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站桩功产生的空劲——易筋经、凌空劲探秘

王芗斋意拳的站桩功有古传“易筋经”之妙,产生的内劲即空劲、凌空劲,达拳学之大成,学意拳(大成拳)的为什么看不懂王芗斋写的《大成拳论》?因为不知王芗斋所论内劲的奥妙,更达不到站桩所产生的“易筋经”效果,所以现在的“大成拳”为了发扬光大成了以对抗为主的拳种了。下面这篇是王芗斋写的《意拳论》,看完此篇再看《大成拳论》就不那么难懂了,这篇文章是探索“凌空劲”奥秘的重要资料,王芗斋的“健舞”与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视为“活步桩”,所以目前出现了“太极凌空劲”并不奇怪。王芗斋的“意拳”主要用于防身以达武学上乘,兼与养生。意拳摒弃套路、拳架等传统的武学招式,意拳的意字即王芗斋武学的核心,可惜今人懂的不多。李洛能号称“神拳”,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粘人即飞,王芗斋与人交手时“搭手即飞”无人能敌。李洛能传郭云深,郭云深传王芗斋。“入门先站三年桩”,王芗斋站了九年桩,功夫已达上乘还后悔少站一年,因为没有站够十年。——秘境探索序

意拳论—桩功与四形

王芗斋  著

前  言

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持桩之法有行站坐卧之分,持桩之目的是为了培育内劲。内劲培育至何种程度始为有得,须有其检验依据。本文即拟将持桩之效果,以扼要论述,供同好参考。

内劲需能爆发为外力,始能收到练拳之真实益处。善拳者,力之奋也。四形为内劲爆发为外力之最适当的形式,故在论述持桩效果同时,文中亦将四形加以简单说明。

意拳为一种特殊拳学。既谓之学,自应有其理论根据。关于力学理论根据,我曾在别处有所论述,此处兹不赘述。欲使学者明了意拳之学术渊源,对其哲理之依据似有加以论述之必要。

此文原系《意拳论》之一部分。当时欲试从我习拳诸生是否确有真实体识,故在出示《意拳论》时将这一部分抽出,非我自私,实不愿嚼饭混人。知我者谓我心虑,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王芗斋

一九五九年冬于天津寓所

论桩功之境界

持桩需经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盖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辉映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拳亦应如是。

桩功之第一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不悔。学者需坚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动决心。从生理上讲,坚持百日即有感觉。坚持三、四年,即觉四肢膨胀,手足发热,有灌铅之感。四肢阴面有感觉较易且快,其阳面有感觉则较难且慢。四肢之阴阳面皆须有灌铅膨胀之感。方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学功。

桩功之第二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望尽天涯路。此际须信天下拳道之妙,唯我自尔独尊,而他家所无也。从生理上讲持桩至五、六年即觉两耳膨胀,眉宇鼻梁觉如有物在内鼓动,颈项挺拔犹如顶上有大绳吊引,头皮发胀,须发飞涨,觉有大石压顶之感。此即持桩时头直顶竖之功也。同时上肢之感觉渐渐蔓延至臀部及小腹。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臻此境界,即觉天趣盎然矣。然所发之力还非源自腰脊,而是梢节之机械之力也。

桩功之第三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回首。此明本能活力如蛇,神庄意静,弹指挥手,无非天籁。回过头来再看,十年来所操各法,皆如敝屣,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初步所练即为正果。从生理上讲,坚持十年左右即觉腰脊有膨胀之感。此种感觉直达各谷道臊根,却觉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行走步似趟泥,抬手锋棱起,身动如挟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动则自有奇趣横生之感,所发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击之资备矣。

以上所谈之年限,皆系我自身体识所得,在于学者或可略长,或可略短,均在于个人天赋与功力然耳。曾文正公曾谓:“成就事业,天资仅作三分,而勤奋则占七分”,此非虚语也,学者勉之。

持桩日久,但见效不著,须求之于己身,不是姿势不正确,或即是心理起副作用于生理,或即生理起作用于心理,总之必有问题,当求证于高明,莫自以为是,切要!切要!

