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瑰宝——圣门莲花拳

赵彦华

河南省商水县汤庄乡陈庄村陈忠德老汉,青年时学成一门古老而神秘的拳术——圣门莲花拳,几十年来一直勤练不辍,收徒传授,成为河南省境内唯一的圣门莲花拳传人,圣门莲花拳也因此成为河南省三大稀有拳种之一。

据陈忠德师傅介绍,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他身体比较瘦弱,父母便让他跟邻居一个会些拳脚的伯伯学了三年武术,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打下了一些武术根基。1939年他躲避抓丁外出闯荡,不料还是被抓入国民党中央军89军62师148团,由于他会一些武术套路,便选拔他参加由团特务连四十多名官兵组成的国术博击队,武术教官阎四海祖籍河北沧州,这位来自武术之乡的武术高手十分欣赏陈忠德的灵性,认为他是一个习练武术的好苗子,便把陈忠德和马金斗(河北人)、杜书合(安徽人)挑出来,将祖传的圣门莲花拳悉力传授。陈忠德等人深为圣门莲花拳的博大精深所撼服,决心接过师傅衣钵,将圣门莲花拳发扬光大,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师徒们朝夕相处,配合默契,一方言传身教,精心指教,倾力传授;一方尊师重武,心领神会,勤学苦练,历经三年寒暑,才得真传。一年后部队在湖北宜昌附近与日军对峙,激战一昼夜后双方伤亡惨重。日军增援兵力到达后,国军阵地逐渐丢失,危急关头师里派出以国术博击队员主力组成的敢死队,陈忠德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一把大刀舞得如同一匹白练密不透风,连续砍翻数名端着刺刀的日本鬼子,阵地上观战的官兵连声叫好。陈忠德见一鬼子军官挥着指挥刀哇哇大叫,便咬牙切齿挥刀向鬼子军官奔去,忽然腿一麻栽倒在地,头正撞在一块石头上顿时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已躺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原来一发子弹打穿了他的大腿。后来战势吃紧,伤未痊癒的陈忠德来不及返回部队就被遣散,一个人蹒跚着回到了故乡。枪伤给他的腿留下了残疾,也使他与教官、师兄弟、战友失去了联系,师傅及师兄弟们的生死从此杳无音讯。脱离军队后,他隐居乡间,对从军之事从不对外人提起。与世无争,只是在早晚无人时习练拳法。

十年动乱期间,陈忠德老人也未能逃脱被迫害的命运,老伴为保护他,将他带回的照片文字材料等全部焚毁,并数次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老两口相依为命,苦度余日。陈忠德成家后一直没有生育,收养一个养子养女,因为他们不喜欢武术没有将圣门莲花拳传授给他们。十年前七十多岁的他携老伴到周口市川汇区租下房子,以走街串巷贩卖酱油、醋养家糊口,闲暇时收几个弟子和小学生扎扎马步,舞刀弄棒,聊以度日。历经十多年的风雨沧桑,已八十五岁的他仍精神矍铄,老当益壮,骑上三轮车载上几百斤酱油酷跑上十几公里从不歇息,几十斤重的醋壶他能够两只手各拎一壶。老人内力深厚,打上两套拳路仍神色不变、身不抖、手不颤、气不喘。据他老伴讲,只要陈师傅拳脚伸展开来,寻常人三四个小伙子也近不了他的身,只要被他擒住身体任何部位便不能摆脱,他在街上一吆喝,无论街上多么吵闹,半里地之外的人们便都能听到。

