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乡愁】 长乐村“八行”孝行传颂至今
长乐村“八行”孝行传颂至今
诸葛镇长乐村因山水秀美,土地膏腴,一岁二熟,村民安居乐业,长年可闻鼓乐之声,故名长乐。又因地处砚山溪之上,曾名上坑庄。为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尽量向后一聚居地,故又有长乐金之称。始居叶姓,宋宁宗嘉定(1208)时自叶店垅迁此建村。元初金履祥玄孙金恭自建德檀村金家园移居叶氏舅父家,后蕃衍成大族。现村中以金姓为主,叶姓仅剩兄弟二户。下辖长乐、杨柳坞、桥头、荷叶塘、童山脚、泉井头和白殿山7个自然村。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450亩,有2024人,常住人口2000人,村集体年收入40万元,村民年收入8167元,地处丘陵。主要产业为棉花种植业、珍珠养殖业。古时盛产干生红酒,名无灰酒,味比绍兴酒更美,即兰邑所谓瀫溪春。村中有望云楼、金氏宗祠象贤厅及古桥、古井、牌楼等组成的古民居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规划编制长乐村保护规划。
长乐村位于兰溪、龙游、建德三市县交界处,东距兰溪城区20公里,而与西面的建德大慈岩镇里叶村一衣带水,隔河相望,西南与龙游县志棠镇接壤。向东北走1。5公里便是全国诸葛我最大的聚居地诸葛地。长乐村地处“万田——长乐”盆地的西南角。盆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四周山丘环绕,从西至东依次环列狮子山、虎头山、杨鸣山、石子岗、高塘背、马鞍山、东山、高隆岗、五指山、砚山,海拔60-130米,山丘大部分覆盖着红砂岩风化物,土以红壤为主,肥力较低,适合种植茶叶,杂粮、果木等。村中有象贤厅、滋树堂、望云楼、金氏大宗祠、进士坊、照墙、书院、古桥、吴氏宗祠及明代至民国初期传统民居,至今保存完好。传统村落建筑:祠堂,明代,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民居,明清建筑,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书院,明代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牌坊,清代,建筑面积23平方米;古桥,清代,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长乐村地处众山环抱和盆地西缘,背倚砚山,主峰高度333。6米,面朝石塔山、大慈岩,前有翠屏山为案山,远处群山绕翠,近处砂山环绕,构成了一个二度围合、边界清楚、藏风聚气的理想空间,长乐村依砚山北坡而建,阳基开阔,坐南朝北,早期村落呈长方形,村西有石岭溪,汇山顶东砚山溪水蜿蜒东流至口折向北,过长乐桥绕翠屏山脚,环童山转向东南,流经上、下碓而入菰塘,村东原有道路通往建德,村口有半月塘,村中现有明代至民国初期传统民居数十座,建筑空间布局大致可分为三类:三间两搭厢、对合、三进二明堂,每一类型又有一些变体,突现出古村风貌,现保存完整。
象贤厅为长乐嘉会派第二十一世祖金廉所建,是该房派的大厅。现有“嘉会堂”匾额悬挂于正厅上方。据家谱记载,前厅、正厅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门厅及正门门楼、后寝的建造时代略晚于正厅。祠堂正门门楼正中悬有“象贤”匾额,古称“象贤厅”。象贤厅通面阔13米,通进深51米,总面积663平方米。前后四进,坐南朝北,从北至南依次为门厅、前厅、正厅、过厅、后寝。门厅前方有过街亭,门楼正立面简称牌楼式。明间屋面抬高,檐下出三翘用七踩斗拱,屋顶作歇山顶,翼角飞翘,两次间前廊用披檐,比主屋顶略低,形成重檐。门厅两侧有青石抱鼓拱立衬以搞搞的门槛,过门厅为天井,天井两侧有过厢。前厅明间设有戏台。前厅和正厅之间的天井面阔5.5米,进深2.3米,两侧有厢廊,正厅与后进明间之间有穿插堂连接,形成“工”字形平面,穿堂两侧各有天井,成为“明井”。象贤厅于1964年大修, 1999年又进行维修。