又持桩切忌死持一式,各式须交替轮流,每日如此。同时又须有站卧之分,站式与卧式尤须坚持。如是始有调配生理机能之作用。各式桩法虽皆可培育内劲,但各式之效应不同(故以桩功治病,才因人设式)。若死持一式,从技击角度看则为偏颇,学者慎之!每日之中持桩时间以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宜。每日持桩之时间应占练功总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三分之一做试力,就我之经验而论,如此为宜。盖桩功为意拳之基本功之故也。

论 四 形

持桩而达于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毛发如戟之境界,始可言拳。拳者何?拳者力之奋也,非局部方法之谓。昔日我曾有一首题为《舞相》的诗:

身动挥浪舞,意力水面行;游龙白鹤戏,迂回似蛇惊。

肌肉含劲力,神存骨起棱;风云吐华月,豪气贯长虹。

诗中所说挥浪、游龙、白鹤、惊蛇皆拳式也。然此拳式的舞蹈,亦即所谓健舞或武舞。在隋唐时代,健舞甚盛,为当时之养生术与技击之法。不仅武夫操之,即使文人学士亦多习之,后多失传。近世拳学家黄慕樵先生本多年参拳之体会,并揣敦煌唐人壁画中之人物与陶俑之舞姿,始将健舞之几个姿势仿出。北伐之际,我南游至淮南,得遇黄慕樵先生,遂得其传,乃约略得其健舞之真意,我不敢私其秘,曾再传于从我习拳者,然其中能得健舞之妙者仅十余人耳。

习健舞之先决条件则须达于四如境界,即能体整如铸、身如灌铅、肌肉如一、毛发如戟。否则,难出舞相。舞起来岂不是摇摆四肢而已。我过去尝谓:劲营自体内,力奋形骸外。持桩而达于四如境界则内劲具矣。然如何将此种内劲爆发出来而成外力,以收技击之效应,四形则为最适当之形式也。

四形舞法乃系依形曲力直之法则。习时须永设一假想之敌,对之蓄势搏斗,手指腕拧,指弯爪摄,不论手起舞或单或双,指端永远指向对方口鼻,须用最大能力控制对方之中线,给敌造成威胁。控制对方中线亦即保持住己方之中线不受侵犯矣。不仅掌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皆指敌,既拇指亦须弯曲蓄势与其它四指同指一方向。此种掌法与所谓内功拳如太极拳,外功拳如小林之掌法根本不相同,此即手指爪摄之意也。欲手指爪摄则腕不许上拱,不许下塌,不拱不塌,故运行时必拧腕,始能圆活制敌。具有钩、错、敛、抗之妙。十指不许僵直,皆须曲蓄;指要分、掌要凹,如果运行时指端可有透电之感,此即指弯腕拧之妙也。两臂运行时永不许失去裹、卷、撑、抱之力,桩内蚊蝇不落。双足进退永不许失去刀、叉、分、刺之能,步法寸步不让。肩要撑、肘要横、两臂始有裹、卷、撑、抱之力。裆要坐,膝要纵,坐裆纵膝始有力,方有刀、叉、分、刺之能。与对方交接,我无执,令彼亦无执,其诀窍要在肩胯之扭错。而肩胯之灵活扭错又须以腰脊为动力,故习时腰脊须摇旋如轴,如是始能以无执而破有执也。双足运行觉如在泥雪中求动,两足重量三七互换。脚无定位,身无定势,或以后步作前步,或以前步作后步,前后交替,虚实互演,以步法夺敌之位置。运行起来自随意走,手底留痕,觉全身如与物遇,三尖协调,四心相印。若快,快不许飘浮,若慢,慢不许呆相。

