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女儿怕小动物……
前两天,有个17岁女生跑来咨询我,说她特别害怕貂皮、狐狸皮等做成的物品,还害怕一般的小动物,如猫猫狗狗之类的,看到它们心里会很害怕,有些过分恐惧。
问到她的感受和反应,她说:“路上,只要看到小猫小狗一出现,哪怕是离得远远的,我的心就揪得紧紧的,心跳加快,浑身冒汗。”
她说,有时候,会有猫猫狗狗不小心走在她身边,有的还往她身上凑,拿鼻子嗅嗅她。通常她都会尖叫着落荒而逃。尤其在夏天,光腿穿着裙子的时候,那鸡皮疙瘩就蹭蹭地往下掉。
更让她感到困扰的是,在家里,她连蚊子苍蝇和小飞虫都怕,家里常备灭害灵。她爸爸也感到很苦恼,明明一个北方汉子,怎么会养出一个胆小如鼠的女儿呢?
她哭丧着脸说:“在家里,我经常欺负我爸。除了不怕我爸我妈,我啥活的东西都怕。”
——01——
动物恐惧症并不是少数
在百度里搜索,仅用“怕小动物”作为关键词,就有相关条目9000多万条。在知乎里还有相关问题和科普。看起来,怕动物的人并不孤单。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动物恐惧症多起病于少儿期,表现为对蛇、蜘蛛、兔子、猫、狗等的恐惧,症状轻微者会出现情绪上的紧张,而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则会有明显的回避行为,如对蝙蝠恐惧的病人夜晚就不敢出街。
一般情况下,多数幼年起病的动物恐惧症患者,其症状会一直延续到成年,到就诊时病程往往已经长达几十年了,但也有部分动物恐惧症患者在进入成年期后,其症状会自然缓解。
问及这个17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从小害怕这些小动物。后来有了女儿以后,家里有了虫子,有时会壮着胆子打,但乍一看到,也是会心跳加快,想赶紧逃开。
有些人只对动物产生严重的排斥于恐惧,然而大多人把这种人归类为胆小,其实这算是一种病态的恐惧症范畴。
任何一种动物与他靠近或者接触都会让他产生强烈的排斥感,严重者会有精神崩溃现象。
——02——
害怕动物是人类的天性
害怕动物是人类的天性,可能是人类进化史上躲避危险追求生存的必备技能。
尤其是动物园里的猛兽,让人一看而生敬畏之心,然后敬而远之。这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反应。
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普遍认为女孩子应娇小玲珑、惹人怜爱,而缺乏对女孩子坚强、勇敢这些素质的培养与强化,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里,患者通过一些不良的自我暗示而逐渐形成了恐惧症状。
台湾作家刘墉曾提到他的妻子在生育前见了蜘蛛一类的小昆虫会大呼小叫,求助于人,而做了母亲后再见到屋里有此类昆虫,为了保护小宝宝,就勇敢地自己处理了,可见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从个体上来说,大部分女生由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身教言传,对小动物普遍惧怕。这个17岁的女孩子可能就是这样。
据说她小时候外婆就告诫她“离动物远一点,它会咬你,会生病,会死掉”等等话语。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对动物产生了恐惧心理。
——03——
害怕的也可能是自己
17岁的女生还害怕一般的小动物,如猫猫狗狗等已经让人很诧异了,而她早已成人的妈妈,为什么也怕这些小动物呢?
我与孩子的妈妈进行了探讨,发现她从小就是依赖型的性格。
从潜意识的角度,比较依赖的女生可能更加害怕小动物。因为家养的小动物象征弱小,离开别人无法存活。
对于这种依赖,她是既喜欢又有点排斥。喜欢的是觉得这样能够赢得别人的爱,不喜欢的是,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依赖人怕被别人笑话。因此,她的心情是纠结而矛盾的。
当它们一下子出现到她面前时,心中那个“依赖”的我,一下子跳了出来。她对这种依赖的我非常排斥,反映在外部世界就是对这种依赖象征的宠物的害怕。
而关于对于蚊子苍蝇这种昆虫的害怕,可能是心中唤起了对“弱小”痛苦的体验。在她们小时候,父母粗暴的对待她们,导致她们心中一直藏着很深的痛苦,然而由于压抑得很深,连自己都忘记了。
面对这些更加弱小的昆虫时,她们就会有遏制不住的冲动,想去伤害它们。这种感觉,就像前段时间虐猫事件的小伙子一样,只不过他动手实施了,而她没有实施,但却害怕自己实施。
而看到蜘蛛就恐惧的人,常是家里有个控制欲望极强的妈妈,她们就像蜘蛛一样,编织成了网,把孩子紧紧地捆住。
这是潜意识玩的游戏。看起来是对蜘蛛充满恐惧,其实这只是自己人生处境的一个象征罢了。其实,她们怕的是妈妈。
——04——
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
所有这些,都需要你问问自己,你害怕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这些恐惧唤起了你什么?
如果恐惧可以打分,你可以给它打几分?
发现了恐惧的源头,我们或许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如果想克服这样的恐惧,可以尝试着设定【阶梯性难度】,和小动物亲密接触,也许最初会是硬着头皮,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小动物并非那么可怕,甚至还有些可爱。
这用的是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可以逐渐增强患者内心的力量。
这种方式可以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
比如,我孩子小时候也怕很多小动物,后来我在家养了几缸鱼,又养了几只仓鼠,现在又养了三只鹦鹉,每天陪伴着它。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深入她的小心灵,慢慢儿她的症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事情本身并不重要 ,事情引起的情绪和态度才更重要。
我让“可爱,好玩”逐渐替代了孩子内心的恐惧,那么猫猫狗狗本身并不重要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也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尝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