,丹参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水煎服。

3剂后右上肢能自由活动,握力明显增强,下肢能借助手杖行走,言语清晰,呕吐已止。但咳吐稠痰,手足不温,脉弦细。守方加鲜竹沥1支,桂枝9克,地龙12克。5剂后诸症悉除,恢复正常生活。[江西中医药1989,(6):13]

按语:病起于太阳病误汗伤正,邪陷少阳,胆火上扰,引动肝风,阻塞窍络,导致三焦气机不畅,升降失调,故予小柴胡汤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宜通内外,和畅气机。加代精石降气镇逆,丹参活血通脉,药中其鹤,其病霍然。《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80口角痉挛——朱树宽医案

周某,男,65岁。1994年12月3日初诊。患者自述5天前出现左耳灼痛,初未在意,很快出现耳部带状疱疹,继之又出现左眼不能闭合,畏光流泪,口角歪向右侧。当地医院诊为Ramsay-Hunt综合征Ⅱ1型,予维生素B、地巴唑口服,并肌注硝酸一叶秋碱、维生素B12,治疗3天未见效果,故投治中医。诊见患者左侧面瘫,左侧外耳道粟粒状疱疹,灼热作痛,伴胸满口苦不欲食,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滑微数。证属湿热蕴结,风火上扰,少阳枢机不利,予小柴胡汤加僵蚕、蝉蜕,水煎温服。服药7剂,诸症均减。效不更方,继服7剂,病告痊愈。1年后随访,已康复如常。(朱树宽《中医杂志》)《经方直解》

81眩晕——李俊明医案

李某,男,63岁,2015年3月17日初诊。素有头晕病史,劳累、情绪激动后易发。近半年晨起气短、乏力,20日前头晕,气短加重,恶心呕吐,身体不能活动,动则头晕、呕吐更甚,给予输液对症治疗好转。过了5日,上述症状突然加重,人我旗某院,诊为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治疗后,气短、乏力明显改善,好转出院。刻下症:气短、乏力晨起甚,精神不振,食后腹胀,口苦口干,心烦,耳聋,夜间小便频数,大便可,口唇发暗,舌暗红,苔白腻,脉缓。中医诊断:眩晕(胆火上炎,夹瘀夹饮)。治则:和解少阳,活血化饮。处方:

柴胡15g,黄苓10g,半夏12g,党参15g,生姜9g,大枣9g,炙甘草8g,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0g,白芍12g,丹皮10g,川芎10g,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22日二诊:服药期间,矢气次数明显增多且臭秽难闻,诸症明显好转。

上方又服5剂。2015年3月30日电话随访,精神可,无气短、乏力等。嘱注意调摄饮食及情绪,给予脑梗死二级预防。《经方证证实践录》

论:胃气不降,胆木失根,则升浮眩转。此为何却是胃脉之缓,而见木郁之弦。本案皆是阳气不降之象,治则以降为主。而小柴胡汤者,就是降逆阳阳的。

82眩晕——李宇铭医案

潘某,女,25岁,江苏人。2011-03-04头晕、纳差、乏力1天。昨天晚上呕吐1次,面红如妆,自服一袋小柴胡汤颗粒后,觉心跳加快,伴有怕冷。今早月经来潮,量少,曾腹泻1次,胃中不适,纳差,疲倦乏力,头晕,汗出,心慌心悸,口干但不多饮。过去月经正常,28-30天一潮,带经5-6天,但在过去1年多出现痛经。鼻梁色青黑,鼻头色白,两颧浮红。舌淡红,苔薄白,脉寸关略浮,尺弱。脾虚肝郁,兼外感风寒,月经适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

柴胡125g,生姜45g(切),党参68g,大枣30g(切),茯苓60g,炙甘草45g,2剂。以水12碗,煎剩下6碗,去渣,再煎剩下3碗,一天分3次温服。

2011-03-06上药服后,头晕减轻,乏力好转,胃口恢复正常,怕冷亦减轻,月经正常,无痛经。自昨天起腹胀,胃部不舒,口中多唾沫,欲呕,大便不成形,口干不多饮。另外患者述第一剂药煎药时忘记放生姜,第二剂药才补上。证情已缓解,根据《伤寒论》145条“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肝气郁滞缓解,脾气虚弱显露,待月经结束后,气血恢复,则脾虚自除。

2011-03-09腹胀已经消除,诸症减轻,无特殊不适。

按语:本证所用之加减法,似属辨证不准。一方面小柴胡汤加减法;二为:“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可是本方却只增加了党参而未加天花粉。另外,观察药后反应,患者服药后觉腹胀加重,当为壅滞太过所致。患者当初并非真正口渴,而是口干而不欲饮,则不当用加减法二,若继续留用半夏,则能助脾气散精,可治腹胀。《原剂量经方治验录》

83眩晕——沈中林医案

张某某,男,32岁。1984年11月8日诊。三日前下乡寒温不适,遂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自服APC三片,药后大汗淋漓,外症虽去,继见头目眩晕,视物旋转,不敢启目,口苦咽干,恶心欲呕,经某县医院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给注射葡萄糖并口服鲁米那数日,其症不减遂来中医科就诊。刻诊:患者紧闭双目,主诉如前,苔黄薄,脉弦,余虑其过汗伤阳,阳虚水泛所为,处以真武汤温阳化水,其症非但不解,反而加剧,除上述诸症的在外,又增心烦不寐。反复思考,此症由外感误汗而致之变症,不似内伤之眩晕,参阅仲景《伤寒论》少阳病篇颇有所悟,仲景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言:“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眩、呕、咽干、口苦、脉弦、苔黄诸象,显系邪传少阳之证,乃拟小柴胡汤和之:柴胡12克,黄芩9克,党参12克,姜夏9克,大枣12克,甘草6克。

服1剂后诸症悉减,再剂而愈。[四川中医1987,(9);36]

按语:眩晕,乃少阳主证,由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所致。临床上,凡属少阳枢机不利之眩晕,用本方和解必愈。《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