力之爆发皆在一瞬间。此时如襟人,心毒为上策,力由意发之故也。手狠方克敌,或随意从之故也。故习时每一动作皆需假借,无假借之动作身体力不笃。习时周身永不许失去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毛发如戟之感。所谓意不使断,灵不使散,浑噩一致,不忘不失也。如是,舞起来始有奇趣横生之境界。生理作用于心理,此即健舞之养生意义也。由此看来,意拳之真功夫非自动中得来,须于不动中求之。故曰: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也。

练习四形是对内劲的一种定向训练,使之能随时随地爆发为外力以及技击应付效用,故习时只求舒适与否,不求姿势好坏美观与否。但姿势确是形之代表,故需求姿势正确,即不违反生理运动力学之规律也。若动则能循力学之规律且不失四如之境界,其大动正确,小动亦正确,否则均不正确。

习时还须善于运用人体外力与内劲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人体外力有四种:人体重力,即重力位能向重力动能之转化,此即所谓之“与地心争力”;地面支撑与支撑反作用力,此我所说“拔地欲飞”;空气阻力,此我所谓之“与大气呼应”;技击时对方之作用力,此我所谓之“假借之力”。这些力,我总名之曰“宇宙争力”。人体内力即是处于四如状态之整体肌肉拉力,此即我所谓之“浑圆争力”。膈膜动力,此我所谓之“呼吸弹力”,亦为人体内劲之一种。欲收技击之真实效用,须使浑圆争力与宇宙力合拍,其作用之妙皆在于呼吸弹力也。故曰:吐纳灵源合宇宙,喊声叱咤走风云。因此时只要横膈膜一发紧即是错误,故学者宜慎之。

现再将四形分项加以说明:

一、挥浪

此式仍依形曲力直之法则,仍须不失四如之境界。其具体则为运用伸、缩、抑、扬、沉、托、提纵之力。盖人体站立时,两足不动,而躯体与两臂同时作上下方向相反之波状运动。即双臂同时向上扬提,而躯体却往下沉坐,双臂向下抑按而躯体却向上伸长,亦即上下对拔拉长,此时人体重位能即转化为重力动能,全身即有一种波浪力,谓之重力波。此种重力波正是技击之所需也。同时上下对拔拉长荡起纵波力,借双臂左右圆撑之势,使纵波之中夹带横波,如是始有挥浪之舞姿。运行进,双臂一前一后。若左手在前,则出左足,若右手在前,则出右足。双臂与躯体配合,上下伸缩抑扬对拔拉长,双手走一椭圆形轨道。左右进退互换无穷。此式之形象犹如龟之游出水面,欲浮而又沉,时沉时浮而挟浪扬波于水面,故此形又名神龟出水。

二、游龙

此式仍须依形曲力直之法则,仍须不失四如之境界。其具体则系运用提、按、抚、横、分、闭、开、合之力。此式之运行,与挥浪同,仍需利用重力波以发提、按、抚、横、分、闭、开、合之力。双臂与躯体配合上下对拔拉长。所不同者在于双臂在躯体之两前侧以提按开合之势走椭圆形轨道。须以纵波出提按之力,以横波出开合之势。纵波高低进退互用。其形象若一龙游苍海,龙即是浪,浪即是龙,龙行浪动,引动龙行。

挥浪、游龙二式皆系利用重力波以收技击之效应。故用时需掌握力波之松紧。松以蓄劲,紧以发力,松紧紧松无波不浪。波浪主要需有弹力,此种弹力遇物即须爆发为炸力,此即意拳之蓄弹惊炸也。

习挥浪游龙二式,又须有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之身,对方高来我则高以行之,使有凌空失重,高不可攀之感。对方低来我则低以行之,使有如临深渊摇摇欲坠,愈陷愈深之感,此即高则扬其身,低则缩其身之法也。

