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黄学刚作品 | 火烧粑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我的家乡湖北黄冈,及至大别山一带,有一种手工制作的特色小吃——火烧粑,人人皆知,个个爱吃,名传八方。
火烧粑,是以面粉为主要食材,加馅料制成的大饼。严格来说,它还算不上是美食。在我家乡,能吃到的面食品种诸多,如油条、麻花、馒头、包子、馄饨(家里叫包面)、饺子等,常把那些食品作为早餐,平时难得在家里做,人们一般利用早上赶集的时间,到街上吃一顿,简单省事。真正在家里,能常吃到的面食,一个是面条,一个就是火烧粑。
“湖广熟,天下足。”,作为全国粮食的主产区,长江中游的鱼米之乡,种植的粮食多种多样,主要有稻谷、棉花、小麦、大豆之类,人们常吃的主食是大米饭,面食则是副食,作为一种补充。而火烧粑作为家乡人的主要副食,不可或缺。
火烧粑制作简单,根据自己的需要,取一定的面粉,按比例放一些盐和食油,一边加入少量水,一边慢慢搅和,直至把面粉揉和成一个不干不湿的大面团,放着备用,俗称“醒面”,这是把生面变成熟面待用的过程。利用这段醒面的时间,开始制作馅料。
馅料的制作有多种花样,最简单的做法,莫过于将咸菜切成碎末,加少许香葱和辣椒末(辣椒粉、辣椒酱也可),放少许食油,即成了一种常用的馅料。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四季蔬菜的变化不同,制作不同的馅料,常见的有鸡蛋韭菜馅、荠菜馅、茄子馅、豇豆馅等,还有的人在时令的素菜里,加入一些用五花肉切碎的肉末,或者剁碎的肉糊,做成荤素搭配的美味馅料。
制作过程,就是将醒好的熟面,分成一个个的小团,放在按板上揉成一张厚薄均匀的面皮,把馅料用勺子加入面皮当中,沿着面子的边子,将面皮收紧,把馅料轻轻的包起来,有点类似于做包子。将包好馅料的面团,放入有少许食油的热锅中,用手掌将带馅料面团压平压匀,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技巧,不熟练的人,容易将面皮弄破,成为破粑,必须补上一块面皮,俗称“打补丁”。待贴着锅的一面,小火烙成微黄的硬壳,用锅铲将粑轻轻铲动旋转,既为了防止粘锅,又为了受热均匀,再烙少许时间后,将粑翻面,小火烙制直至淡黄,一张粑就基本做成了。
我们小时候,家家都是烧土灶,制作粑时需要小火,一般生火用稻草、茅草类枝叶燃料为主,俗称“软柴”,容易控制火候,不容易把粑烙焦糊,如果粑烙焦糊了,表面变黑,难看又难吃。在过去,刚制成的粑,为防止粑内的馅料不够熟,还要用干净的火钳,夹住两面烙成硬壳的粑,放进灶膛边,把粑烤制少许时间,直到粑的中部鼓起来,型似体育器材 ——铁饼,或许这就是“火烧粑”的由来吧,从灶膛里掏出来的粑,带着一股柴火香味,吹掉火烧粑表面的柴灰,一块一块的撕开嚼食,如果再加上一碗汤,干湿搭配,就更完美了。现在由于很多家庭,土灶早已改成了液化气或者天然气灶,也无从将粑进行明火烤制,省去了这一步,吃起来总感觉不是以前的味道。
饥荒年份,粮食紧缺,大米不够吃,面食作补充,能够吃上火烧粑,也算是美食了,可以果腹不饿肚子,已很幸运。由于火烧粑携带方便,装进干净的食品袋里,如果气温不高,常温下放一整天,也不会变质。过去父辈们农闲时,经常上山砍柴,带上火烧粑和茶水,到山上劳作一整天。中午在就着茶水,把火烧粑当作午餐,成为樵夫们的标配,割一把枯草,生起火,把粑烤一烤,即使在冬季的荒山上,还能吃上带着柴火香味的热食,下午一砍柴都干劲十足!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在外漂泊久了,思家的时候,妻子也偶尔制作一次火烧粑,因为没有土灶,所以少了烤制的那最后一步,尽管现在馅料非常丰富,花样多端,但始终吃不到当年妈妈亲手制作的,从明晃晃的灶膛里掏出来的,带着柴火味的火烧粑。
每次探亲回家,我常让妈妈为我们做一次火烧粑,不为别的,只为曾经那一份甜蜜的回忆。如今日子好过了,妈妈当然不会只为我们准备火烧粑,火烧粑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家乡的新鲜肉糕、排骨鱼面、板栗鸡汤等等特色美食,一定也少不了,仿佛不把我们招待好,就心存愧疚。妈妈制做的火烧粑,承载了满满的亲情母爱,成为我们在外的游子,每次回家时,相见时难别亦很难的理由。
作者简介:黄学刚,祖籍湖北黄冈,现供职于江苏省昆山市陆家派出所。业余爱好写作,文字散见于《中国创新文学网》《西散原创》《苏州日报》《麻城官微》《菉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