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中庸是孔子心传,绝不是捣浆糊、和稀泥
提 示
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同学们,大概很少听过《中庸》这本书了,如果是中年以上,五六十岁的人,有些一提到《中庸》,还会拿来当笑料,甚之,还很感慨地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庸》所误,百年来弄得国家民族吃尽了苦头。但你如果向他请教什么是《中庸》,他又说不出具体的道理了,因为他们也没有好好读过《中庸》,更谈不上彻底研究《中庸》了。 一般人们所谓的中庸,大概就是马马虎虎,糊涂敷衍的意思。也正如现代人用湖南话来说,就是和稀泥;用上海话来说,就是捣浆糊,万事得过且过,不必太认真,大概像煞有介事就可以了,那便是中庸之道。比较好一点来说,只要不左不右,应付得过去,自己不做任何确定的主张,但做个随波逐流的滥好人,便是中庸之道了。如果这样地理解《中庸》,这样地用《中庸》,当然就会使人个个成为庸庸碌碌之辈,所谓国将不国,的确是误国之学,实在不值一谈。…… 《中庸》一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明白地说,是以孔颖达所引用汉儒郑玄的解释为最恰当,最平实,即“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中庸》一书的中心要点,是子思提出来的,认为学问修养的主旨,必须先做到“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换言之,子思作《中庸》,是继承祖父孔子的心传,阐述其师曾子在《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内明”和“外用”之学;而由他提出“中和”才是“明德”和“止于至善”的境界。再由“君子而时中”、“不可须臾离也”,才能到达“知止而后有定”,乃至“虑而后能得”的七个学养工夫的次第。至于“慎独”与“诚意”,属于“内明”与“外用”之间,兼带了身心修养的妙用。然后用之于入世的行为,必须具备“知、仁、勇”的三达德,才能真正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 明白了这个原则以后,就可知道《中庸》所谓的“中”,必须以中原音和鲁南一带的发音来读,等于打靶打中或射箭射中的中(音仲)发音一样;而“庸”就是“用”。换言之,学问之道,不是知识,更不是空言,是要在个人的心性修养上,“择善固执”,随时随地都处在“中和”、“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修养久之,自然而然就会由静虑而阐发“知、仁、勇”的正知正行了。…… 《中庸》在“天命之谓性”的自性自悟之后,接着便说悟后起修的重要,所以提出了如何修正自己,使能合于天然本净自性的方法。“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是说,明白了天然自性的君子们,对于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要戒慎恐惧。即使在没有人看见或听见的地方,也是不敢放任,不敢随便妄作非为的。 其实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天然自性具足一切的功能,随时随处都有鉴临自己的作用。表面看来,好像没有人看见你,没有人听见你。事实上,它是“似无所在而无所不在”。即使在最隐秘之处,或最微末渺小之处,一切都会明显地反映在自心自性的影像之中。正如佛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有道的君子们,自然会注重起心动念的慎独工夫,注重心境上的率性而起,以及照顾独头意识,使能返还于灵明独耀的本位,而进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境界。 当你在灵明独耀,合于天然自性的清明心境中时,所有生理情绪的喜、怒、哀、乐等妄想之念,都未发动,那就是正确“中”入自性本净的境界了。如果偶因外来境界的引发,动了喜、怒、哀、乐等的情绪妄念,当下就能自动地调整,重新归到本来清净境界之中,那也就是“中和”的妙用了。所以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因此又再进一步阐释,修道的人,能随时随处“中”入灵明独耀的心境中,便是修养自性清净的基本。如果偶有所动,便能当即自我调节,返还于安和境界,这就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修道工夫。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假使人的修养能随时在“中和”的境界,那么你就会明白,自己本来就与天地并存在同一本位;同时也会明白,自己本来就与万物一样,都在天地生生不已的养育之中。到了这种境界,也与道、佛两家所说的“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道理,完全一致了。 ——南怀瑾先生《话说中庸》
本微信号专事摘录 南怀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