三、白鹤

此式仍依形曲力直之法则,仍须不失四如之境界。然具体则系运用搂、劈、钻、刺、翻、扬、裹、拧之力。盖我之整体任一曲蓄部位,当其作用于敌体之某一部位而受阻,或当敌体之某一部位作用于此处,即将发生变形时,我之此一曲蓄部位即产生一种阻力,阻止变形之弹性力,即爆发之为炸力。此种爆发之炸力正是技击之所需,此即我所谓之蓄弹惊炸。必须知在我曲蓄部位伸缩自如之限度内,弹性力与我曲蓄部位之伸展量(或回缩量)成正比。故练习此形时,两臂运行之幅度应大些,以增强爆发力之直射强度。

运行时,两臂交替自外向内画弧。若高,指端不过顶;若低,指端不过脐,设左臂先起则出左足,右臂先起则出右足。划弧时,两手臂须有搂、劈、钻、刺、翻、扬、裹、拧之力,习时需根据不同之假想、假借,我手臂曲蓄部位所产生之弹性力或翻扬、或裹拧、或搂劈、或拉钻刺,爆发为炸力。此式之妙还在于起脚制敌。若左臂先起的则左脚用劲横起横落。起须不高于自己实脚之膝,落时不超于敌胸,提膝、脚落劲发于手,力出应为一声。此种落脚之势并非踢、蹬、踹、踩,实为顿也。只运用爆发力,两臂交替连用,双足一齐互用,其形象颇似白鹤突围拔地欲飞也。意拳之三拳一脚即从此式化出。

四、惊蛇

此式仍依形曲力直之法则,仍须不失四如之境界。然具体则运用起、顿、吞、吐、撑、抱、悠、扬之力。此式之运行与白鹤同,仍需利用曲蓄部位所出之弹性力而发起、顿、吞、吐、撑、抱、悠、扬之力。运行时若出左足则起左臂,自内向外划弧,同时右臂在左臂下自外向内划弧。进右足,右臂向外划弧,同时左臂在右臂下划弧。运行时根据不同之假想、假借,我叫曲蓄之弹性力可以起、顿、吞、吐之形式爆发为炸力,亦为撑、抱、悠、扬之形式爆发为炸力。前后左右互换无穷,其形象宛似惊蛇乍走,左右迂回刀光闪。所谓三拳(钻、裹、践)、三棍(肩头棍、胸前棍、脑后棍)皆从此式中化出,厉害无比也。

白鹤、惊蛇二式皆系利用弹性以得技击之效应。故习时需掌握回缩量与伸展量,回以蓄劲,伸以发力。将欲伸之,则必回之;将欲回之,则必伸之;回伸须致用,遍体似弹簧。此种弹力遇物即须爆发为炸力。故白鹤、惊蛇二式亦系蓄弹惊炸之运用也。

习白鹤、惊蛇二式又须知白鹤能制横,惊蛇可夹纵。对方齐出,我则裹其力,使之旋转而拔根;对方独进,我则放其势,令彼力尽而前俯。此即横则裹其力,纵则放其势之法也。

论意拳之哲理根据

关于意拳之哲理根据,我不想多用笔墨,只以哲学命题之形式提出,彼此对照,自不难看出意拳之真正面貌也。

一、庄子曰:物物者非物。意即使物质成为物质,并非物质。意拳主张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亦可谓力者非力也。换言之,使力成为力者并非力,乃精神也,意念也。此即意拳所以名为意拳之实质所在。

二、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意拳则主张“有为之为出于无为,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所谓无为与不动,在意拳则为桩功;所谓有为与动,则为试力与发力。意拳重视桩功,故亦系无为之义。昔日有人赠意拳是“古道家之静功”,此非贬词也。

三、老子曰:反者道之动。意拳则主张“力生有两,两则能一”,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对立统一。所谓“矛盾错综须统一”也。

四、佛门禅宗有云:“万法皆空,即为实象”。又云:“不思善,不思恶,还我父母未生时之面目来”。父母未生时之面目即空也,无也。意拳则主张“各项力量都是由浑元扩大空洞无我产生出来”。因此教人“虚无求切实,运用在虚空”。

