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证治——焦树德教授临证经验

痹病证治——焦树德教授临证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51期

焦树德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早年随外祖父学习中医,攻读古典医籍,中医理论基础深厚,非常重视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善于灵活运用辨证论治,临床疗效卓著,在诊治中医内科疑难重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痹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创议了“尪痹”和“大偻”新病名及初步诊治规律,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逐渐形成了治疗痹病(行、痛、着、热痹)、尪痹、大偻等相关疾病的独特理论、诊疗思想和系列方药,对痹病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痹病学术研究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仅就焦树德教授治疗痹病、尪痹、大偻的临床经验加以简述。

一、治疗痹病(行、痛、着、热痹)的经验

⒈对于痹病的成因:正如《素问·痹论》中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指出了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的成因。同时还特别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的“合”字具有特殊的含义,即三种邪气“合”于皮,则发生皮痹;“合”于脉,则发生脉痹;“合”于肝,则发生肝痹;“合”于肾,则发生肾痹……,风、寒、湿三气相合,“合”于五脏、六腑、皮、毛、脉、筋骨某处,即发生某痹。且《素问·痹论》还指出《素问·痹论》:“不与风寒湿三气合,故不为痹。”“合”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指合与时令,即与四季各藏所主之不同的时气相合而为不同的痹,如《素问·痹论》说:“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

⒉痹病的治疗:

⑴行痹:以祛风蠲痹法,常用蠲痹汤、防风汤随证加减。同时根据前人的经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处方中佐以活血之品。还须注意“疏风勿燥血”,处方中用赤白芍、当归以益血。

⑵痛痹的治疗:以散寒除痹法,常用千斤乌头汤、甘草附子汤等随证加减。在选药上要考虑寒邪阴凝闭涩,非大辛大热之品,不能驱散。并应结合古人“真阳煦熙,寒凝可释”的理论,在处方中佐用补肾阳的药物。在用药时,为做到“温散不助火“,如有小便黄、舌尖红者,可加黄柏,既可苦以坚肾,有可防温热药化火。

⑶着痹的治疗:以化湿蠲痹法,常用补土燥湿汤、薏苡仁散、薏苡仁汤等随证加减。治疗时结合前人“脾健湿邪可去,气旺顽麻自除”的理论,在祛湿疏风散寒之外,还要兼以健脾益气之品。并且风药也有胜湿的作用。

⑷三痹同治法:行痹、痛痹、着痹有时在临床上同时出现,具有三痹的临床表现特点,常用三痹汤或独活寄生汤随证加减。焦树德教授还自拟“治痹汤”,用于串痛、疼痛、沉重、肿胀皆有者,也可随证加减,分别用于行痹、痛痹、着痹。

治痹汤:桂枝10g,制附片10g,白术15g,羌、独活各10g,威灵仙15g,防己9g,生薏苡仁20~30g,千年健15g,当归9g(或丹参15g),甘草5g。

本方体现了前人“疏风勿燥血,温散勿助火,化湿不劫阴”的用药经验。焦老还强调痹证一般多为阴证,除非已转化为热痹者外,均应以桂枝、附子为治痹要药,如兼见热象较多者,可加丹皮、丹参、知母、赤芍之类,以制桂附之燥热即可,不应将辛温之品全部去掉而改用一派寒凉,如前人有“治热勿过用寒”之戒。

⑸热痹的治疗:以祛风、清热、通络、宣痹法,治疗总则是“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贵乎宣通。”有时还应结合“通腑泻热”、“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法。以自拟“清热散痹汤”加减:桑枝30~50g,忍冬藤30g,荆芥10g,羌、独活各9g,黄柏12g,连翘12g,防己10g,木瓜12g,丹参15~20g,透骨草15~20g,伸筋草30g,炙山甲6~9g。

同时,根据兼有表证,里热证,或湿热郁蒸,兼有瘀血等不同情况,随证加减。

二、治疗尪痹的经验:

⒈尪痹的概念:尪痹是指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肢体僵曲的痹病,主要指西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⒉尪痹的病因病机:素体肾虚,寒湿深侵入肾;冬季寒盛,感受三邪,肾气应之,寒袭入肾;复感三邪,内舍肝肾;湿热之域,阳性体质之人,因热贪凉,风寒湿深侵入肾,从阳化热,湿热蕴蒸,耗伤阴精,肝肾受损,筋骨失养,渐成尪痹。

⒊尪痹的常见证候:根据尪痹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肾虚寒胜证,肾虚标热轻证,肾虚标热重证,湿热伤肾证。

⒋尪痹的治疗:尪痹的治疗大法是以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壮筋骨,祛瘀通络。如见有邪欲化热之势时,则须减少燥热之品,加用苦坚清热之品。遇有已化热者,则宜暂投以补肾清热法,标热得清后,再渐渐转为补肾祛寒为法以治其本。同时,还须注意调护脾胃,以固后天治本。

