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西南联大在叙永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西南联大在叙永
文/罗先成
我在编修《叙永地名志》碑类时,选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纪念碑”。这方碑承载了一段中国近代厚重的教育历史——西南联大在叙永。
抗日战争爆发后, 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为了保存中华文化,继续在战火中办学,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所高校,从平、津南迁到了长沙,不久又迁校至昆明, 三校合并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所高校师生满腔爱国热情,冒着战火硝烟来到大后方,坚持不中断教育,老师继续教书,学生继续读书。
1940年抗日进入最艰苦阶段。西南联大在叙永建立分校,招收四0级新生近七百人,设有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哲学心理学系、历史学系;理学院:算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法商学院: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法律学系、商学系;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师范学院:教育学系、英语学系、史地学系,共设5院20系。叙永将城里春秋祠、南华宫(曾拆建为川剧院,今信访办)、天上宫(拆建为今叙师附小)、帝主宫(曾拆建为东大街小学、叙永镇政府,今拆建为黄角树餐馆四周民舍)、禹王宫(今实小北侧,拆建为民舍)、城皇庙(拆建为今粮食局)、县文庙(拆建为今实验力小学)等房舍,无偿供给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使用。从此,叙永同联大结缘,留下宝贵的西南联大精神,联大师生与叙永山城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年,叙永地处川滇公路重镇。川滇公路成为中国与盟军唯一的交通要道,盟军支援中国抗日物资从这条公路运输。叙永也是川滇抗日运输生命线上重镇,到昆明、至重庆适中方便。叙永人民抗曰激情高,群众欢迎联大前来设分校,城内多座庙宇,虽然破旧,但具有办学基本条件。经联大多次考察论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挍”,在永宁河边叙永城开学授课,校本部设在县文庙(今实验小学)。
联大师生爱国精神饱满,与叙永人民同仇敌忾。当叙永发起为抗日购买飞机大炮捐款时,联大师生义卖自已生话用品或纪念品。当时陕西街设起联大师生的义卖摊点。摊上有书报、自来水笔、礼帽、华大尼大衣、手电筒、镜子等等物品。学生还在南华宫(即原川剧院)举办义演。城区群众十分感动,奔走相告,购物买票支持联大爱国行动。联大师生将义卖义演所得全部献给国民政府。联大分校在叙永的一年里,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民主,反对独裁。积极参加我县的抗日救亡运动,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被我县父老兄弟誉为“抗战的叙永人”。
联大分校学习生活条件差,工作学习十分艰苦。联大分校同学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承载着热爱科学的优良传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一代莘莘学子,在韶华之年,坚持到叙永求学。有的是海外华侨子女,回国就学,共赴国难,多数学生来至全国各地,历经艰辛,越岭翻山。同学们入学后,在破庙里煤油灯下看书攻读,刻苦钻研。沒有热用水,到永宁河边洗脸洗衣,听课、实验、阅览、吃住各在一处,白天奔忙其间,夜晚挑灯习作。酷暑只能到永宁河解凉,隆冬远望红丹霁雪励志。来自菲律宾华侨女生许玉卿生病,未得到良好治疗,在叙永去世,献出了年轻生命,安息在城区黑坭湾(现城郊中学)。
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勇于进取”,分校同学以实际行动实践了“校训”。当年联大师生艰苦奋发精神令山城感动。同学们住的是古庙,有的庙宇早已破滥不堪,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宿舍里,四壁通风,冬冷夏热,常有蚊子、臭虫袭击。吃的是砂子很多的糙米和不见油星的菜。很多同学由于经济团难,不得不去兼当家庭教师挣钱生活。不少教授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节衣缩食。图书、实验设备也极其简陋。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联大分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不少学生投笔从戎参加远征军,走向抗日前线,有许多人后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联大精神在叙永大地扎根,写下了难忘的一页,至今仍是叙永县学子学习的楷模。