五、禅宗又云:无法无执。意拳则又主张“一法不立,无执破执”。技击时,我无执,令对方亦无执。不仅抗劲用力为有执,使用招术方法亦为有执。以无执破有执,破执而无执也。

六、明代学者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之说,意拳则主张“发挥良能”之论。王守仁说“实如水流湿、火就燥,其势然也”。

由此看来,我关于《意拳论》中所说意拳,试与老庄佛释一切学理名称谨似,实非欺世盗名之说也。在意拳论里,我所以用画龙点睛之法道破意拳哲理,实欲告诉学者一个真理,习意拳而不接受其哲理,则无异抱石卵而盼司晨,终无所成。学者不可不明此理。

用功夫诠释《大成拳论》

李 康 李 剑 梁媛媛

  当前,大成拳界出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奇怪事实。大成拳风行世上,习者众多。然而,大成拳学之最高经典《大成拳论》却绝少有人能真正读得懂,更无全面理解、体认、贯通,甚或更不能进一步用于指导训练了。《大成拳论》好像成了一本天书;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真实的反射出了当前大成拳界的普遍水平。

  其实说穿了并不奇怪。类似情况在其它领域亦有存在,如丹道界,大家都知道《参同契》、《悟真篇》二部丹经的地位和价值,知道书中所叙乃道家古哲先圣千百年来辗转相传之金丹内秘。然而,纵观天下求道者多如牛毛,又有几人明之?据笔者辛勤参访十数年之所见所闻,海内外仅数位前辈能真正读懂,如果条件具备的话,能用来指导修丹。丹道界自古有句行话:“得着诀来好看经”。也就是说,求道者只有获得明师真诀,方能读懂丹经。研习大成拳等传统武术更不例外,只有先得明师真传,方能通过苦练逐步理解、印证拳谱拳论,进而融会贯通,在今后的训练或教学中方能加以运用和获得指导之益。

  《大成拳论》世乏知音是铁的事实(近来有关大成拳的争鸣也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但至少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技击大师李荣玉先生——一个用功夫诠释《大成拳论》的人。他诠释该拳论,既非引经据典,又非训诂考据,而是用自己高深纯正的大成拳功和切实体认来全面剖解个中真诠。换句话说,李荣玉先生的功夫和作拳时的一举一动,或者说李荣玉先生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大成拳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技击是验证拳学真伪、功夫高低的试金石。李先生认为,辨别真假大成拳的最好办法就是实作。这种认识绝非单纯的片面的拳头论高低,而是内行看门道。如果一个人能打出大成拳的风格,重现当年王芗斋试艺风采,那么他的东西肯定是真正的大成拳,否则其拳其法只能是形似。

  数年之前,著名大成拳家王选杰先生曾在《大成拳法要集成》一书中坦诚相告:现在的一些意拳人土在实作上已经失去了大成拳的本来面目,并暗指其基本功法亦为错误。此语虽惊天下,然除了颇招人忌之外,竟未能引起广大拳友的深入思考,实在令人遗憾。我们无意批评广大大成拳爱好者的素质,但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和接受能力,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认真地想一想大成拳实作的本来面目究竟什么样?当年,王芗斋先生身躯并不魁伟,四肢亦不发达,他若靠抡着拳头闪展腾挪能赢那么多身高力壮,快若疾风的海内外各派高手吗?并且赢得干净利落,轻松自如,一二个照面,胜负立判。谈到这里,我想诉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当初,我第一次拜谒李荣玉先生时,曾一口气连提二十二个问题,李先生均一一作答,并指出所提问题并非关键。我闻之,不禁心中愕然!因为这些问题均是自己多年习拳中发现的疑难,是有一定深度的。不得已,我大胆请教李先生,说:“我再问一个您可能觉得比较幼稚的问题,即王芗斋先生为什么总能在实作搭手之间放人丈外而取得胜利?”说心里话,在提问时我心中甚是忐忑。因为这个问题许多大师都不屑一顾,最多扔出一句:那是因为王老功夫深。哪知李先生一听,甚是高兴的回答说:“孺子可教,这才问到了点子上。”因为笔者的最后一个问题一点也不幼稚,正触在了大成拳实作的本来面目之上。而这一点恰恰正是正确认识大成拳的开端。

