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股市小资金做大的唯一方式,建议每天读一遍

市场中不是天天都有机会赚钱
行情有明朗和不明朗之分,操作就有可做和不可做之别。只有当走势有明确的趋势时方可动作,不要在不明朗的时候强行入市。

从总体上看,市场操作最好以顺时操作为佳,就是在上升的趋势中逢低买进,再下跌的趋势中逢高抛出。如果想做反转势那就必须是原走势从形态、比例和周期三个方面,同时达到一个关键的反转点上,并以设好止损为前提的情况下,方可入市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的投机者心须时刻学以下三点:入场时机、资金管理和情绪控制。

一个合格的股民应该是怎么样的?
一、 认清股市,认清自己。

二、 知道股市为什么上涨,学会分析大环境。
三、 掌握基础的技术知识。

四、 了解大盘和板块、板块和个股之间的关系
能够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创建自己的交易系统
第一步: 时间周期
创建系统的第一步, 是明确自己属于哪种交易者, 是日内交易, 还是震荡交易? 喜欢每天看着图表, 还是每周看, 每月看, 甚至于每年看? 仓位一般会持有多久?
回答这些问题, 会帮助你选择适合的交易时间周期。 当然, 在实际交易中, 肯定要参考多个时间周期, 但这里说的是你自己用来选择交易信号的主时间周期。
第二步: 找到可以识别新趋势的信号
鉴于我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尽可能早的识别新信号, 所以我们需要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指标信号。 移动平均线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用法也相对简单, 只要等快速均线穿越慢速均线即可, 这就是最基本的 ”均线交叉” 交易系统。
移动平均线是众多指标信号中, 最易用的一种。
第三步: 找到可以确认趋势的信号
我们构建交易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过滤假信号的干扰, 这一点可以借助其他指标信号来实现。
有很多指标信号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趋势, 这里我们推荐MACD, 振荡器和RSI。 随着你对越来越多指标信号的熟悉, 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些信号, 并融合到自己的交易系统中。
第四步: 定义风险
构建交易系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是确认在每笔交易中愿意付出的风险值。 很多人不爱讨论亏损, 但实际上, 一个好的交易者, 一定会在赚钱之前先想清楚可能的亏损。
你必须给您的交易提供一个可浮动的空间, 但是又不能太大。
第五步: 定义入场和离场点
确定了风险, 下一步就是确定具体的入场和离场点位以获得最大利润了!
有些人在指标给出交易信号之后立刻交易, 不管当前周期的蜡烛是否已关闭; 另外一些人会等到蜡烛关闭再交易。
根据老股民的经验, 最好还是等蜡烛关闭之后再决定是否建仓。
对于离场点, 你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
移动止损:如果市场向建仓的方向移动了X点, 那么就将止损向该方向移动X点。
固定目标:设定一个固定的价格目标, 等待市场达到该目标后平仓。 计算目标价位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有的人使用支撑和阻力位作为目标; 也有的人使用固定收益, 比如每笔交易50点作为目标。 无论您最终选择如何计算目标价位, 只要坚持住就好!
条件止赢:设定一系列判断条件, 当都达到时, 就平仓。 例如当您的指标回调到一定级别时就平仓。
第六步: 把你的系统写下来并严格遵守!
这是构建交易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 你必须把你的系统规则写下来并严格执行。 自律是一个交易者必不可少的性格, 必须严格遵守您的交易系统规则。 再好的系统, 如果执行不力, 也很难创造利润。
许多投资者知道最多的是:10日均线是短线的生命线,30日均线是中线的生命线,250日均线是长线的生命线,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作为中线和长线的过渡线——60日均线(季度线),也是长线的保护线,而它更大的作用是揭示庄家的命门线!
结论一:60日均线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
60日均线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第一层意思是,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不是股票的牛熊分界线,换句话说,代表股市的应该是上证指数 (特殊情况下是创业板指 数)。
60日均线,难道就不是股票的牛熊分界线?是,也不是。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指数,如果上证指数站上60均线,指数代表了绝大多数的股票,所以绝大多数的股票也站上了牛熊分界线。但是,个股站上牛熊分界线,不代表指数(绝大多数个股)站上牛熊分界线。想要强调的是,回到均线的出发点,趋势的判断,个股的趋势,有个股的特殊情况,哪怕熊市中,也有特力A特立独行,四川双马 一骑绝尘。但是这样的妖股不常有啊,几乎所有的个股在熊市中,不是惨烈的杀跌,就是挣扎着下跌,总之难以逃脱下跌的命运,危巢之下岂有安卵。
2015年的牛市,上证指数于6月15日见顶于5178.19,中国国航 逆势上涨并于6.29日见顶,随后一路补跌,而且是加速下跌追平指数的跌幅。

在熊市的行情中,强势如中国国航,业绩牛逼如中国国航,曾经的起飞,都是下跌的梦魇。
60日均线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第二层意思是,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近10年左右,A股一共有两轮牛市,分别是2007年的牛市和2015年的牛市。60日均线,明显成了牛熊的分界点。

牛熊的界定,在股票的操作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操作意义。
牛市思维是趋势做多,每一次回调就是买入的机会,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2007年牛市的中信证券 ,每次回调,都是买入机会。

