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男儿,情断观音殿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叙永城小南海一段,有座依山而建的大庙,庙中塑有千手观音,  故名曰:观音殿。其殿坐西朝东,茂林修竹、环境清幽,风景宜人。春天黄鹂引吭,花开遍野;夏天清风垂柳,蝉鸣枝头;秋天蓝天白云,枫叶似火;冬天溪水潺潺,白雪皑皑。观音殿景观,成了叙永人避暑休闲的最佳去处。

沿小溪流水,拾级而上,观音殿左侧嵌有一块石碑,长约三尺,宽约二尺。碑上从左至右刻有十二个变型汉字。叙永学者解其汉字,结为七绝。其诗云:“斜阳古寺无人候,仰首长天吊白云。回忆半山肠欲断,空飞残梦不成群。”知其诗意者,无不称赞该诗为一首空前绝后的爱情诗。世间智者解释所谓“先知先觉”,乃能解前五百年者为“先知”,能解后五百年者为“先觉”。谁也没有料到,这首写于五百年前的所谓“神智体”爱情诗竟演绎了一出真实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话说民国初年,与叙永毗邻的古蔺县,有一姓赵名慧英的女人,丈夫死于痨病,因未为夫家生下男孩,断了夫家的“香火”,被夫家家族强占田土、房屋,撵出了家门。刚过而立之年的赵慧英,拖着两个幼女净身出户,流落到举目无亲的叙永。此时,正值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晚鸦鼓噪,鸟雀归林,拖着一双幼女满脸愁云的赵慧英来到了观音殿前。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刚好吃罢晚斋的老尼惠觉,见满脸愁云的赵慧英十分可怜,待问清情况后,让赵慧英住进观音殿,带发修行。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十年过去,慧英一双女儿——大女刘兰,二女刘菊,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俗话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公元1916年,讨袁护国战争开战,护国军十三混成旅从云南挥戈北上,驻扎永宁。其混成旅三团二营营长王伟书,四川南充阆中人。王伟书毕业于云南昆明陆军讲武堂四期,其人知书识礼,英姿勃勃,一表人才。一日在办理公务中,与出落成大姑娘的二女刘菊偶然相遇。刘菊的天生丽质,深深地吸引了王伟书,两人你来我往,不久,便坠入爱河,难舍难分。

刘菊心灵手巧,人很勤快。在观音殿里干一些采买之类的活,深得老尼惠觉大师的喜爱。旧社会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偏见。赵慧英对刘菊与王伟书相好一直持反对态度,一次两人约会,刘菊回庙晚了,不知刘菊那句话顶撞了母亲,母亲哭天抢地,惊动了正在做晚课的惠觉大师。惠觉大师叫来慧英温言软语劝道:“古人说得好: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段婚。阿弥陀佛,我们是佛门,有心向善,无心作恶。当母亲的何必拆散一段姻缘,让女儿抱恨终生……”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王伟书与刘菊好到谈婚论嫁的时候,王伟书所部突然接到开拔,移防泸州的命令,军令如山,王伟书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刘菊,仓促中,王伟书与恋人约定:等到了泸州,安顿下来,把军务安排好后,立即赶回叙永了结这门亲事。细心的王伟书也将此约定告诉了未来的老丈妈和惠觉大师,为他回叙永结亲做些准备。至此,可以说是明的一面。

殊不知,王伟书在泸州安排好军务后,立即带着随从,马不停蹄地赶回叙永完婚,谁知回到叙永观音庙,恋人及其母亲、姐姐却不知去向,更不可思议的是连口念阿弥陀的惠觉法师也杳无踪影了。叙永当地人也无从知道她们一行的行踪。暗的一面,如今却有着多个版本。有的说是赵慧英带发修行期满,带着一双女儿离开了叙永;有的说女儿不便将自己私定终身的大事告诉母亲,不得已跟随母亲而去;有的说母亲不愿意将女儿嫁与居无定所的军人,强行带着女儿离开了,即所谓“棒打鸳鸯”。

可怜这个痴情的营长,找遍了叙永、古蔺的水水水水,乡乡镇镇而无一结果。最后失望地来到观音殿前,面对夕阳西下,鸟雀归林的晚景,回想与恋人那些恩爱无比的日子,未曾想到却落得过人去楼空的结果,一片凄苦之情,跃然胸中,于是便抄录了这首写于五百年前的“神智体”诗。花钱请来工匠,将这首诗刻于观音殿左侧墙上。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又过了几十年,这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被叙永已故学者袁耀祖先生用七言写就以记之。兹录如下:

其一

人世沧桑哪足言,恋情哪得比金坚。

观音杨柳瓶中水,不洒池中并蒂莲。

其二

移防延误苦难中,神智诗碑吊白云。

太息于今碑庙毁,哪堪重忆旧啼痕。

了解永宁历史,品味永宁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