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中国传统哲学话语中的“阴阳”是一种形象化的概念,阴阳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并不代表、更不等同于西方经验主义思维观念中任何可以界定的实体。“一阴一阳”之道也就不同于来自西方的唯物辩证“对立统一规律”。两者的区别在于:
(1)是终极趋衡,还是终极对立
“对立统一”是以在人天关系这一最高形下层次上、只有人类自我中心的“对立”而没有“统一”为前提的。从来只听说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无限制地“发展生产力”(实质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无限制索取)、去满足人们无节制的物欲(即那个宏大目标中的所谓“各取所需”)。而不是像古代中国道家那样提倡遵循“自然原则”(人类活动必须与大自然相协调、相平衡)。在这一点上,其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并无二致,造成了今天地球生态面临奔溃威胁的危殆局面。
而在人类内部,某些信仰“对立统一”的国家(如“辩证唯物”的社会帝国主义)继承了西方一贯的霸道传统,其内部的“统一”始终是以与外部的“非我族类”之间只有利益的“对立”冲突而没有整合“统一”为前提的。另一些迷信“对立统一”者,即使意图是好的,也会做出灾难性的事情来。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反复证明了上述评判。以上说明:对立统一的提倡者(虽然声称与对立面斗争的目的、方向是所谓“发展”“进步”、是以“新”除“旧”,名义上很好听)实际行动上并没有“统一”,只有“对立”,即“终极对立”。而阴阳平衡之道虽然并不排斥在较低层次上(为了维持更高层次上的平衡)的“斗争”“发展”“进步”“新旧”等理念,但其总体目标,即“斗争”的目的、“发展”的内涵、“进步”的方向、区别 “新”“旧”“是”“非”的标准,是平衡,是宏观总体平衡,是人类社会关系以及人天关系的总体平衡。在中国传统关于处世待人的话语中,“阴”代表的是静守、谦下、生养,“阳”代表的是出击、好斗、霸道。而道家黄老学派明确提倡前者,即以柔克刚,正如《黄帝四经 · 雌雄节》所言:“举凡自我炫耀、自以为是、自我夸耀,倨慢不逊,都称之为“雄节”;举凡宛顺、温和、谦恭、卑让的,都称之为“雌节”……依仗“雄节”,假使偶有所得的话,并不意味着即是福吉;立足于“雌节”,如果一时有所损失的话,那么最终也必然会有善报。如果依仗“雄节”屡有收获,那也只能视为积累祸因,最终是忧虑凶险并濒临死亡。如果立足“雌节”而常有所失,这正是积累福德的过程;谨慎地戒备自己而不背离“雌节”,大福就必然会来至。”在人类社会关系中,当权者、有产者、名声显赫者、上位者、其他为人尊长者、大国、强国等,已经具有某种优势,他们更应该注意“守雌节”,即守静、居下(如老子提倡的“大邦者下流”),清心寡欲,谦虚谨慎,不强加于人,以平等、诚恳之心相待,而不是撇开终极求衡目标的“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阴阳学说是看到所有层次(人天关系-宏观社会关系-微观社会关系-个体人的心性态势)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观,而“对立统一”则无视层次之间的有机联系,其视野是机械割裂的、平面的、线性的、狭隘的。这里仅以唯物辩证话语中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一对概念为例:首先,它局限于人类社会的有限视野,只看到人类自己的作用,将人类摆布自然的能力,即科学技术,看作是第一生产力。事实上,从广义来看,自然力才是第一生产力。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才是第一生产关系,因为首先是大自然孕育、创造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及其赖以生存、繁衍的其它一切基本条件。还有,在传统狭义的范围内,生产力是越高越好,因为那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的欲望。但在人天关系这一广义视野中,人的生产力显然有正面、负面之分:只有顺应自然界天然平衡之道(阴阳调和)、因而从根本上造福于人类的生产力才是应该得到鼓励的正面生产力;而破坏自然界天然平衡(阳盛阴衰)、因而实际上造孽于人类的生产力是负面的生产力,应该得到遏制。那么,刺激、怂恿负面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当然是落后、乃至反动的生产关系;只有有利于正面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是先进的生产关系。那种不分正面、负面的生产力概念、以及将凡是有利于所谓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一概说成是先进的生产关系,显然是机械论的线性思维。再说,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说成两个绝然对立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机械论。什么是“力”?一事物作用于另一事物,这就是“力”。因此,凡是力,包括生产力在内,总是涉及两个相对的方面,本身就是一种关系。在人与大自然之间,既有人对自然的局部“改造、利用”(生产,索取,阳性表现)和不可抗拒的总体顺应(阴性表现),又有大自然对于人的恩赐(对生命的滋养、维护,也是一种“生产”,阴性表现)和可能的惩罚(灾害,阳性表现)。所以,体现在人天关系中的生产力与人天之间的“生产关系”根本上是重叠的,而不是对立的。至于体现在人际之间的生产关系虽然是在一致对外(针对自然界)的基础上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本身也体现着一种或是正面或是负面的力,即生产力。另一方面,人类群体的生产力并不是所有单个个人的生产能力之机械加总,因为一个有机的(即所有局部都处于相互有机联系之中的)整体的能量要大大地超过所有局部能量机械加总之和。因此,这种狭义的生产关系本身 (不需“转化”) 就是一种正面的或负面的生产力。总之,“对立统一规律”不是全无道理,它是形下层次上的一条重要规律,但不是最高规律,因为它根本不知道有“太一”大道本体。而阴阳平衡之道是上挂终极超验道体、下贯人化经验世界、贯通形上形下的枢纽,因此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统御其它一切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的。顺着阴阳平衡之道,就能顺势而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就能减少灾难,避免折腾,无往而不胜。(摘自《道法社会主义:二十一世纪人类意识形态革命》哲学篇第五章第一节;该书由香港东方文化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