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不亲的孩子,基本都经历过这些事,父母也是束手无策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我们也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当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跟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好像亲昵的举动只会在孩子小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我们陷入深思,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变远了,变得不亲密了?其实也不用思考的太深,因为他们无非是经历了这些事情,导致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变得陌生了。

一、孩子为什么要逃离父母?

1. 经常被斥责

长大以后不喜欢跟父母走得很近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小的时候总是被斥责。虽然说父母总是觉得如果不能够教育好孩子的话,是自己的一种失责。

可是我们所运用的方法永远是极端的,通过斥责和打骂让孩子永远记住他们的过错,以至于今后不会再犯。

其实孩子不会感谢我们,反而会厌恨我们,会觉得我们并没有给予他们幸福的童年,而他们的童年完全是被一声一声的斥责和一次又一次的耳光引导成长的。

因此在他们长大以后是绝对不会对父母有一丝感情的,甚至他们会背井离乡,挑选离自己的家乡较远的城市进行生活。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父母的斥责成为了他们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痕,这足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2. 孩子早年缺少陪伴

很多父母都会因为工作的忙碌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尤其是如今的学校已经开启了住宿式生活。

封闭的学校制度使得孩子很久也不会见到父母一次,父母反而觉得这样更加安心,至少孩子有了一个栖息之所,而不像从前一样天天都要担心孩子的饮食起居。

当孩子逐渐融入了一个新的集体当中,伙伴们对于彼此的照顾与父母对于自己的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集体生活的氛围当中多停留一天,就会对父母的憎恨多了一层。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太喜欢与父母走的太近了,他们反而觉得与伙伴们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对父母产生了排斥之心。

成年之后他们更不会对父母有太多的感情,往往三言两语就会结束与父母的聊天。

3. 父母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忽略与孩子交流,总觉得孩子的年龄太小,没必要在孩子的身上浪费时间。

往往父母是不太喜欢跟孩子沟通的,因为父母也知道会存在代沟,索性就抹去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但是孩子并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觉得那是父母厌恶自己,父母有意躲避自己。

这种憎恨是从很小的时候埋下的,以至于在长大以后开始对父母产生了负面的想法。他们也不喜欢与父母交流,更不喜欢跟父母进行长时间的相处。

年少的孤独使得他们也想要让父母尝试下没有人陪伴的滋味,很多孩子都是拥有报复心理的。

有些父母看到这里就会觉得很难受,因为那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之所以斥责,只是因为望子成龙而已。

童年的时候缺少了陪伴,只是因为为了生计忙得不可开交而已,父母也知道就算说出来,孩子也未必会懂。与孩子交流变少是因为父母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就连他们都很少与身边的人沟通,又怎么会在意孩子呢?

所以很多父母总是会束手无策,但不论怎么说,让孩子变得排斥父母,这一定是父母的责任。为了让今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我们不妨这么做。

二、如何才能让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变近呢?

1. 关爱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指责孩子。时代在发展,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据研究,孩子更喜欢温柔的警告,而讨厌那些严厉的批评。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温柔一些,就算孩子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感到非常气愤,我们也应该把情绪控制好之后再对他们进行教育。

如果每一次对待孩子的时候都沾染特别多的戾气,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排斥我们,这无疑会损害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2. 把孩子带在身边

针对于那些需要经常出差,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来说,可以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去哪里工作就让孩子跟着去哪里。

我们可以给孩子办理离工作地点较近的学校,租房子也不是不可以。要记得,那些留守儿童之所以每天都倍感孤单,只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已。

良好的少年时期教育,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我们绝对不要担心孩子无法适应陌生的环境,他们其实更无法适应的是没有父母的日子。

而且把孩子带在身边有两个好处,随时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成长与学习状况,而且还可以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3. 让孩子懂得表达

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表达,没必要去限制他们的表达机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算是说错了,那也只能证明童言无忌。

不要让孩子把心里的话憋着,要让孩子畅所欲言。沟通本就是人与人促进关系的方式,我们应当注重交流,让孩子知道交流可以打开心中的屏障,交流是不分年龄和辈分的,我们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