金氏大宗祠,是长乐金氏族人“奠祖敬宗之所,伦理教化之地”。大宗祠中厅门楼高悬“百世瞻依”匾。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先建寝室五间,崇德祠三间,显扬祠三间,三十六年(1608)又建后寝五间,东西侧楼屋六间。崇祯六年癸酉(1633)至乙亥(1635)冬建造享堂,越冬告竣,已完大礼……总计祠屋四十余间”。清道光年间,又修葺寝室、享堂、门台,改建崇德祠、显扬祠,东西两楼改作敞厅,另建厨房、仓房。大宗祠位于村口东首,前有池塘、广场,西临村宅,东界田园,总平面呈“回”字形,前为门厅,入内为天井,中心略偏后置独立中厅。后为寝室,左右偏屋各七间,门厅面阔五间,正中设门,门两侧立有雕刻精细的青石抱鼓一对,左右各三间平屋,东西侧厢,用四柱三架梁带前后单步廊,西厢已倒塌,仅存前后檐柱及外围墙。前檐用斗拱,中厅面阔五间,四周回廊,单檐歇山顶,明间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明间四金柱粗壮,一人难合抱。明间前檐下用斗拱四攒,牌楼明间单檐,次间歇山重檐,翼角高翘。大宗祠总面阔40.15米,总进深39.14米,总面积1570平方米。大宗祠于1993年由浙江省文物局进行了维修。
据《瀫西长乐金氏宗谱》记载,金氏先祖被封于项地,因此以项为氏,后来项伯归汉,赐姓刘。至五代时,因避吴越国王钱鏐之讳,改为金姓。传至宋代,金天原官至大中丞,迁居衢州桐山峡口。再传至陈公,徙居兰溪望云乡鸡鸣山下,这是金氏迁居兰溪的始祖。四代之后,金氏的一支由金展率领迁到兰溪西北部的桐山,称为桐山后金(今黄店镇桐山后金)。金氏在这里安居乐业,孝义治家,世德相承,家风朴茂。南宋绍兴(1131-1149)初年,赐六世祖金明卒为迪功郎,荣耀乡里。八世祖金景文“事亲笃孝,守墓致祥”,与同乡陈天隐、董少舒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闻名,有“一乡三八行者”之誉。郡守表彰了他们的义行,并改名为纯孝乡,里为循义里。十世祖金梦仙“明经博学”,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诏举为东宫太子讲师。十一世祖金履祥(1232-1303)是金梦仙的第三个儿子,因家住仁山之下,学者称之为仁山先生,受业于理学家王柏,是宋元时期著名的大儒、理学名家,与何基、王柏、许谦合称为“金华四先生”,后从祀于孔庙。金履祥有两个儿子,长子金颖、次子金预。金颖一支留桐山后,金预一支迁居檀村金家园。四传至金舍、金恭。由于金恭过继给叶氏落户长乐,便成了金氏迁居长乐的始祖。
据叶氏家谱记载,叶伯林定居上坑庄不久,便在上坑庄建造了余庆堂。叶氏在此生息繁衍,成为瀫西望族。但是到了宋元之际,上坑庄叶氏却人丁不兴,后继乏人。这时在距上坑庄不远的檀村(今属建德市大慈岩镇)金二仁娶上坑庄叶氏为妻,没有生子,又继娶何氏,生有二子,长子金舍,次子金恭。金二仁便把金恭过继给了上坑庄叶氏,并将金恭的排行改为叶氏辈曾一公。数代之后,人丁兴盛,然而檀村金氏至十五世祖以后,却逐渐衰微,香火不继,以至无传。出继长乐叶氏的金氏后人,一直怀念着金姓祖先,檀村金氏失传之后,长乐金氏更是念念不忘复姓。至了明正德六年(1511),金华郡守赵鹤寻访名人之后裔以定春秋之祭,当寻访到仁山后裔时,得到兰溪章枫山先生的指点,说庠生叶瀚、叶渊和太学生叶英均为仁山之后。赵鹤让人取出金氏宗谱,“指示宗图流派,查考仁山世次,是为十一世祖,查至沤公后遂失其传,其重轻又将如何耶,某等咸无对”。便命恢复金姓,并提出在桐山后金村天福山下建仁山书院(又称仁山公祠),以纪念金仁山先生,拥有三进两明堂建筑的书院至今基本保存完好。从此金叶两姓共居长乐。从明天顺至清初,金氏瓜瓞连绵,仕宦不绝,而叶氏更趋衰落,长乐逐渐形成了以金氏为主的血缘村落。如今长乐全村共有2700余人,其中金姓占绝大多数,其间也有少量其他姓氏陆续迁入。
长乐金氏以先祖的“八行”传世,并信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识草从医者颇多。不过我这里不讲述精专岐黄的金氏,却讲一则因孝敬母亲而感动逆子回头重新做人的故事。
本故事的主人公金洙,字有义,号丽泉,是金陈公第二十三代孙,明弘治甲子年(1504)出生,嘉靖癸亥年(1563)去世,他家世代崇尚儒学。他的伯父金尚义、父亲金鸣远,都潜德弗跃,兄弟二人都嗜好诗文,对金洙的影响极大。金洙为人性格和顺,对朋友讲信义。金洙14岁时便失去了父亲,对母亲梅氏十分孝顺。早晚奉养母亲,竭力顺从母亲的意愿,从来没有一丝的偷懒。每当母亲生病时,他就亲自熬汤煎药,尝药试温,衣不解带小心翼翼地服侍在母亲身边,在金洙的精心照料下,母亲每次生的病都能慢慢地痊愈。
明嘉靖己酉年(1549)三月十五日,母亲梅氏因年老体衰而终,享年81岁。金洙按传统礼节祭祀母亲,早晚哀号,痛念不止,并在母亲墓前筑起茅草小屋而居,每天早晚用瓢砵瓦礶盛着稠粥、粗菜淡饭,跪在墓前供奉祭奠,象母亲活着一样地孝敬母亲。三年之内从不开玩笑,也不嬉喜游乐,面容凄惨悲戚,晚上用土块当枕头睡觉,以表示对母亲去世的哀悼。有事情须回家,也只是在中堂与妻子祝氏相见,叮咛妻子好好看家,从不入房中与妻子过夫妻生活。事情办完,就返回到母亲坟前的小茅屋中,严守礼法。
