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准确观/读写转换小课堂的概念界定
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准确观
作文,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因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往往切不中要害,就像说了半天没说清意思一样,学生的习作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每个单元的习作编排,每次考试测评的习作板块,都是有其对应的要求的,学生往往会写了很多内容,却并不切合题意而得分较少。
而事实上呢,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语言家,也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的作家,所以,我们必须为孩子建设学习写作、理解写作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在我的理解应该是:不求多美,不求多华丽,也不求文艺,只要准确、正确贴合现实与情境的素面表达,以基本实现考试考得出的基本素养。因为,孩子始终要要面对考试,应对生活中的实际遇到的困难,要比天花乱坠的素养有用得多,没有什么比实际有用要有用的多。
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作文,迫切需要设计怎样的能够帮助其理解写作的学习呢?
1. 学习课文那样有条理地写清能力
低年级的课文,往往朗朗上口。为什么朗朗上口的文章,学生只有书声琅琅,没有进一步的表达理解?低年级的课文,朗朗上口,往往因为运用了一定的,有条理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在朗读的基础上形成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拨。可以说,这一点基本在语文课堂是缺失的。低年级的简单不是意味着单纯的学习简单,而是深度理解的简单化。
在统编教材中、高年级的阅读中,我们可以解读到一种浓浓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的学习,需要逐步地理解,理解叙述的条理编排。回顾以往的教学和听课,我们对“顺序、倒叙、插叙”的概念作为总结,罔顾且不尊重学生学习语言需要的理解本质,学生学习写作并不是要概念和定义,是要实实在在的写作方式。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总是跟着教师学习这样那样的概念与方法,而没有学会剖析这种表达顺序的特点和效果,缺乏评价的能力是学不好写作的。
反复读语文教材,发现这是一座有条理地写清楚的宝藏,而语文课堂一直对它视而不见。我们的语文学习设计,要改进什么?
2. 学习课文那样的书面语构建要素
最近批改习作,仿佛又回归到了 “将口语直译为文字”的作文方式。用口语习惯(方言)直接输出的,缺乏基本书面语要素的语言文字技能的掌握缺失,造成了以表情达意为目标的体现综合素养的交际效果。随意的文字缺少了具有课文基本语言形式的清晰表述,造成学生这样的弊病是教课文时只教课文内容,语文教师缺少了将文本转化为语言感悟的学习设计能力,最终导致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准确性丧失。
另外,教学习作的时候,往往也以追求习作质量为前提,以表层的高效高质来体现教学质量,教材价值的多元化未被深度开发,文本的书面语价值未能有效渗透在儿童语言学习的意识当中,书面语能力的结构思维、精准思维不能被发现,导致了教学的深度不足。开发教材课文的书面语结构要素价值,实现儿童浸润文本语言的学习过程,让儿童借助课文来进行规范的书面语成为目前一、二学段的重要改进。读写转换小课堂也将关注教材书面书意识的开发,形成学生用教材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能力,包含结构化的和形式化的内容。
3. 学习课文那样的亲近式表情达意
再读全十二册教材,亲近儿童的表情达意充满着每一篇课文。学习这样的课文语言形式熏陶,价值在于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其中就包括写作实践。文本的育人价值不仅仅指在思维的条理清晰,不仅仅在书面语的规范化,还在于对一个人表达生活亲近生活的情意表达。语文课堂完成“技”的传授外,还有“艺”的传承,课文作者亲近语言的表情达意无疑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也就是说,药品思考语文课评价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学到的顶层技术是什么?比如,是不是会辨别比喻、拟人。比如说当孩子有某种需要表达的情感时,会用某种人化、物化的方式去说清楚,去规范地说,去合宜地方式传递情感。这种高级的学习突破需要我们改变怎样的学习设计?开始思考统编教材这么多作家作品对于儿童的熏陶价值,是推进语文深度学习改革设计的根本。
小学生,还小呢,小学语文老师能够站在小学生的立场看待问题,设计推进学生看懂写作,理解写作的阅读课堂,既有利于提升阅读能力,在提升阅读能力的设计中,渗透写作理解,这要比教授“应付”单元习作怎么写,“给定”特定任务支架要有用得多。
这样的学习设计,形成的是儿童在阅读中自主寻找的理解能力,这样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深度,有利于彻底为孩子解决学习问题而减负。而做到不追求华丽与美丽,以朴素而准确的课文语言,是彻底为学习写作减负的秘诀。
END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