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喂猪包鱼塘,三台残疾养殖人的扬志路
“从今年1月开始,已经卖出了5000多只鹅,收入30万元!”三台县刘营镇的残疾人张积春,一边在自己的养殖场忙碌,一边盘算起今年的“收成”,言语间难掩喜悦。
“苦尽甘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回望创业之路,张积春感叹道。
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让刚满29岁的张积春落下了左上肢下肢二级残疾。“欠下的巨额医药费+残缺的身体”像两座大山,沉沉地压在张积春心上。
“我不能外出务工了,连正常的生活都困难,再三考虑,决定在家乡从事养殖行业。”张积春说,县残联和当地干部在得知他的情况后,鼓励他坚持康复训练,并对他的养殖项目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培训“三重支持”。
可创业对于残疾人士来说谈何容易!
不懂技术,张积春就抱着技术资料书一遍遍地啃;资金不够,他就挨家挨户找亲戚朋友借钱;自己独臂搬不动饲料和养殖产品,就把大包饲料分小包,一趟又一趟地挪回去……
承包池塘养鱼、规模化养猪、林下养鹅……多年来,张积春在县政府的帮助下,抓住市场机遇发展养殖业,不仅还清了家中的债务,还为同样是残疾人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张积春说:“国家帮扶我的25000元创业奖励补助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正式开启了养殖创业之路。希望和我一样的残疾人相信,我们的生活不会因为身体缺陷而失去色彩。”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三台县,像张积春一样实现稳定就业的残疾人不在少数。三元镇的范吕国,就是一名“80后”残疾人就业新星,他因病导致肢体四级残疾,但面对生活依然充满阳光。
火锅店打工、工厂当学徒、务农……范吕国说:“就业吃了些苦头后,我最终决定和父亲一起从事养殖行业。”
镇残联和镇畜牧站为范吕国提供定期上门指导和实用技术培训,又通过县残联为他申请到2020年市级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帮扶资金5000元。
如今,范吕国的事业有了起色,他告诉记者:“现在事业稳定了,我的心才安定下来,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追寻幸福生活。”
今年7月,三台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这一亮眼成绩源于一系列关怀民生的政策和给力措施的实施。三台县通过建立求职档案、针对性推荐就业、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发放创业补贴等一系列“组合拳”,变“输血”为“造血”,切实提升了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能力。
目前,三台全县283名残疾人通过按比例安置实现就业,425名残疾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稳定就业,9844名残疾人通过居家灵活就业政策扶持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近年来,绵阳坚持让更多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领域,大力开展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非遗传承、文化创意等工作,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助力残疾朋友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绵阳残疾人就业品牌的项目化、市场化,努力形成就业品牌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