  原来,大成拳和形意等许多传统拳术一样(有的拳派例外),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拳脚重,速度快,也不是在实作中靠组合拳、“连珠炮”取胜,大成拳追求的是“整体发力,“一触即发”,拳脚更重,变劲更快。大成拳着重于人体技击运动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例如整体发力的能力,发自然力的能力,微动或不动发力的能力,持重发力的能力,舒适得力的能力,鼓荡的能力,懂劲的能力,空灵的能力。一言以蔽之,即制人而不制于人的能力。只有拥有了整体发力的能力,才能在实作中力透敌背,一击必杀;只有具备了微动或不动发力的能力,才能做到在实作中不抡拳头;只有具备了持重发力的能力,才能在双方搭手或接触时仍能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道;只有具备了鼓荡的能力,才能发力无断续;只有具备了懂劲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控制敌人,更安全的保护自己,才能更好的运用引进落空,借力打力,顺力逆行等方法和原则,更漂亮的战胜对手。只有全面具备了上述能力(功夫),才能做到实作中“双手结合迎面出,自然把定五道关”,“搭即是断,断即是搭,搭断不二,搭断是一”。才能达到把握胜利的必然性,即拳论所谓的五行归一处,放胆即成功。

  李荣玉先生对《大成拳论》体会极深,绝非一般拳家可比。诸如松紧、虚实、含蓄、动静、遒放、螺旋、单重、双重、伸缩、提顿、吞吐、蓄弹、惊炸、四如等拳学要点,李先生均有切实的体认,这些字眼在《大成拳论》中均甚为简明,甚至一笔带过。其实这些东西都有具体实在的操作方法,不得明师口传心授,就容易默然滑过,以至终生无成。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详加论述,下面仅举三例即可窥见一斑。

  目前,筋骨训练在拳界传得沸沸扬扬,但练之有成的却少之又少。当李先生的梢节一受外力作用,全身大筋立即腾起,仔细观之,其筋要比常人粗了许多,一击之下,皆震颤不已。拳论所言“筋长(粗)力大”,“筋如弹簧骨如针”,在李先生身上体现的极其直观而生动。

有人对“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弹簧”提出了质疑,而李先生就能在实践中做出来。我们且看他的诠释:“鼓荡是拳学中较深层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二个‘劲’的连接,内在的‘劲’要比外形动作快的多,一个动可以作出多个‘劲’。比如外形一个崩拳,内在的‘劲’可以有二个三个或更多,所谓‘挑打’、‘按打’、‘挂打’,指的都是劲,甚至外形不动都可以打出几个‘劲’,两个‘劲’连接的非常顺畅,可以做出一个发力就是鼓荡,只要两个‘劲’的连接做好了,多个‘劲’的连接也能达到,这时可称之为‘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弹簧’,形意拳论所讲的‘起是横,落是顺,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也是这个含义。要体会出鼓荡,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即‘筋如弹簧,肉如惊蛇’。”

  又如《大成拳论》所讲“大气呼应”,有人未达此功境,解释为是指呼吸不失衡而言。其实不然,李先生很早就对此有着真实不虚的体认,习者经过艰苦的站桩摸劲,习之有得之后,人体渐与大气发生联系,感觉周身全被大气笼罩,要克服阻力才能动,此为发力之始(发力刚入门),动即是发,发即是动。使出与大气阻力相当的力微微一动即是发力,只有全身与大气相呼应,才能发力自然,无过无不及,才能大面积发力,否则只为片面力。真达此境方能体会出芗老所言发“自然力”,“抒发感情”之真义,芗老诚不我欺!

