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了才明白,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还能来得及吗?

以前我一度认为自己没有那书香气质的命,直到看到了杨绛先生的这一句话:
年轻的时候认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知道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
我郁郁不得志的心思被打开了,估计我三十岁前得先去感受生活的苦,才能让我在现在选择读书变现有了更多维度的体验吧!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啥样的人。
曾经的我和你一样,是个普通的职场宝妈,在家没有话语权,在公司没啥影响力,迫切想要改变这一切,但完全不知道打哪下手。
在我约等于三十岁的那年,我干了一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读书
而这件小事,我持续干到今天,也会干到生命的尽头,它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以及我整个家庭的命运。
我会用自己的故事向你证明,余生还有至少五六十年,做一件只要能听见东西就能干,还能改变人生的的事儿,一点儿都不晚!
01.
迷茫时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大多抓的是“书”
陈可辛在《中国合伙人》的那句台词是多少普通人的写照: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读书。
那年我孩子不大,在一个小公司做运营,快30的我每天都在想“我到底该干点啥”,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我想问问别人,朋友圈就不到300人,不是同事、同学就是亲戚,能聊的人跟我一样迷茫。
看着北京地铁里的人山人海,却每一个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人人都跟我一样迷茫。
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有一些请教牛人的工具软件,也不知道可以听课学习,那时候知识付费还没现在这么火,听书软件也根本没几个人用过。
所以我当时能接触的唯一资源,乃至于现在大多数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都是书,看看书吧,或许能有个答案。
我当时看了一本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就说啊,一个人要读书得读很多很多本才行。
我就想,这能管用么,有点扯吧?而且还分为3个阶段:
  • 100天读33本书,养成阅读习惯
  • 一年读100本与业务相关的书,培养专业技能
  • 一年读365本书,开拓视野,改变思维
我就本着battle一把的心态去做了,反正我也没别的事可做,我老公又不让我去外面瞎折腾,我更不敢动我为数不多的存款,那我只能买点书看。
先是读了一个多月读了十几本杂书,啥都有,感觉没啥效果,我又把那本书找来看看,原来是要一个月读十几本,目的不是3天看完一本书,而是养成阅读习惯。
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下班到家给孩子哄睡了,我就看书,5分钟起步,看15分钟就不看了,省着坚持不下去。
以前老觉得把书看完才算是真叫看书了,这回不看完过了一个季度,感觉反倒是记住不少东西,以前就算看完整本,脑子也是一团乱,啥也记不住,用的时候啥也想不起来。
所以后来我再看书就不再执念于看完,反正每次看5-15分钟,能记住一点,就算时间没白费。
这第一季度就算是稀松平常的过去了,结果就是每天看书,算不上勤奋,最多是养成了习惯。
生活是没啥改变的,老样子,领导照样不待见我,同事照样啥都能挑出毛病来,老公还是觉得我孩子没教育好。
我依然是失败而透明的又胖又丑的那一个,看着镜子里的我,我又开始陷入了迷茫里。
02.
当你努力的时候,老天横竖不会放任你不管
在上面这个阶段,我曾尝试写过一些东西,实际就是抄书写笔记,也写过一两篇短文,现在看也是惨不忍睹。
不过当时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到处转发推荐自己的“丑文”,这份孤勇给了我带来了一个机会——写书评。
当时就是一个群里的人说有几本书送给大家,收到书之后2周内写篇书评。
我就写了,还算尽心写的,写完了发在了人家的公号上,没给钱。
后来我就想,这个写了就给书么,我能不能多这么要点书看也行啊,不能赚钱我还不能省钱了吗?
所以就陆续又写了一点,写完了我有时候还会发微博@一下作者。
我哪知道人家作者真看啊,居然作者的妈妈都给我微博打赏66元,可算是激动死我了。
就在我尝到书评甜头没多久,有人跟我说可以写写说书稿。
可是那我哪会,我写个1000字都吭哧瘪肚,你让我搞8000字,可算杀了我都没戏,然后他跟我说,800元一篇,我说行,写。
在生活面前,该低头还是得低头。我不会写,那肯定有人会,我查资料学总行吧。
我大概改了2个星期,可算是通过了,那家伙一段扒皮抽筋的写法,我感觉是写了改,改了写,拿了800元稿费。
我当时第一冲动不是赶紧取出来砸我老公脸上,而是赶紧把我花呗还了。
是的呀!压垮普通人的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大事情,而是一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儿。
800块的稿费足以让当时的我看到了救命之路。
03.