⑴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肾虚寒胜证:川续断12~20g,补骨脂9~12g,熟地黄12~24g,淫羊藿9~12g,制附片6~12g,骨碎补10~20g,桂枝9~15g,赤、白芍各9~12g,知母9~12g,独活10~12g,防风10g,麻黄3~6g,苍术6~10g,威灵仙12~15g,伸筋草30g,牛膝9~15g,干姜6~10g,炙山甲6~9g,地鳖虫6~10g,透骨草20g,自然铜6g,焦神曲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⑵加减补肾治尪汤治疗肾虚标热轻证:生地15~20g,川续断15~18g,骨碎补15g,桑寄生30g,补骨脂6g,桂枝6~9g,白芍15g,知母12g,酒炒黄柏12g,威灵仙12~15g,炙山甲9g,羌、独活各9g,制附片3~5g,忍冬藤30g,络石藤20~30g,地鳖虫9g,伸筋草30g,生薏苡仁30g。

⑶补肾清热治尪汤治疗肾虚标热重证:生地15~25g,川断15g,地骨皮10g,骨碎补15g,桑枝30g,赤芍12g,秦艽20~30g,知母12g,炒黄柏12g,威灵仙15g,羌、独活各6~9g,制乳、没各6g,地鳖虫9g,白僵蚕9g,蚕砂10g,红花12g,忍冬藤30g,透骨草20g,络石藤30g,桑寄生30g。

⑷补肾清化治尪汤治疗湿热伤肾证:骨碎补15~20g,川断10~20g,怀牛膝9~12g,黄柏9~12g,苍术12g,地龙9g,秦艽12~18g,青蒿10~15g,豨

草30g,络石藤30g,清风藤15~25g,防己10g,威灵仙10~15g,银柴胡10g,茯苓15~30g,羌、独活各9g,炙山甲6~9g,生薏苡仁30g,忍冬藤30g,泽泻10~15g。

三、治疗大偻的经验:

⒈大偻的概念:大偻是指脊柱弯曲、强直、骨质受损的疾病,主要指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

⒉大偻的病因病机:肾督正气不足,风寒湿三邪(尤其寒湿偏重者)深侵肾督,督脉督一身之阳,受邪则阳气不得开阖失于布化;寒邪深侵,肾受邪则骨失淖泽,且难以养肝,肝失养则血海不足,冲任失调,筋骨失养,肾督两虚,脊背腰胯之阳气失于布化,阴精失于营荣,寒则凝涩而致腰胯疼痛,精血不荣渐致筋脉僵急,督阳失布,气血不化而致脊柱僵曲,形成大偻之疾。

⒊大偻的常见证候:肾虚督寒证,邪郁化热证,痹连肢节证,邪及肝肺证。

⒋大偻的治疗:以补肾强督为主,佐以祛寒化湿,通活血脉,强壮筋骨。邪郁化热证,佐用苦以坚肾,化湿清热之品;痹连肢节证,加疏风、散寒、通利关节、活血通络之品;邪及肝肺证,佐用调肝理肺之品。

⑴补肾强督治偻汤:适用于肾虚督寒证,骨碎补18g,补骨脂12g,熟地15g,淫羊藿12g,金狗脊30g,鹿角镑(或片、霜)6g,羌活12g,独活10g,川断18g,杜仲20g,川牛膝12g,泽兰15g,地鳖虫6~9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制附片12g,炙麻黄6g,干姜6g,白术9~10g,威灵仙15g,白僵蚕12g,炙山甲6g,防风12g,生薏苡仁30g。

⑵补肾强督清化汤:适用于邪郁化热证,骨碎补18g,生地15g,炒黄柏12g,川断18g,杜仲20g,苍术10g,川牛膝12g,金狗脊30g,鹿角霜6g,羌活10g,秦艽15g,地鳖虫6~9g,桑枝30g,桂枝6~9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制附片6~9g,白术6g,威灵仙15g,白僵蚕12g,生薏苡仁30g。

⑶补肾强督利节汤:适用于痹连肢节证,骨碎补18g,补骨脂12g,金狗脊30g,鹿角镑(或片、霜)6~10g,地鳖虫6~9g,炒枳壳12g,杜仲20g,防风12g,羌、独活各10g,川牛膝12g,片姜黄10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制附片12g,制草乌3g,炙麻黄5g,白术6g,青、海风藤各30g,松节30g,威灵仙15g,白僵蚕12g,伸筋草30g。

⑷补肾强督调肝汤:适用于邪及肝肺证,骨碎补18g,补骨脂12g,川断18~20g,川牛膝10~12g,泽兰15g,金狗脊30g,地鳖虫6~9g,鹿角镑6~10g(或胶6g,、霜12g),白蒺藜10~12g,炒枳壳10~12g,片姜黄10~12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制附片9~12g,炙麻黄3~6g,干姜3~6g,羌、独活各12g,白僵蚕12g,炒白术10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