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痔疮”就稀罕你这样的人……想“拒绝”ta?除了挨一刀,还能做什么?
每每蹲厕所,刷着抖音、吃着鸡……
隔三差五,啤酒、撸串、小龙虾……
长此以往,蛰伏许久的痔疮找上门……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最常见的、多发的肛肠疾病,以20~40岁人群较为多见。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56.7%的人患有混合痔。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数据也逐步升高,50岁以上的人群中混合痔的发病率高达95%,其中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无显著差异。
作为一名有“痔”青年,以下几点我们“药”知道……
痔疮为啥偏偏挑中你?
难道是嫉妒你天生长得美?可拉倒吧!
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下面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你占了几条?
长期久坐
身体重心往臀部压迫,腹腔压力大,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回流不畅,静脉曲张而形成痔疮。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尤其是重体力劳动
过度用力而导致盆腔充血、会阴下降,血管团、缸垫等组织容易往下坠而形成痔疮。
久蹲厕所
如厕时喜欢玩手机、看报纸等,久蹲容易引起习惯性便秘,进而诱发痔疮。
重口味
嗜油腻、辛辣、腌渍等口味较重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直肠肛管黏膜,容易诱导急性痔疮发作。相信很多“辣妹子”对“上面爽”“下面痛”的“酸爽”并不陌生……
另外,不爱吃蔬菜、水果,导致摄入膳食纤维较少,也容易诱发痔疮。
生活习惯不佳
爱喝酒甚至长期酗酒、不爱喝水、摄入水分不足、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急躁易怒、脾气暴躁、爱发火等都是导致痔疮的元凶。
女性分娩后
大部分会继发痔疮
女性分娩后,腹腔空虚,便意容易变得迟钝,加上腹壁松弛,活动减少,排便无力和排便困难的症状增多,常常数日无排便症状。
如果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长,就会高度硬结,强力排便时损伤肛门直肠,引发痔疮。
肥胖及年龄增长
痔疮是一种随着身体机能衰减而逐渐加重的“退化性疾病”,所以肥胖、年龄增长容易导致发病。
得了痔疮就非得挨一刀?
正常情况下,静脉血管保持一定程度的充血,起垫性作用,而痔疮则是由痔组织下移及静脉血管过度曲张而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
痔疮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位于齿线上肛门里面的痔;外痔是肛门外面的痔疮;混合痔是既有内痔又有外痔。
最常见的痔疮为内痔。
常见的症状包括便血、痔块脱出、疼痛、瘙痒等。
众所周知,痔疮是会呼吸的痛,站立、行走、坐着都会痛。
更要命的是,还不知道一刀割掉能不能以绝后患!
其实,可不可以手术要看痔疮的严重程度!
一度:大便带血,没有肿物脱出,便后出血自行停止。
二度:大便带血,并有肿物脱出,但便后自行回纳。
三度: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后需要用手才能回纳回去。
四度: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后不能回纳。
通常三、四度内痔和混合痔需要手术治疗。
另外长期反复出血引起贫血、血栓性外痔也需要手术治疗。
大多数痔疮是不需要手术的,治疗以消除疼痛、瘙痒等症状为主。
傲娇的痔疮,需要这样用药!
痔疮作为我们生活中隐形伴侣,我们必须对痔疮用药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合理地“调兵遣将”。
坐浴
高锰酸钾片温水坐浴(配比约为4000mg/L)能控制局部炎症、加快伤口愈合,缓解括约肌痉挛,缓解疼痛。
局部用药
各种乳膏与栓剂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收缩血管、缓解烧灼感和瘙痒感的功效,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肛泰膏(栓)、复方片仔癀软膏、麝香痔疮栓、牛黄痔清栓、云南白药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外用,一日1~2次。
复方黄柏液用于痔疮破溃后的伤口感染等。
用法:外用,浸泡纱布条外敷于感染伤口内,或破溃的脓肿内。
若溃疡较深,可用直径0.5~1.0cm的无菌胶管,插入溃疡深部,以注射器抽取本品进行冲洗。
口服药
痔疮症状严重时可配合口服药一同治疗,通过降低痔局部血流从而控制症状,如地奥司明、七叶苷为有效成分的迈之灵、化痔灵片等。
如果疼痛是由痔块坏疽、溃疡或血栓形成所致,可使用止痛抗炎药缓解。
上面介绍的三种方法足以应对一般痔疮。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先确诊是痔疮再用药,尤其是老年人,痔疮出血容易与结直肠癌相混淆,切不可随意用药,避免把其他严重的疾病误当成痔疮,导致贻误病情。
这样“供养”,免除痔疮烦扰!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规律作息。
忌无辣不欢,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是晨起排一次大便。
防止蹲厕时间过长,排便时不要读书、看报及玩手机。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便中切记过分用力,便后手动将脱出痔疮推回肛内,温水冲洗肛门,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久坐、久立。
注意孕产期保健,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调节饮食,防止因大便干燥、便秘等引起痔疮。
常做提肛运动,具体做法:全身放松,坐、立、卧均可,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像强忍大便一样,然后放松。
及时用药。一旦有痔疮发作先兆,如轻度不适、疼痛、瘙痒、便血时应及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可以避免轻度痔疮进展。
本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供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