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男人也许都要玩翻花绳了

yee君说——

著名撰稿人瑞秋·吉斯在其著作 Boys: What It Means to Become a Man 中提出了“Man Box”的概念——“对于成为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些理念所产生后果的大众看法”。“一旦你了解了何为男子气概,就更容易理解西方传统中男子气概的概念究竟从何而来,以及这些概念究竟是如何影响男孩、男人以及我们所有人。”

1

 互联网是如何强化性别标准的

每天我们都能在网上感受到这些影响。从单独为男孩和女孩设计玩具分类的购物网站,到许多Facebook群组、讨论区中的性别划分,我们始终在面临这样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性别标准一旦进入互联网,就会被复制、固化,有时甚至被扭曲。还有许多其他时候,比如MeToo,GamerGate等,互联网为我们的性别病态提供了一面极其残酷的镜子,甚至宣传线下也要遵守这样的男性准则。

“对于许多男性来说,互联网的一部分——尤其是游戏领域,大大加强了男性气质最糟糕的一面。”

——          瑞秋·吉斯

这是我读过吉斯的书后开始了解的。我已经认识吉斯很多年了,所以当我最近与她重新联系时,我很好奇的想知道,她对男孩和男子气概的研究究竟与我在男孩和电子游戏、或围绕性别冲突方面所研究的问题有何交集。

我没有必要更深入的挖掘,因为吉斯直接讲述了科技对于二十一世纪少年们起到的作用。

对很多男孩或男人来讲,互联网的某些部分——特别表现在是游戏领域,强化了男子气概中最糟糕的一面。这反过来又塑造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男孩的看法:

每当话题转到男孩和学校教育时,就会出现一个过于笼统的看法——他们躁动不安,脾气暴躁,痴迷于电子游戏。他们宁愿选择篮球而不是读书。他们更可能出现在校长办公室而不是出现在荣誉名册上。

吉斯并不是唯一一个认为电子游戏对当代男孩有重要影响的人。克里斯托·西姆斯在《电子游戏文化,有争议的男人子气概,以及中学重现的种族阶级分化》一书中引用了亨利·詹金斯颇具影响力的论点:

许多流行的电子游戏为西方男孩提供了一个环境,以适应在当代空间限制条件下关于男子气概的传统观念

许多现代男孩没机会再进入后院和树林玩耍,而正是这些地方为过去的男孩提供了无拘无束的玩闹场所。

詹金斯认为,电子游戏为当代城市和郊区的男孩提供了一种方式,让他们能够在家庭限制的条件下适应自己对男子气概的看法。

但是电子游戏并不是当今科技用来定义或增强男性气质的唯一方式。

米恩卡什·吉吉·达勒姆在她的文章中研究了青少年与当今新世界互联网的接触。她在2001年写到:

男孩们最初选择的网站直接关系到异性恋欲望的问题及其在男性团体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宣扬他们对名人女性的共同的性兴趣,这些女性作为他们之间的意见达成一致的标志,在教室里确立了自己在男性社会的资格。

2

科技世界中男性的身份

网络文化在塑造男性气质方面的作用,并不总是能与现实相提并论。

在《科幻小说中的男性崇拜》一书中,阿曼达·芬巴赫对科幻小说《技术恋物癖》中揭示当代男性在科技世界中焦虑情绪的方式进行了弗洛伊德式的分析。她认为:“尽管网络空间对牢固的男子气概构成了威胁,但它也是男性气质似乎得到完善的唯一地方。”在《黑客帝国》和《神经漫画家》等标志性作品中,科技通过让人与机器融合的方式,解决了男子气概的危机。

《黑客帝国》和《神经漫画家》都属于科幻类型,被称为“赛博朋克”。正如芬巴赫所说,赛博朋克让书呆子的无能形象也变得富有力量。它幻想出一种与黑客和赛博朋克有关的技术阳刚之气,这种气质通过对技术美学的神奇迷恋,公然否认了那种男性的缺陷——书呆子的身材缺陷和愚蠢的时尚感。

如果说“赛博朋克”为当代男性气质提供了一种虚构的技术解决方案,那么一些网络社区则可能会将这种解决方案带入生活变为现实。在《4chan的新人类》一书中,安德里亚纳格尔深入研究了臭名昭著的4chan社区是如何孕育出一种名为“贝塔”的特定男性身份的。她解释说:

“贝塔”这个词是对传说中的“阿尔法男”狂妄自大的反讽。阿尔法往往显得有男子气概,,运动型是他们的主流,贝塔视自己为少数的优质男,在一些男权网站和一些令人讨厌的亚文化中,“贝塔男性”是一种常见的身份认同术语,既是归属,也是自嘲。

纳格尔对4chan测试版场景的深思熟虑和令人不安的阐述揭示了在线文化不仅仅是遗留传统的男子气概,而是在一个新的技术时代重复它。她写道,人们很容易把贝塔叛逆误认为是一种年轻的、但在其他方面没有区别的、父权制的旧传统的变体。

然而,它产生了一种新的、纯粹的厌恶女性的明显迹象……早期网络文化所具有的那种敏感性也贯穿于美国的枪支文化之中,这并不奇怪,枪支崇拜的仪式和那些有自我原则的人常常同时存在,或者他们应该找到一种发泄方式,把目标对准那些被贝塔男人认为是献身于母系社会、对男性自由和欲望产生阻碍的女性。

当然,互联网并不是第一种强化培养男性气质的技术。罗杰霍洛维茨在《男孩和他们的玩具》一书中引用了史蒂芬迈耶的一篇论文:

展示了福特主义下的工作变化如何促使汽车工人将“粗犷”和“体面”的阳刚之气结合起来。迈耶的论文是基于对车间工人的不满的深刻认识,他展示了男性自主权和特权的肯定是如何导致工人和主管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影响地方工会控制工作环境的努力。

3

打破“Man Box” 

认识到互联网在塑造当代男子气概方面的作用,为网络干预开辟了可能性,这种干预不仅改变了网络文化的性别特征,而且也改变了男子气概本身的更大演变。除了游戏和网站强化了传统的男子气概观念外,互联网还创造了新的机会来打破“man box”。吉斯写道,“创造自己媒体的能力让那些认为自己在主流媒体中没有代表性,或者不符合传统男子气概标准的男孩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如果我们要应对互联网上频繁爆发的厌女症,我们就需要抓住这些机会,并重塑原本关于男性的想法我们可以寻找那些有意打破传统男子气概束缚的游戏和网络媒体。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深思熟虑后的批评,这种批评表面上挑战了传统意义上对男子气概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将有关技术的性别观念系统化(比如对年轻白人男性技术技能的刻板印象)。我们可以在网上为男子气概创造新的、更开放的可能性,让“Man Box”在虚拟世界中慢慢死去。

——END——

作者:Alexandra Samuel

原文标题:Making Men Online

原文链接:https://daily.jstor.org/making-men-online/

译者:Yeeyh

编辑:航航严重吃土

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在译言整合发布

—— 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