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伊绯:梅兰芳之揭帘幕
梅兰芳苏联演出的“揭帘幕”
肖伊绯
1935年1月21日,梅兰芳在上海登上苏联轮船赴海参崴,再转乘西伯利亚特别快车去莫斯科。梅兰芳原定在莫斯科表演五场,列宁格勒三场,后因购票观众空前踊跃,经苏方要求,改为在莫斯科演六场,在列宁格勒演八场。3月23晚,梅兰芳的第一场正式演出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的音乐堂隆重举行。梅兰芳和剧团的人员在如雷鸣般的掌声中登上舞台,上演了《汾河湾》、《嫁妹》、《青石山》、《刺虎》等剧目。每场戏结束后,他们都要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数次谢幕才能下场。此后的演出,场场如此。
梅兰芳及其剧团,在苏联的各场演出中,每每出现演出过程中无一掌声,演出结束后却要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数次谢幕才能下场;这一状况,在剧团内部被统称为“揭帘幕”,被视作新鲜事物。须知,中国传统戏剧表演中,是不会出现这“揭帘幕”的情形的,观众往往一边看戏一边适时鼓掌,每每有精彩关键处,每每有共鸣激奋处,都可随时鼓掌叫好;演剧结束,掌声热烈可以为剧团送行,但却绝不会一次又一次响起,更不会以此来“要求”剧团一次又一次谢幕。在苏联演出时遇到的这种场面,对于1930年代的中国戏剧演员来说,当然是颇为新鲜的,还颇可玩味的。
梅兰芳首席琴师徐兰沅,对“揭帘幕”就颇感兴趣,他不但有随团赴苏联演出的现场体会,对此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由苏联归国后不久,1935年6月,徐兰沅就接受了北平《世界日报》的专访。其中,涉及赴苏演出时遇到的“揭帘幕”状况,徐侃侃而谈,为之留下了生动形象的“解说辞”。因资料难得,对这部分内容酌加整理,摘录原文如下:
记者问:所谓照例“揭帘幕”,其意味如何?
徐答:揭帘幕者,一剧既终,演员俱入后台,台口遮蔽着舞台之大帘幕,放落而下,表示闭幕以后,而台下座客,掌声雷动,使已入后台之诸演员,再登舞台,揭起帘幕,与座客作最后之晤面也。此项揭帘幕办法,在东西各国,最为通行。大抵,艺术精良之戏剧演员,在演剧中,必可得到热烈之欢迎。台上演剧人与台下座客,遂发生一种之感情关系。演剧既毕,诸演员齐入后台。而台下座客,觉诸演员音容已杳,咫尺天涯。此后晤面,万不得已,乃至异想天开,希望诸演员,于演剧已毕之时机,再登舞台,作最后之晤见。遂于闭幕之后,据座不去。同时,大鼓其掌,敦请诸演员出台。此时,诸演员因众人之盛意难却,惟有相偕出台,揭起帘幕,向台下座客,鞠躬致谢。作谢后,又入后台,放下帘幕。台下座客仍然依依不舍,掌声大作,久而不辍。诸演员乃重复出台,再揭帘幕。如此,艺术愈精,魔力愈大,揭帘幕次数亦愈多。此种办法,相沿成风。于是名伶进入后台时,照例必有数次之揭帘幕。梅兰芳在美国,在苏俄演剧时,闭幕以后之揭帘幕,平均总在五六次左右。其受欢迎之情形,似极火炽矣。但吾人以冷眼观察,觉所谓揭帘幕者,仅为一种之照例性质。其是否为良心崇拜,则係另一问题也。
最后,徐兰沅总结说:“揭帘幕属于照例行为者,因其中实有照例意味也。梅剧团在莫斯科演剧中,梅兰芳以外,无论何人,进入后台时,概有揭帘幕之事,不过,若有梅兰芳,则揭幕之程度,可至六七次左右。若为其他演员,不过揭一二次,即已无甚掌声。”
如今,无论是中国戏剧演出,还是话剧舞剧演出,只要确实是表演精湛、观众喜爱的,在中国各地剧场之中,“揭帘幕”也已成为惯例。显然,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在梅兰芳苏联演出80年后,已经愈发的和谐大同了。徐兰沅眼中口中那颇为新鲜的“揭帘幕”,中国观众对此也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一国际惯例业已成为中国惯例。