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真正悟透了这三条“天规”,下半辈子会越过越有福

《红楼梦》里面有一味名字很有意思的药丸,叫做“开窍通神散”,而“开窍”一词也渐渐被大家熟悉并且运用了起来。所谓的“开窍”其实也就是一个明辨是非,弄懂道理,搞通思想的一个过程。有些人开窍很早,而有些人需要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醒悟,从而“开窍”了。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可能比较平淡,这时候他们是没有开窍的 意识的。只有等他们到了一定的年纪,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波折之后,反而很容易开窍,真正地认清自己并且也认清现实。人到四十,真正悟透了这三个“天规”,下半辈子会越过越有福。

一、慎思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就是要埋头苦干,因为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但是一直埋头苦干其实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这样子人和机器是没有任何的差别的,机械化的工作也并不能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这时候人就需要思考,学会用智慧的方法去做事情,想好了在做,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就。

慎思,就是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很多人即便是思考的时候也会带着主观情绪,这样的思考也是没有效率的。只有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整件事,才能有一个客观的结果。而这一个结果也才能够更准确的指引人们的前进。

二、明辨

有人曾经说过,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如果有第二次,那么就是你的选择。人生中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上学时候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去哪里工作,工作之后选择是不是要继续保持学习的习惯等等。每一次的选择其实都是一个赌注,赌自己能不能成功。

明辨是非,是做人最基本的,同时明辨也意味着要慎重地做出选择,因为往往,有时候人生转折点上的选择就能决定人的一生。

张姐和王哥同时进入的公司工作,两个人的能力也是平分秋色,业绩不像上下,在公司中,两个人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然而两个人也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张姐善于选择,而王哥则有些随波逐流的意思。有一次,公司有一个外派学习的机会,为期一年半的时间,这一次培训之后可能回来就面临提升,当然也可能继续在原岗位继续工作。如此条件之下,王哥有些犹豫了,因为他觉得一年半的时间确实有点长了,而且也不一定能够提升。于是他拒绝了这一次机会。而张姐选择了和男朋友推迟一年半再结婚,果断的去培训。

一年半之后,虽然张姐回来没有得到 提升,但是她的工作能力明显有很好的提升,也带回来一些先进理念,没过多久,公司的一位领导办理了离职,管理层随即决定提拔张姐上来。

三、笃行

笃行是一个人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开始的行动。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知道了慎思,知道了明辨是非,接下来就是要将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付诸行动的时候了。

只有付诸实现才能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不是对的,自己做的决定究竟是不是有效地。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付诸实践的关系。

慎思、明辨、笃行,一个人到了四十岁,正是能开悟的大好世纪,如果能够明白这三条“天规”,后半生会越来越有好福气!

俗语中蕴藏的深刻道理。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对此一无所知的话,那么损失可就大了。

俗语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将生活经验做了一个总的概括,然后演变出来,正所谓话糙理不糙,古人的俗语智慧,纵使年代久远,却也照样对我们有很大的教化意义,若是认真研读,真的能帮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若想要学习更多的古人的智慧,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从书本上获取!

曾国藩,纪晓岚包括康熙乾隆等等,都是从中受益。

曾国藩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不是平白无故天生带来的,关键就在于他日夜勤学苦读中国谋略之术的结果。

尤其以一本《智囊全集》最为著名,曾国藩每天晚上都会抱着它读一读。

“将此书置于案头,夜阑人静时,凝其思,品其味”。

曾国藩平生不管是在做人还是处世上的智慧,这本书功不可没!

人称铁齿铜牙的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在于贪官和珅的斗争中,丝毫不落下风,这其中的关键也是因为他已经将这本《智囊全集》倒背如流!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奇书”,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

此书为明代冯梦龙所作,从先秦到明代,记录着1238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

包括全部正史和笔记、野史,不仅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谋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机智。

冯梦龙在写这本《智囊全集》时,就说:“天下无余智”,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

有人说,如果只读一本书,能让你变得通达明智,非《智囊全集》莫属。

但凡后世人,汲取中华智慧,习得为人处世都绕不过他。

它是一本实实在在看后可以培养智慧的书籍。

智囊中的故事虽然多,却不是长篇大论,内容精悍,多则几百字,短的按文言文字数算还不到100字,短短几分钟,便可轻松阅读数则古人智慧典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