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广/李蓉)色香味俱全的叙永美食“九大碗”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色香味俱全的叙永美食“九大碗”
李兴广/口述 李蓉/整理
叙永儿女秉承中华民族勤劳简朴、热情好客的一贯作风,信仰“居家不可不俭,待客不可不丰”的持家待客之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厨师们对民间“水八碗”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又派生成“九大碗”“十大碗”“十二大碗”“十八大碗”等多样菜品。
“吃酒”的席桌越办越好,花样越来越多越丰盛,但要办到什么档次,主要看主家的经济实力和意,当然是菜品越多越好,食材越高档越好。这就不仅限于做“田席”时的用料鸡、鸭、鱼、肉等食材了,就用上了海参、燕窝、鱼翅等高档的食材。在厨艺上也更加讲究,更加复杂纷繁,花样品种也更多更好,色香味的标准和讲究也更加不同,并且出现“工艺菜品”。即:既要味美,又要菜美,且富有诗画情意的名称、菜品摆放图案、菜品拼装花盘等,这就是“工艺菜”了。
好的“工艺菜”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比如在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紫薇不是为皇帝的菜品取了那么多好听而又富有诗意的名字吗?这说明在清时,上流社会就有了这些“工艺菜”。康熙办“千叟宴”,不就是请一帮老臣、长者们来欢聚吗?那些丰富的宫庭菜品,其中就不凡这种“工艺菜”了。
但民间不比宫庭。民间“九大碗”比起“田席”和“水八碗”来,是在热菜前面增加了一个“三色拼盘”,最后还加上了一碗别具风味的醒酒“虾羹汤”。内容上更趋丰富,花色上也更趋变幻,显得更大气而多样。同时,热菜中也有创新,加进了新的格式,让“九大碗”更丰富多彩,味觉和视觉都更爽心悦目。
“九大碗”与“水八碗”同时流行在乡里,经济条件好些的人家办“九大碗”,稍差些的人家办“水八碗”。不管办什么,都一样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吃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没有人会说长道短,也不会有人挑剔什么,或者说些风凉话什么的,也不会进行攀比,只理解主人家的热情贤惠就是了。
随着这种民风的兴起,做厨的老师们也在与时俱进。他们根据主家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形成更高格调的宴席。即在热菜前面增加了四个凉菜碟子,又增加了大菜、热菜、座汤等更多菜肴。四碟子是:“姜汁肚片、油酥花仁、松花皮蛋、红油猪肝”。大菜是:攒丝杂烩。热菜是:热味鸡块、家常肉片、带丝肘子、皱皮烧白、蒸炸酥箕、小米蒸肉、红烧排骨、八宝糯米饭。座汤是:八丝汤。
这些菜肴在组合上更合理丰富,同样具备朴素、实惠的风格,还是以蒸、烧为主,先后上菜。而后,又在“硬九碗”的基础上增加“九围碟”,增加点心。如:鲜肉包子、葱花卷、鸡蛋糕等。至于头菜和热菜,还是保持九个菜品。座汤却变为:“大杂烩汤”。
这种高格调的宴席,从内容、形式、美观方面讲,都有新的突破。仅以菜肴安排内容看,已进入“鱿鱼席”的范畴,更讲究营养和色、香、味,更显工艺和丰盛。较之“田席”、“水八碗”、“九大碗”来讲,巳经有了本质的飞跃,目的意义也不再是当初吃“田席”的初衷,意义上巳有本质变化,带有炫富和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不过,百姓人家依然是盛行“田席”“水八碗”“九大碗”、最多月月红“十二大碗”。也有富户人家在老人寿辰时办“十八大碗”,取“发、发、发”之寓意,以求家业兴旺发达。
70、80代以后,叙永做“水八碗”和“九大碗”传承代表厨师叫傅堂,在县政府宾馆人民会场厨师长,他曾主持操办一天中午开席1000桌“水八碗”,创下叙永包席桌的最高记录。那是1979年,叙永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召开五级干部会(称万人大会),由政府宾馆大厨傅堂主厨为五级干部大会开席,就是办盛行乡间的“水八碗”。
1000桌“水八碗”可不是一个小数,上万人就餐岂是儿戏,但我们的傅堂主厨有条不乱,安排得妥妥贴贴,不管是备料齐整,上灶掌勺、走菜上桌、收盘洗碗,热菜、凉菜、蒸菜、汤菜都有序不乱,五级干部们吃得舒舒服服。这种才能、气度、厨艺,哪一个环节少得了大厨风范和素质,岂非一般厨师可与之相比,这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永宁,藏龙卧虎之地,难怪能出此厨艺高超的优秀厨师。现在人们谈起,都为之瞠目结舌。
现今叙永餐饮业的宴席,虽没有了傅堂当年那种办1000桌“水八碗”,但在弘扬传统“水八碗”“九大碗”的基础上,厨师们也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形成新形势的“九大碗”格调。装盘上着重造形,菜品上注重色泽、油腻上也作了一定改进,增加高蛋白及菜品荤素搭配,注重营养结合、食品卫生安全等。
菜品变化根据季节而变化,在对象、价格、档次上确定宴席菜单。设计按排更趋合理,更切合广大消费者需求。在弘扬传统“水八碗”“九大碗”基础上创新组合新菜品,助推民风吃“八大碗”“九大碗”习俗,向着丰富、美好、更适宜大众需求的高品味发展,为叙永人的餐桌丰富更多价廉物美的新菜品,让健康饮食成为一种时尚,把祖先的“田席”“水八碗”“九大碗”更好地发扬光大,传承永宁美食传统,宏扬祖先美食厨艺,为永宁民风添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