邻村的里叶,有一个做贩卖生意的年轻人贾幸仁,平时经常谩骂殴打母亲叶氏。两年后的一天傍晚,贾幸仁从外地做生意回来,经过金洙母亲的坟墓,见坟前筑有一座小茅屋,并听见悲悲戚戚的哭泣声,于是向前打听原因。金洙将自己因思慕母亲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心情告诉了贾幸仁,贾幸仁听了非常感动,明白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十分后悔平时对母亲的不孝行为,并下决心从此悔过自新,好好孝顺赡养母亲。从此以后,贾幸仁十分孝顺母亲,他的母亲由此过上了安享人伦之乐的生活。贾幸仁母亲知道自己儿子的变善行为是被金洙的孝顺行为所感化的,于是亲自前往小茅屋前拜谢。从此,四邻八姓纷纷传颂金洙的孝道故事,家族亲朋也十分尊重他,并上报给县衙,到万历年间程子鏊任兰溪县令时,获知这事后,非常钦佩金洙的美德,亲自调查核实,赠给金洙一块“孝思”的牌匾,至今还悬挂在嘉会堂(象贤厅)中。
常言说:“人生百行,唯孝为先!”但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象长乐村的金洙,既能自己做到对母亲尽其孝道,又能感化别人,这种诚心行孝的子孙,才不愧是人间真正的正人君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理应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金洙不愧为“八行”之一金景文的后代,他的孝行故事一直被传颂至今。
长乐村名人有:
金景文 字唐佐。少有大志,力学而不求闻达。与妻包氏竭诚以事其祖若父,祖曾患噎,医不能疗,景文虔祷得痊愈。父患疽,祈以代父疽,并寻愈。丧母,庐墓夜见天光下烛,五色烂然射墓上,人以为孝感所致。咸淳四年(1268),知县沈应龙以景文及陈天隐、董少舒名请于朝,立碑建祠于学宫之后,名三贤祠。祀乡贤。
金世臣 纯孝乡人。履祥祖父。少孤,母唐氏苦守节,喜读书,课子孙尤严。世臣勤心经术,乡里称贤。出游学校声名藉藉。子梦先以居桐山下,自号“桐阳散翁”。学博闻多,崭然尚志,家学充茂,实启于兹。闻王柏开讲于郡,遣次子履祥,季子麟皆往受业。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次农,桐山后金村人。幼聪睿好学,及长更自策励。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无不研习深究。20岁以后,师从何基、王柏,专事理学,为“金华朱学”中坚。其理学思想深受范浚影响,克绍道统,敢于疑经,坚持事功。时当南宋晚期,国事已无可为,于是绝意仕途。元兵急攻襄樊,朝廷坐视不敢救。履祥直向朝廷进牵制捣虚之策,惜未采纳。宋亡,讲学于严州钓台书院,金华丽泽书院,兰溪齐芳书院、重乐精舍、仁山书院和池亭书院。学者称“仁山先生”。柳贯、吴师道、许谦皆其学生。元大德七年(1303)卒。元至正间(1341~1368)赐谥文安,明正德十年(1515)敕建专祠,清雍正二年(1724)从祀孔庙。今兰溪桐山后金村有金履祥墓和仁山书院(另一处仁山书院在市区天福山金文安公祠)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履祥一生治学极为严谨。主要著作有《通鉴前编》、《大学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尚书表注》等。《元史》列传。
金盛(1435~1494),字昌伯,号虚室,诸葛长乐村人。幼与章懋同窗。初从叶姓,作叶盛。正德六年(1511)由本府详请,改复金姓。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初试尚书膳部,旋知莒州。州民素称难治,莅任期月,百废俱举。次年旱、蝗,虔诚露祷,雨降,蝗寻灭。部内有乘凶荒为变者,设计擒戮之。因请建十字路巡检司,以备不虞。民用安堵。饥且疫,发金帛万计以赈之,全活甚众。又沐水善泛,作舟以济。人怀其惠,号“叶公渡”。九载将满,士民交章乞留,将迁秩,不久以丁内艰归。居官常以孔子无欲速、无见小利两言及吕舍人当官之事书作座箴。性旷达,曾自营生圹,号“小蓬莱”,日夕携酒吟酌其间。著有《梅谷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