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用药组方特点:
其特点之一:药味多而有章可循,内伤杂病,多为久病失治或一脏牵及它脏俱病。症情复杂,不是一两味药而能奏效的。因此,东垣组方,照顾面广,标本兼治而又主次分明,因他一贯主张以补脾阳为主,多用参、芪、术、草,但不是一味的呆补,同时很注重脾胃阳气的升发,因此,多以风燥升阳药物配伍,常常选用有鼓舞脾阳气,消除困脾之湿,气味轻薄的升发之品,且多分经络而用。如用防风、羌活升发太阳之火,独活、细辛升发少阴之火,柴胡升发少阳之火,升麻、葛根升发阳明之火等,以引清阳之气,兼能除湿散风,做到动静结合,补而不滞,但他恐助火太过,方中均少佐黄连、黄柏、黄芩、桑叶、石膏等药,以泻各经多余之火,使阴阳互补,少出偏差。伤阳太过,必损阴血,时加四物汤、圣愈汤、生脉散、清暑益气汤之属,刚柔相济,气阴双疗。并用引经药如柴胡升麻走两胁,独活羌活入督脉等,使补药直达病所。
特点之二:治慢性久病,用小剂量药频频久服,东垣善于掌握药物的用量,他的方剂虽大而用量很小,如补中益气汤,每剂总量不过三钱三分,葛花解酲汤,每服只二钱,升阳益胃汤,每次粗末半两煎服等等。
这么轻的药量,是否能够治病呢?用药在于对症合拍,不在于方剂大小,长期虚弱症,尤其是兼慢性脾胃虚弱症,出现胃呆纳少,每天饮食不过三、二两,还觉脘闷腹胀,是脾胃功能不健全的表现,倘每日吞服大剂煎药,只会给脾胃増加负担,加重病势发展,即所谓“欲速则不达”。再说慢性病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来也渐,其去也缓。不可能设想投几剂药,几日即愈。治斯疾,须假以时日,用小量药缓缓扶持,初看似觉太慢,日久则会“由量变到质变”,使功能恢复而病愈。因此,东垣小剂量频投之治慢性杂病的方法是科学的。 当然,用药的多少和用量的轻重,应视病情而定,东垣用药也非都是小量,如当归补血汤黄芪用量为一两,当归为二钱,说明他并不拘泥于一格。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