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十、十一章

《道德经》

第十章

-1-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马王堆版《道德经》

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修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毋以为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2-

王弼《道德经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也。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犹绝圣也。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谓天下之所由从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於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昌,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

生之,

不塞其原也。

畜之。

不禁其性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主,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3-

苏辙《老子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魄之所以异于魂者,魄为物,魂为神也。《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魄为物,故杂而止;魂为神,故一而变。謂之营魄,言其止也。蓋道無所不在,其於人為性,而性之妙為神。言其純而未雜則謂之一,言其聚而未散則謂之樸,其歸皆道也,各從其實言之耳。聖人性定而神凝,不為物遷,雖以魄為舍,而神所欲行,魄無不從,則神常載魄矣。衆人以物役性,神昏而不治,則神聽於魄,耳目困以聲色,鼻口勞以臭味,魄所欲行而神從之,則魄常載神矣。故教之以抱神載魄,使兩者不相離,此固聖人所以修身之要。至於古之真人,深根固蒂,長生久視,其道亦由是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神不治則氣亂,強者好鬬,弱者喜畏,不自知也。神治則氣不妄作,喜怒各以其類,是之謂專氣,神虛之至也,氣實之始也。虛之極為柔,實之極為剛,純性而亡氣,是之謂致柔。嬰兒不知好惡,是以性全。性全而氣微,氣微而體柔,專氣致柔,能如嬰兒極矣。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聖人外不為魄所載,內不為氣所使,則其滌除塵垢盡矣。於是其神廓然,玄覽萬物,知其皆出於性,等觀淨穢,而無所瑕疵矣。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既以治身,又推其餘以及人。雖至於愛民治國,一以無心遇之。苟其有心,則愛民者適所以害之,治國者適所以亂之也。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者,治亂廢興所從出也。既以身任天下,方其開闔變會之間,衆人貴得而患失,則先事以徼福;聖人循理而知天命,則待唱而後和。《易》曰:先天而天弗違,非先天也;後天而奉天時,非後天也。言其先後常與天命會耳。不然先者必蚤,後者必莫,皆失之矣。故所謂能為雌者,亦不失時而已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內以治身,外以治國,至於臨變,莫不有道也,非明白四達而能之乎?明白四達,心也,是心無所不知,然而未嘗有能知之心也。夫心一而已,苟又有知之者,則是二也。自一而二,蔽之所自生,而愚之所自始也。今夫鏡之於物,來而應之則已,矣,又安得知應物者乎?本則無有,而以意加之,此妄之源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其道既足以生畜萬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雖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故曰玄德。

-4-
《老子想尔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魄,白也,故精白与元同色。身为精车,精落故当载营之。神成气来,载营人身。欲全此功,无离一。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许?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失一也。世间常伪伎,指五藏以名一。瞑目思想,欲从求福,非也,去生遂远矣。

“专气致柔,能婴儿。”
婴儿无为,故合道,但不知自制。知稍生,故致老,谓欲为柔致气,法儿小时。
“涤除玄览,能无疵。”

人身像天地。览,广也。疵,恶也。非道所熹,当涤除一身,行必令无恶也。

“爱民治国而无知。”

人君欲爱民令寿考,治国令太平,当精心凿道意,教民皆令知道真,无令知伪道耶知也。

“明白四达而无为。”

上士心通,自多所知,知恶而弃,知善能行,勿敢为恶事也。

“天地开阖而为雌。”

男女阴阳孔也。男当法地似女,前章已说矣。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

第十一章

-1-

[原文]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马王堆版《道德经》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

王弼《道德经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3-

苏辙《老子解》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竭知盡物以為器,而器之用常在無有中。非有,則無無以致其用;非無,則有无以施其利。是以聖人常無以觀其妙,常有以觀其徹。知兩者之為一而不可分,則至矣。
-4-
《老子想尔注》
“卅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古未有车时,退然,道遣奚仲作之。愚者得车,贪利而已,不念行道,不觉道神。贤者见之,乃知道恩,默而自厉,重守道真也。

“埏殖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亦与车同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道使黄帝为之,亦与车同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此三物本难作,非道不成。俗人得之,但贪其利,不知其元。贤者见之,还守其用。用道为本,贤愚之心,如南与北,万不同。此三之义指如是耳。今世间伪伎,因缘真文,设诈巧言。道有天毂,人身有毂,专炁为柔。辐指形为錧鎋,又培胎练形,当如土为瓦时。又言道有户牖,在人身中,皆耶伪不可用,用之者大迷矣。

无用之为用

古人有言曰:“得鸟者,罗之一目。然张一目之罗,终不能得鸟矣。鸟之所以能远飞者,六翮之力也,然无众毛之助,则飞不能远矣。”以是推之,无用之为用也大矣。

古人说:“罗网上的一个孔就能捕获鸟,但是只有一个孔的网是永远捕不到鸟的。鸟能够飞远,靠的是健壮的羽毛,如果只有健羽而无其他羽毛,也是飞不高的。”由此可知,看似无用的东西,却起着巨大的作用。

故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矣。”

所以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

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削足而垫之至黄泉,人尚有用乎?”

庄子说:“知道无用才能跟他谈有用的问题。大地不是不广大,但人们所占之地不过能容下双脚就可以了。但如果把脚下以外的都削掉,直到黄泉,那么脚下这块地还有用吗?”

惠子曰:“无用。”

惠子说:“当然没用了。”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庄子说:“那么无用就是有用,这个道理不就明白了吗?”

昔陈平智有余而见疑,周勃质朴忠而见信。

从前陈平的智谋很多,却被刘邦疑忌;周勃的心地质朴而被认为忠实受到信任。

夫仁义不足相怀,则智者以有余见疑,而朴者以不足取信矣。

可见仁义不需太过,智者因智谋有余就会受到疑忌;朴者因智谋不足却得到了信任。

汉征处士樊英、杨厚,朝廷若待神明。至,竟无他异。

东汉征召隐士樊英、杨厚等人,朝廷待若神明。但他们到京后,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李固、朱穆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于用。

李固、朱穆认为这种隐士只是欺世盗名之辈,没什么可用之处。

然而后进希之以成器,世主礼之以得众。

但后来者却希望步这些人的后尘而成大器,君主之所以以礼相待,就是为了招揽更多的人才。

原其无用,亦所以为用也。而惑者忽不践之地,赊无用之功,至乃诮讪远术,贱斥国华。不亦过乎?

考其“无用”的意思,也就是以“无用”为用,而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忽视了足下的无用之地,冷落了无用的人,甚至排斥真才实学,轻视国家英才。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0)

相关推荐

  • 徐慎檀:《道德经》第十章释义

    大家好!又到了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几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祖先的智慧.今天咱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的第十章.下面咱们先把道德经的第十章的原文读一下,请大家按我发上来的原文读,因为这里 ...

  • 道德经章成·道经十章·营魄抱一篇

    道经十章·营魄抱一篇 一. 王弼本: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河上本:载营魄抱一能无 ...

  • 道德经第十章:老子的养生之道(全篇持续更新)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道德经的第十章,第十章可谓是千古奇闻,我们先来看下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 ...

  • 《道德经》通读 第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 第十课:老子六问——帝王测试卷

    <老子>第十章原文(通行本,中华书局2008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③.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④,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③:养④之覆⑤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⑥.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④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吾见其不得已③.天下神器④,不可为也,不可执也⑤.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⑥,故无败,故无失.夫⑦物⑧或行或随⑨:或觑或吹⑩:或强或羸⑾:或载或隳⑿.是以圣人去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③为天下式④.不自见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

  •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 ...

  •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