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如何断代?宋瓷看烧造工艺这一招就够了

今天抱朴山人开始跟大家聊聊宋瓷

先从定窑开始:第一讲先介绍如何通过定窑的制造工艺来进行断代

关于定窑烧瓷历史,根据出土实物来看,早到晚唐即已烧造白瓷。黄商《瓷史》也说: “定州花瓷,唐诗人亦未道及。惟《东坡志林》谓'唐柳公权论砚,甚重青州石与定州花瓷。据此则定窑亦肇于唐。”

另据《曲阳县志》所载: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所立“五(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碑文内,曾提到立碑人“口口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使御史充龙泉镇使铃辖瓷窑商税务使冯糊'。《金石录》内除记载大周显德九年(962年)的“法兴院定州曲阳龙泉镇王子山院长老和尚舍利塔铭”外,还有宣和二年(1120年)《中山府瓷器客赵仙重修马夔碑记》。因此得知,五代时这里的瓷业相当发达。

上图为五代时期定窑盖罐

北宋以后更以其乳白、牙白的釉色与精细的刻花、划花、印花装饰驰名于世,各地瓷窑争相模仿,成为南北白瓷中的典型。定窑除烧白瓷外,还兼烧黑釉、绛釉、绿釉,以及白釉剔黑花、青釉剔划白花、白釉黑花、绛紫或黑釉描金花等品种,而以白、黑釉为主。

定密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古来有不少文献与文人笔记提到它。如宋初的《吴越备史》内有所谓“金装定器”之说。其他如《宋会要辑稿》和《宋两朝贡奉录》等书都在“贡瓷”内列有“金卸、银卸定器”的名目。[1宋人邵伯温《闻见录》内也有“定州红瓷”一条故事的记载。宋太平老人所著《袖中锦》一书还曾将定磁列入“天下第一”项内,可见它早已为人们重视。

过去人们对于定密的烧制工艺多注意其早期正烧(即仰烧)、中期覆烧以及晚期叠烧等方法。

正烧又称“仰烧”,是一种利用匣钵盛装坯件的烧造方法。

入窑前先将施好釉的器皿口部向上放在特制的匣钵内,利用匣钵隔绝火焰与器皿的直接接触。

使用匣钵烧制瓷器能够有效避免烟火以及落灰等杂质污染瓷器,保证了釉面洁净,并可使坯件受热均匀,大大是提高了产品质量,定窑至少从唐代中期就尝试使用匣钵来烧制瓷器,早期匣钵制作粗糙,各类匣钵的造型、厚度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显然还处于逐步探索、不断改进的初级阶段。到了晚唐时期,定窑正烧工艺进入了成熟阶段,匣钵的造型、规格已基本定型,常见的有筒形和漏斗形两种,筒形匣钵一般用正烧造瓶、壶、罐等琢器。漏斗形匣钵用于烧造盘、碗类圆器。

定窑晚唐时期生产的“官”、“新官”款瓷器以及(上图为五代正烧碗)

定州北宋早期出土的精美白瓷,都是用正烧法烧制的。(上图为北宋早期正烧碗)

覆烧是瓷器烧造方法之一

与正烧相对,也称反烧或伏烧,是把碗盘一类坯件反扣在窑具的支烧方法.分为釉口覆烧和芒口覆烧两种。釉口覆烧最晚不过南朝,有两种,一为无匣裸烧,流行于四川延续至宋。唐代山西平定窑、浑源窑,五代至金河北磁县观台窑均使用此法。二为砂垫覆烧,发现于南宋四川瓷峰窑和河北磁县观台窑。芒口覆烧最早见于江西南朝洪州窑对口烧。

北宋芒口覆烧亦起源于定窑,辽代开始广泛流传,后因芒口覆烧法易留下粗糙的芒口,

影响瓷器的美观,南宋后期渐被淘汰。

据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记载:“本朝因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随命汝州造青窑器”。

通过叶寘的记载,说明定州在北宋早中期 一直在为宫廷烧造官定瓷器,文献记载中有落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易定、官、新官,以及落有宫廷铭文的都是官定的标志。

定窑的芒口在使用中造成了它的美中不足,但将其缺陷经过一番包装,在使用中既解决了使用这种芒口的不足,又使其变得高贵文雅、富丽豪华。为了使用的方便,宫廷使用器都在口沿上镶上一圈金口边、银口边,这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金装定器”。

叠烧是瓷器装烧的另一种方法

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可分为:

(1) 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

(2) 支圈叠烧,如定窑。

(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

另外,瓷坯施釉入窑之前,在器物内底(以碗盘为最多)先刮去一圈釉面,形成露胎环;然后将叠烧的器物底足置其上(凡叠烧器物底足均无釉),使露胎环正好与无釉的器足接融,并逐层重叠。这种叠置装烧的方法,称为砂圈叠烧法。

在金代产品,则往往采用砂圈叠烧。由此不难看出,砂圈叠烧法,乃是为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瓷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烧造方法。在金代耀州窑、磁州窑以及金墓出土的瓷器中,都发现了不少砂圈叠烧的器物。由此推测,这种叠烧新技术,大概创于金代,它有产量高,成本底的优点,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直到今天我国某些地方瓷厂,仍在沿袭这种传统技法。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看定窑的烧纸工艺来断代定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