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腹膜和腹壁疾病] “肠系膜间质瘤”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病史摘要】
男性,35岁。CT发现腹部占位。
图1肠系膜间质瘤
【影像所见】
CT平扫显示腹腔内占位灶,密度欠均匀,边界较光滑,增强后见病灶部分强化(图1A,B);MRI自旋回波脂肪抑制序列T2WI显示病灶中央囊变,周围可见实质部分(图1C),增强前后T1WI显示实质部分强化(图1D)。
【分析和诊断】
病灶位于腹腔,其中心定位于肠系膜,因具有实质成分,首先考虑间质瘤伴囊变。
【误区防范和鉴别诊断】
应与肠系膜囊肿、囊腺瘤(女性)鉴别。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CT、MRI有助于诊断。
【临床病理和随访】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肠系膜间质瘤伴显著液化囊性变。
【评述】
胃肠道间质瘤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已被病理学家和临床医师所认同,好发部位为胃及小肠,少数也可发生在消化道外,主要是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间隙。间质瘤可为潜在恶性的肿瘤。CT、MRI扫描有助于病灶定位、判断病起源)能观察肿瘤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出血、坏死等;可同时显示多脏器,有利于伴发病灶的检出。间质瘤易复发(需紧密随访)可用CT检查随访复查。目前提示酪氨酸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 疗效显著)CT和MRI可作为治疗重要随访工具。
男性,67岁。肠系膜间质瘤。伊马替尼治疗前(图2A)与治疗后3个月(图2B)CT扫描图像相比较,病灶明显缩小。
图2肠系膜间质瘤治疗前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