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调节疗法
呼吸调节疗法(pneumotaxic therapy)是运用特殊的呼吸方式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提高吸氧水平和增强身体活动能力,从而改善心理和躯体状态,缓解和治愈心理问题或躯体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体的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人体本身是不能产生氧的,储存的氧也只够耗用几分钟,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快就会造成缺氧,在短时间内就可使组织器官发生机能和结构的病理改变,特别是代谢率较高的脑组织,更易受缺氧的损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同时,人体内的二氧化碳如不能及时排出,蓄积过多,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因此,科学地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呼吸功能,达到防治某些生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目的。
呼吸调节的具体方法可视需要而定。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交替训练
呼吸运动表现为胸、腹两个部位的活动,相应也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以胸部活动为主的胸式呼吸——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使胸廓前后、左右径间隔性增大或复位;二是以腹部活动为主的腹式呼吸——膈肌舒缩引起胸廓上下径间隔性增大或复位,使前腹壁间隔性向外突出或向内复位。正常成人的呼吸运动为混合型。如果肋间外肌活动或膈肌活动因各种生理因素或心理因素而受限,则可出现明显的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因此,进行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交替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的活力,控制心理活动的失衡状态。
进行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交替训练的方法:平躺在床上,头下垫枕头;两膝弯曲并分开,相距约20~30厘米;两手分别置于胸部和腹部。用意念控制呼吸,先吸气并隆胸,使意念停留在胸部,此时置于胸部的手会慢慢随之升起,然后呼气;再吸气并鼓腹,使意念停留在腹部,此时置于腹部的手会慢慢随之升起,然后呼气。这样反复交替训练,不断体验胸部、腹部的上下起伏,以及呼吸时的舒适、轻松的感觉。训练一般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即可。
意念性深呼吸训练
呼吸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使肺与外界空气进行一定量的气体交换,以适应机体单位时间内吸收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需要。但是,在一定时间内吸入或呼出气体的肺通气量,并不等于肺换气量(即肺泡通气量),因为每次吸入的气体并不全都进入肺泡,呼出的气体也不全都来自肺泡,进入鼻、咽、气管与支气管的气体并不参与气体交换。因此,慢而深的呼吸有助于增加肺换气量(肺泡通气量),提高呼吸效能。
深吸气时,除了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加强外,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胸小肌等也参与收缩,使胸廓进一步扩大;而在深呼气时,除了上述肌肉弛缓外,肋间内肌,甚至腹壁肌肉也收缩,使肋骨进一步下降,胸腔容积更加缩小,加深了呼气。所以深呼吸时不仅吸气是主动的,呼气也与平静呼吸时的被动呼气不一样,同样是主动的。
进行意念性深呼吸训练的方法:白天面对树林、草丛、小河、空旷地带等空气新鲜处站立,面朝前,两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双脚后跟并拢,脚尖叉开相距约15厘米。吸气时双臂缓缓抬起至与地面平行,想象新鲜空气自十个手指进入并随手臂经肩部到达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然后缓缓呼气,想象浑浊空气沿着两条大腿自十个脚趾排出,同时双臂也缓缓放下呈自然垂直状。如果躯体某部位有疾患,则吸气时可用意念让新鲜空气在该部位多停留一会儿。一般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
按摩式呼吸训练
呼吸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呼吸肌群来完成的。呼吸肌主要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膈肌等,此外还有胸大肌、胸小肌、颈部的某些肌肉和腹肌等辅助呼吸肌参与。如果在呼吸的同时,轻轻地按摩或象征性地按摩这些呼吸肌群,则有利于消除这些肌肉的疲劳,从而提高呼吸功能并使周身舒适、心情愉悦。
按摩式呼吸训练的方法:站立,两臂侧垂。先作一次深呼吸,吸气时缓缓向前举起双臂,同时握拳,挺胸,双脚踮起,直至双臂举到头顶;呼气时双臂握拳慢慢伸向身体两侧,与躯体呈十字状,然后脚跟着地,两臂松拳恢复侧垂状。深呼吸后即改作平静呼吸状,同时两手手掌分别平放在左右胸大肌上作上下按摩,再放在腹肌上作上下按摩,最后左手放在右肩上,右手放在左肩上,分别作由肩向臂、由臂向肩的按摩。按摩结束后继续深呼吸,深呼吸后再按摩,如此循环往复进行。一般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
呼吸调节疗法简单易行,除了能够解除焦虑、紧张、抑郁、急躁等心理症状外,也有助于缓解呃逆、过度换气综合征等,有时也能消除各种功能性甚至器质性躯体疾病。特别是意念性深呼吸训练,如果能持之以恒,还能控制和祛除诸如偏头痛、雷诺氏病、周身疼痛症(背、腰、肩、颈、四肢及头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