  李荣玉先生注重实践,且工作繁忙,故文字行世较少,目前仅有《论大成拳的自卫》刊于《武魂》。其文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大成拳的自卫功用,纵观全文无一引用《大成拳论》原文,但句句都是李先生的切实体认和认真总结,充分体现了《大成拳论》所论自卫原则与方法,是李先生用自己的功夫,对《大成拳论》之局部所作的上佳注解。由于该文真实透露了许多大成拳秘密,一位大师善意的劝告李先生,别把金子全拿出来,就是拿也要掺些沙子一起拿。但李先生不同意,原因在于李先生自己的学拳经历也颇为曲折,还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遇到了常志朗先生,才得以洞悉拳学奥秘,深知学拳之不易。

  由于背离了《大成拳论》及《意拳正规》等经典的指导,绝大多数大成拳学练和教者均把大成拳练成了站桩加拳击,放松了加意念,在实作上均是你来我往,闪展腾挪,或瞅冷子,打空档,或横冲直撞,靠桩冲杀,以蛮力服人。胜负的偶然性很大,而且稍遇强手,即使能取得胜利,自己也累得趴了下来。究其原因,不是功夫下得不够,而是路子有误,这样的练法即使一百年也不会成功。量变引发质变必须有一个大前提:方向正确,方法无误。鉴于此,李荣玉先生下定决心拿起笔来,潜心著述《论〈大成拳论〉》等大成拳系列著作。届时,广大拳友学者会一睹大成拳之本来面目。昔岁,王芗斋先生曾雄视武林,纵论天下英雄。他明确指出:“我在国内参学万余里,拜见拳家逾千人,堪称通家者仅有两个半,即湖南解铁夫,福建方怡庄,上海吴翼辉耳。”其师兄张占魁(与王芗斋先生感情甚笃)等人均未能入选,得罪了不少拳界大师。很多人会觉得王先生失之狂放,但李荣玉先生却认为王先生可谓是一位千古难遇的至诚之士,“通家”是指真正懂拳的人,这三位与王先生的武技在伯仲之间。大家都知道,并非除了这三人,当时国内就一定没有能战胜王先生的高手了。但“虽偶有局部深邃之绝大功力者,然终不易走上拳学规道”(王芗斋语),所以他(们)称不上通家。李荣玉先生技击功夫高妙,比武事迹颇丰,击败过不少各路好手,其中既有国家级散手运动员,也有现在活跃在武坛的大师,但是他最引为自豪的,是他懂大成拳,他是中国传统拳学的明白人。

  太极拳名家沈家祯说过这样一段话:“太极拳谱《行功心解》和《太极拳论》是太极经典论著,一为练习之用,一为技击之用。学者必须刻苦钻研,并经常指导自己练拳,定得正果,千万莫离开此谱原则而另辟其源,否则尽管技击高妙,就不是太极拳,只能称之为其它拳类”!沈先生此语发人深省,我等大成门人闻之,是否应有深刻的感触呢?现在有人把大成拳传成了站桩加拳击,放松加意念,抗打加散打,有人在其它项目中引入了大成拳功法,在先后天条件不错的情况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一点只能证明大成拳具有较广的应用性,而真正的大成拳绝不能脱离《大成拳论》的指导,绝不能违背《大成拳论》的原则。

  有感于世人对大成拳的认识水平,李荣玉先生认为,要面对现实,莫唱高调。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师对大成拳学的“开发利用”、“发展创新”,李先生认为,做学问讲究真才实学,要脚踏实地,不能浮躁,广大有识之士尽可大力开发大成拳的应用领域,造福于世,本就是拳学一道的责任和应备的主题,但也必须有一批有志之士全面继承大成拳的真髓。发展要以继承为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继承应以发展为前提,没有发展也谈不上继承。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继承。李荣玉先生表示,愿意为做好大成拳学的继承工作而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目前,李先生正不辞辛劳,脚踏实地的培养拳学人才,其弟子有李康、李剑(健)、梁媛媛。受过李先生精心指点的有李凤林(李先生师弟)、袁延胜、阎启奎、杨东、于鸿坤(阿龙)等诸多弟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