1990年5月20日至22日,联大叙永分校校友,怀着对第二故乡——四川省叙永县父老兄弟的怀念之情,由分校校友发起,并得到叙永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县城当年师生学习生活的春秋祠,举行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建立五十周年校友座谈会”。海内外校友纷纷赶来参加会议。会议开得热烈而隆重, 在春秋祠后院水池边假山顶及三宫殿前坝东西处,修建了西南联大叙永分校纪念亭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纪念碑“,以及“西南联大师生名录碑”。纪念亭为三角结构,三根红色亭柱,分别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与昆明西南联大纪念亭一样)。纪念碑由中共叙永县委、叙永县人民政府和西南大叙永分校校友共立,正面镌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纪念碑” 十五个大字,背面是碑文。名录碑镌刻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下属院系、杨振声、吴含等七十位师长姓名和近七百学生姓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纪念碑碑文如下:
自鸦片战争启端,船坚炮利之帝国主义莫不思以中国为鱼肉,大则侵蚀边疆,小则强行租界,终至贪蛇吞象,妄图亡我中华。“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频频入侵,不十年间,我国精华之地,铁路通达之区,几全遭蹂躏,沦陷敌手。工厂学校纷纷内迁,中华民族已临危急存亡之边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遂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侵略进逼之下,始迁长沙,再迁昆明,三迁一年级新生于蜀南山城叙永。七百学子来自全国,不甘沦陷,或万里流亡,或海外来归,忍辱负重,共赴国难。汇集于高等学府中,古庙油灯下,叩终生知识之门,求振兴中华光复国土之路。
时序如流,朱颜不驻。当年娃儿,今已古稀皓首,重聚永宁河畔。抚今追昔,喜半个世纪国家进步;放眼未来,感民族重任未可息肩;饮水思源,谢叙永父老哺育情深;桃李成荫,念启蒙老师辛勤教诲。历史见证,爰记留馨。
活动期间,校友前往建有许玉卿纪念园和设有许玉卿奖学金的城郊中学,举行悼念活动,并致悼词。
悼词全文如下:
许玉卿同学祖籍福建泉州,侨居出生菲律宾,日本侵略军队,从我国东北打到广州,占领黄河长江的中游,要灭亡全中国,在祖国危急存亡之秋,许玉卿同学和许多归国华侨学生一道,毅然返回祖国,共赴国难,她瞒着亲爱的父母,离开活泼的家庭,远渡重洋,跋涉万里,进入西南联大和我们一道来到山城叙永。
1941年7月1日许玉卿同学患病,仍不忘学习考试,但因医疗失误,而不幸逝世。
玉卿同学,半个世纪过去了,帝国主义已被打退,祖国的失地已尽光复,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工业、农业、科学、教育、经济、文化,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不再是落后的东亚病夫了。你回祖国时的愿望已实现了。
联大四0级学生在叙永的活动给山城增添了光采,传承了爱国、团结、民主、友谊、进步的联大精神, 留下了激厉叙永学子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发学习的纪念碑亭,县政协文史委编纂出版了《西南联大在叙永》专辑,成为叙永教育史上的盛事。
1999年,许玉卿胞兄菲律宾华侨许天津在捐资城郊中学建立奖学金后,又在叙永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攻坚阶段捐款,在后山镇东门河源旁修建一所“许玉卿希望小学”, 为山区儿童入学、为叙永实现“普九” 谱写了新的一页, 留下叙永人民对西南联大永恒的纪念。
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是叙永教育史辉煌一页,是历史文化名城叙永的骄傲,是激励叙永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爱国勤奋难得的生动教材。2012年,叙永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学生夏令营活动,在西南联大纪念碑前向学生讲述西南联大叙永分校的动人故事,学生激动万分,表示要向联大学生学习,发扬联大精神,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建碑亭以来凡到春秋祠参观的群众,面对碑亭无不深思瑕想,成为叙永正能量教育基地。
西南联大精神永在叙永!
了解叙永历史,品味永宁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