熊市思维就是趋势做空,每一次反弹都是出货的机会,2008年和2015年的熊市,每次反弹,都是出货机会,即使管理层在2015年熔断后的救市,依然是出货的机会。

所以说,60日均线,不仅仅是均线的灵魂,更是趋势的灵魂。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以,60日均线决定牛熊,决定趋势,趋势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成败。
结论二:60日均线,也是趋势线
60日均线是牛熊分界线,60日均线之上是牛市,60日均线之下是熊市!
这是60日内均线理解上最大的误区,也是应用上最大的难点。
再看结论:60日均线,也是趋势线。我们是怎么判断趋势的,低点抬高,高点抬高。60日均线,也是趋势线,所以,我们判断的依据不是60日均线上下的问题,而是60日均线趋势的问题。
以上证指数2011年5月-2014年5月为例,60日均线的低点不断创出新低,高点也不断创出新低,尽管指数时有站上60日均线。

以2017年上证50 牛市为例,60日均线的低点不断抬高,高点也不断抬高,尽管指数时有跌破60日均线。

所以,指数站上60日均线,并不是判断股市牛熊分界线的标准,准确的表述是指数趋势站上60日均线,牛市,趋势站下60日均线,熊市。
为什么耐心最重要?
孙子兵法说“昔善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投资亦是如此,能否盈利、盈利多少,有时候是靠市场的;但亏损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或许会错过很多机会,但最最关键的是将自己辛苦赚得的大部分钱保留起来,这样最终的结果不会差。所以我们应该将精力放在如何控制回撤,有句话说“一旦控制住亏损,盈利自然来”。
亏损的产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按照投资方法和计划执行,最终亏钱,这种亏损本来就是投资的一部分,只能说明方法有待完善或者这笔投资不适用该方法。该类损失不应回避,因为但凡是风险投资就有损失本金的可能性。
但还有一种损失纯粹是浪掉的。没有方法、没有计划、临时决策、盘中下单,最终造成亏损。当然浪有时候非但不会亏,反而会赚,倒拿球杆也可能一杆进洞。但这只是一时,浪最终的结果就是死,因为浪赢了还可以继续浪,浪输了就没了。并且不遵守规则、没有计划还能获利本身就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会导致你进一步无视计划、偏离概率。
想要减少亏损和回撤,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耐心等待属于自己投资系统的机会。由于这个投资系统是自己平时反复冷静思考雕琢的结果,因此大概率能够产生正收益,如果能重复应用,到一定程度能尽量扩大盈利而减少亏损。
选择了一个投资系统,自然要放弃很多机会,有时候是眼睁睁的机会。但很多机会是可做可不做的,盈利和亏损根本无法控制、没有把握,做这种投资更多是损耗,无法根本意义上提升净值。而有些机会是非做不可的,这种机会不是经常有的,只有耐心等待。等一切条件符合,开枪只是顺理成章的事。为投资而投资是亏损一个重要的原因。
索罗斯在1987年英国加入“蛇形浮动体系”后就意识到其问题,但直到1992年才进行狙击;巴菲特很早就看上可口可乐 ,但直到1988年郭思达停止扩张、重塑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才开始购买。
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万事俱备的投资机会大多赚钱,而别别扭扭希望能博一把的机会大多亏钱。
什么妨碍了耐心?
耐心对投资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总有一些原因使人失去耐性:
其一:比较。你不赚钱,总有人赚钱。在一个比较的体系里,很难坚持自己的投资系统。因为任何系统都有适用性,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的系统都不赚钱。这可能是很多公募经理的苦恼。
其二:成本。私募基金的苦恼在于成本,租金、人员成本和离开机构的机会成本,还有客户离开的压力,这些都逼迫私募经理必须尽快赚钱。
如果说上述两者压力还情有可原,那第三种原因就有点无聊,那就是存在感。每天都发生那么多事,身处金融行业 ,紧贴时代脉搏。针对这些变化,如果不买卖点什么,总觉得自己在无所事事。
其四:没有标准,不知道该等待什么。缺乏投资框架就是如此,没有标准又怎么知道该等待什么样的机会呢?
耐心等待牛市到来,投资不就是为了等它吗,别半途而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的股市大家都知道,也正是基于这个缘故,每当有读者留言,问“牛市还要多久才能来啊,我实在是扛不下去了”时,我都会摇头叹息:“焦虑的诸葛亮。”
而每当有读者留言,说:“其实我希望牛市不要那么快来,我还想多攒点钱,多买点筹码”时,我都会感到特别欣慰。有耐心的司马懿
试问,具备这种心态的人,未来怎么可能不在股市中赚到大钱?
所以,如果你没有诸葛亮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买不到连拉涨停板的妖股,不妨多学学司马懿,一面心情愉快地养生,一面耐心等待牛市的到来。
耐心对投资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总有一些原因使人失去耐性:
其一:比较。你不赚钱,总有人赚钱。在一个比较的体系里,很难坚持自己的投资系统。因为任何系统都有适用性,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的系统都不赚钱。这可能是很多公募经理的苦恼。
其二:成本。私募基金的苦恼在于成本,租金、人员成本和离开机构的机会成本,还有客户离开的压力,这些都逼迫私募经理必须尽快赚钱。
如果说上述两者压力还情有可原,那第三种原因就有点无聊,那就是存在感。每天都发生那么多事,身处金融行业,紧贴时代脉搏。针对这些变化,如果不买卖点什么,总觉得自己在无所事事。
其四:没有标准,不知道该等待什么。缺乏投资框架就是如此,没有标准又怎么知道该等待什么样的机会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