据陈忠德老人介绍,圣门莲花拳又叫圣门十字莲花拳,在武林宗派中属昆仑派,由昆仑老祖所创,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比较古老的一种内家功派武术,经历代传承修为,发展丰富,益发精妙深奥。其武术心决源自佛、儒、道心经,武术套路源自太极八卦图“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象。” 圣门莲花拳套路繁多,它不像其它武术门类招式明显,寻常人看上一遍便能模仿一招半式,而是套路中有套路,套路下藏套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轻易记不住路数和基本动作。打莲花拳时拳脚一旦展开,就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奔流不息,往往一招即一套拳路,比如“马驼将上走”这招就是一套武术拳路打下去,变幻出众多动作,如果把它理解成一个简单的固定动作,就不能够理解它的真正涵意了。说起圣门莲花拳的起源传承,陈忠德老人讲,圣门莲花拳融合了三教源流,从三皇五帝开篇,洪君老祖传至元世老祖、依次再传至道法老祖、万法老祖、无极老母、太极老母、皇极老母、瑶池金母、白莲圣母、骊山老母、王母圣母、天法老祖等等,(传授到恩师阎世海,不知传承多少代了。传师过门,天法缘分,不知两位师兄弟是否健在。但聊以自慰的是现居台港的一些当年战友不知从何种渠道得知他的详情,如今经常打电话从宝岛问候、联络,令陈忠德老人依稀回忆战火纷飞的戒马生涯。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有关部门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从各方面予以扶助和支持。作为河南境内武术稀有拳种,一九八四年四月,陈忠德应河南省体委之邀,参加全省老拳师献艺录像活动;一九九四年四月,被省体委授予“河南省武术老拳师”光荣称号;二零零六年十月,陈忠德师徒二十余人应邀参加中华姓氏文化节民间艺术精品展演,他们表演的圣门莲花拳套路和兵器展演,获得与会的三万多名宾客的一致好评,荣获表演金奖,也使海内外贵宾拍手叫好,真正见识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圣门莲花拳套路繁多,没有专业武术基础和相关知识如听天书,云里雾里,无法着手。这里简单介绍比较通俗的擒拿与形掌。圣门莲花拳的擒拿讲究的是:粘、连、缠、钻、扭、拐、绊,技击中一旦和对方搭上手,即如影随形,将对方粘住,连在一起,缠成一团,擒住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使其不能摆脱,而后趁势而为,施展钻、扭、拐、绊,使敌方关节反向错位丧失反抗能力。形掌是模仿“鼠、牛、兔、虎、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表演出来的武术动作,一种生肖一套动作,十二生肖蕴含自然万物生存之哲理。它不似一般的形意拳演示外露,也不似华佗的“五禽戏”强调健身,它更有攻击力兼有自卫性,更加蕴含大自然万物生存法则,即物竟天存,优胜劣汰。

至于圣门莲花拳的兵器,那更是五花八门,奇形怪状,匪夷所思。当年陈忠德老人从战场死人堆中爬出,战乱之中不可能携带师傅所传兵器。十几年前,陈师傅根据记忆将师传的莲花拳兵器一一整理打造,令人大开眼界,为之瞠目。像乌龟伸头、持满钢铃的降灵圈、圆形带刺的日月牙子鎌、四角钩、拐子锚等,钩钩杈杈,锋锐刺尖,彼此制约,要想空手夺白刃,除非控制持有者大脑,否则几乎是不可能的,稍不留意即皮开肉绽,重则当场毙命。

圣门莲花拳的阵法图更是惊世之作,诸如一天景阵图、齐门阵图、七星练功图、五形阵图、四角阴阳阵图、肆方捌门阵图、十字插花阵图、混天阵图、天河长蛇阵图、九字莲花阵图等,依据八卦太极之意,暗合生死秘门,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如此阵法能困住千军万马,骁勇战将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尽管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与深思长考。

陈忠德师傅十多年来相继在川汇区几处场所收徒授艺,他的弟子学有所成的有李晓华、程守业、李录刚、康亚、廖树宏、赵来自等人。他的得意弟子李晓华目前任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据李教授介绍,几年前一次晨练时偶然见陈忠德师傅习练圣门莲花拳,仔细观察不禁为之吸引,习武之人的共同爱好和追求使二人言谈越来越投机,李老师被陈师傅深厚的武术修为叹服,遂拜陈忠德师傅为师,成为圣门莲花拳门下的忠实门徒。在陈师傅的悉心传授下,李晓华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终有所成。谈及习练圣门莲花拳的体会,李晓华似乎有些疚愧,他十分感慨地说:圣门莲花拳实在博大精深,八年苦练离老师的境界还相差太远,仅仅学得皮毛,高山仰止,仍需努力。

周口市体育局局长张志民评价圣门莲花拳时说道:圣门莲花拳是周口市现存众多拳种中唯一的濒危武术拳种,也是河南省比较稀有的三个拳种之一,河南仅此一家,挖掘、整理,保护圣门莲花拳,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历程,保护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说起圣门莲花拳的将来,我们内心十分担忧。陈忠德老人今年已经八十五岁了,家境贫穷,仅靠贩买酱油、醋养家糊口,离乡背景在川汇区做小生意苦度余生,一身绝艺没有专业人员整理发掘,县、乡政府无力投入经费进行扶助、支持,弟子们也因时间、精力所限无力支助、传承,圣门莲花拳的未来岌岌可危。使我们稍感欣慰的是商水县汤庄乡政府已开始出台有关措施,对陈忠德老人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解决了低保费用,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乡卫生院也经常送医上门,体检身体,乡养老院也动员他们入住,使他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靠。但愿上级政府部门能够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圣门莲花拳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较大支持,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发扬光大,很好地传承下去,不再发生使我们遗憾、叹息的悲剧。

2009年,圣门莲花拳成功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1.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