书不光是用来看的,还能拿来唠
自打我会写之后,我就到处找写稿的机会,我记得有一个月,我写了5本书拆书稿,2本书说书稿,写完拿了7000块。
我一点也不开心,我就感觉自己是个高级搬砖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但是真累啊。
我就寻思,就不能有个什么法儿,让我干完,往那一躺,该吃吃该喝喝,也能赚钱么?
我可能执念太深,经常吃饭聚会时叨叨这事儿。
有一回我朋友就跟我说,那你当培训师好了,人家一年就“30场演唱会”就能搞定。
给我笑完了,还30场演唱会。
她说是出去讲30场,一场大概1-2天,一天1-3万,都是大企业。
我说行了吧,我可没那个嘴皮子,没那个瓷器活儿别瞎想了。
她就说,那你不会先小规模试试,给我们几个人讲讲,反正你说话也单口相声风格,我们就当听个乐子。
其实就是这么个逗闷子的事儿,我就给几个朋友去讲,也是赖我大学教官,非得整个军训期天天叫我“讲书的”。
我这印象太深,我给朋友们讲的第一次是书,第二次是书。
我也不知道为啥,我每次讲东西就是“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啊,特别有意思,”给大家整得还没等我说就先笑了。
其实我讲的都是带方法的好书,可能就是讲的时候,挺实在的吧,大家就爱听。
所以这么一来二去,我就把讲书这事儿,从几个人的小聚会,搬到了几十个人听的小网课,几百个人听的小网课,几千个人听的小网课。
然后又变成了几个人买、几十个人买,直到我去年弄了个爆款网课,卖了得有几千人买。
我琢磨着,这里还有运气成分。
可是,光靠运气走不远呀!于是我继续死磕。
04.
读书是我的另一条命
小时候是个独生子女,也没人陪我,不咋爱看文学啊名著啊这类的,就看看连环画,那时候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长大了,更孤僻,尤其工作后,没什么朋友,就看看鸡汤,给自己补补,生怕自己抑郁。
生孩子后,就给他买绘本,大体也是我自己喜欢的连环画风格。
真正让书改变我的,就是这快三十的档口。
我万万没想到,自己就那么寸,半年能被辞退两回。
第一回,我也挺肝肠寸断的,我也不知道咋办。托人找关系,上班了。
第二回,我就淡定了,我当时就想,也许这就是让我找个自己的事业的信号。
我就先辞职了,我也不知道干啥好。
辞职在家我就想,我是干这个呢,还是干那个呢,我还找人咨询。
他们就说,那你都能干啥啊?我就叨叨叨。
他们说,行吧,我们算知道了,你这说的最多的就是看书、读书,那你就弄这个呗,反正你一直都领读,群里不是讲得挺好,大家也喜欢你。
是啊,我寻思也成,就试试呗。
反正像我一样,啥写作基础没有,读好书少的人多了去了,大家没时间看,我就讲给大家听,大家看不透,我就掰扯举例子给大家说明白,不挺好玩的么。
结果没想到我一个人讲书,变成了很多人一起“玩”书。
  • 做读书会活动:线下找个饭店,聚个餐,把书聊了
  • 社群领读:随便拉个微信群,你看只有30人,天天领读,很快就300人
  • 做视频:说别的不行,推荐书总行吧,1分钟不到250字,那咋也能写出来了
  • 做直播:讲别的没干货,给大家念书总行吧
  • 写读书稿:自己写观点、找案例太难,书里啥都有,翻译就行了。
其实书是一个挺神奇的东西,就是你能这么折腾,那么折腾,你还能换着不同的书折腾。
什么经管、心理、人文社科、绘本,有的是可以玩的。
也许你会认为我天生就是读书的命,只是还没到达这一个临界点,一旦到达了,你就爆发了。
可是,我觉得并不对,毕竟老天爷赏饭吃的背后,是默默吃下了无数的苦。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做啥啥也不成,那就看看自己是否吃得了苦,是否正在吃苦中。
如果没有,就别再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05.
后记
《读书》里曾说过:当才华撑不起野心,决心拗不过现实时,先好好读书。
其实,这一路走过来,我就觉得书挺有意思,能玩的东西很多,而且能赚钱。
也希望更多人一起通过读书,找到你的快乐点。
我是讲书人筝小钱,一个甘愿做桥的人,桥的这头是你,那头是书,我来把书中你需要的东西运给你。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